我们所说的手机性能和哪些因素强相关?

相信很多人会脱口而出就是手机的硬件配置。在这点上可以说我们的国产手机从没怕过谁,也可以说从中国的第一代智能手机伊始至今,堆配置早就是我们的传统艺能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产手机确实在智能手机的综合性能和效率这些方面一直处于追赶状态——不论是系统底层执行效率的优化,还是屏幕“跟手”性这些最基本的基础体验,因为每当我们深入到任何一项体验的优化时,它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智能手机发展至今,相信很多人也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想要追求极致的手机性能,就一定要从系统软件、文件管理和计算架构等这些底层的基础技术创新入手。

如果说将堆配置比作简单粗暴的提升性能的第一阶段,那么国产手机厂商们已经迈过了这一阶段。而新的阶段就是:如何在相同的配置下展现出更强的性能,或者更高的效率。

近日,vivo全新的OriginOS迎来了首次版本更新,在交互、功能和视觉体验再次带来革新。而最近举办的vivo开发者大会上,vivo也对外展示了OriginOS背后的基础技术创新和思考。

都要2022年了 为什么手机厂商还在强调底层性能?-风君雪科技博客
vivo副总裁、vivo AI全球研究院院长周围

这次关于vivo如何关注手机底层性能这个话题,我们也有机会和vivo副总裁、vivo AI全球研究院院长周围展开了对话。

如果你跟踪了智能手机厂商这一年的进展,会发现底层技术创新已经成了如今手机行业的重要课题。

小到手指触碰你的屏幕,点击启动某个应用到显示弹出的时间,大到文件在PC和手机之间的传输速度…..其实在你触碰到智能手机屏幕的那一刻起,就唤起了数字世界字符的跳动。而这些跳动字符的效率就和你的手机性能强相关,也是保证系统流畅度的关键。

拿手机屏幕的跟手性来说,实际上,手机触碰到屏幕就是一个信号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在逻辑结构设计中,系统软件的屏幕动效和软件底层架构的层级逻辑的配合展现了这种效率。

都要2022年了 为什么手机厂商还在强调底层性能?-风君雪科技博客
vivo X70 Pro+

比如行业内屏幕最跟手的iPhone,其实是将触控层放到了引发决策的最顶层的位置,所以当检测到手部触碰到屏幕,就启动手机的全部层级来服务跟手这一目标。

可以看到,其实就是针对某一特定场景进行逻辑优化。

再比如,将这个特定场景放在手机游戏性能来说。如果系统可以检测到此时你正在打开游戏,那么也可以忽略掉那些层级不高的任务来将全部资源调动到手机游戏性能上去。

当然,这些比喻很简单。

换算到数字世界中,由于场景众多,绝不能以功能模块优化的方式单独进行。从底层全盘考虑的话,其实就是针对手机系统整体内核、逻辑层级以及计算资源使用、调度的整体优化。从编译、存储、计算调动都需要全盘重新设计。

显然,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

在接受品玩采访时,周围称,手机做到今天其实主要分为驱动和内核层,前者是全球主流的三大芯片供应商,高通、三星和联发科,终端厂商在这上面的趋势其实也是上游定义的趋势。而内核层面,可以说是如今终端厂商可以拉开差距的地方。

在这方面,vivo已经规划了完整的内核。

手机系统的内核,换到如今一个比较流行的命名方式,其实就是深入到手机的基础设施。

为了让大家了解到手机的基础技术领域的大概含义,我想到了一个还算恰当的比喻。

我们假设,Android系统的基础框架提供的是一套毛坯房的模式,而系统UI其实是厂商在这套毛坯房上的精装修设计。当这个房子交付,其实它已经给你改造了水、电、燃气这些埋在墙面里的基础管道设施,但房子即使拥有再好看的精装修,如果水、电、燃气路不通或者容易堵,那么房子就出现反水、反气这些状况。

所以如果想要这套房子在水、电这些基础设置的效率上有所提升,就需要深入到这个房子的墙面之下,对这些管道进行更底层的改造和设计。

得有一定的工程技术理论,和强大的动手能力。

这几年在迈过系统精装修房子这个门槛之后,vivo也已经开始对于这些“水电”基础技术领域的改造。

都要2022年了 为什么手机厂商还在强调底层性能?-风君雪科技博客

vivo副总裁、vivo AI全球研究院院长周围在接受品玩采访时称,关于如何打造手机的强劲性能其实有三个重要课题:

第一是建立完整科学的人因分析,搞清楚在各种场景下,什么样的参数是让人觉得最舒服的;第二是做好心流建设,让vivo手机的交互、动效等是符合人的生理特征和心理预期的;第三是正是聚焦于计算、存储、显示和全场景流畅,把性能做到极致。

值得关注的正是第三点,在计算,存储,显示和全场景流畅中,前三者其实可以算作是系统领域的“基础设施”,也就是说,如果水电燃气都不能供得足够快,那么相信买再好用的电器,其实都没法改变效率低下这个事实。

在装修中,我们都知道应该挖开墙面重新布线。

当然这也需要你结合时下最流行的装修方式,当然最流行的装修方式肯定也是结合了让人用得越来越顺手这个出发点。

在计算性能方面,vivo主要规划了高性能计算单元,用来突破硬件极限。原因是移动互联网爆发之后,vivo发现用户经常做一些高并发动作,vivo打造了一个高实时计算引擎:用连续启动20个应用做测试,启动一轮的时间,提升20%,连续两轮启动时间,提升30%,高并发计算模式确保在系统多任务运行时快速,流畅,切换也不卡顿。

在存储性能方面,为了突破RAM本身的限制,内存融合技术也来到了2.0,vivo在手机系统内部构建虚拟缓存单元,全面优化内存管理机制——如果你是vivo OriginOS的用户,会发现去年内存融合可以实现代8G+3G的效果,今年已经来到了8G+4G,手机可直接扩展为混合的12G RAM状态,大大提升了执行效率。让手机用上36个月也不再卡顿,这其实也是如今很多vivo用户的一个主要诉求。

而为了让常驻内存保持一个更低更健康的状态,vivo工程师团队还优化了编译器的性能,系统开机后的常驻内存优化了800M,从以前的4.5G的内存占用降到了现在的3.7G。做对比测试,普通的8G配置的机器,能够后台保活的应用数最高是14个左右,内存融合2.0,vivo最终做到了后台保活应用数最高到28个,效果非常接近真实的12G内存的机器。

最终也体现在显示性能方面,视觉舒适度方向成为vivo内部评判显示性能至关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vivo在去年推出的原子动效引擎的基础上,研发了拟水面物理动效,模拟物理世界水面浮力、阻尼,增加动效体验的自然性和愉悦性,从心理层面引起用户对流畅动效的共鸣。

而为了提升第三方应用的显示流畅性,首先识别出应用的UI渲染层,触控事件的传递和响应,在为这些对象分配计算资源分配时,做了独立的优先级提升。vivo拿游戏帧率稳定性做对比测试,实测最终提升了63%。

据品玩了解,目前vivo Android内核研发团队规模大概在400人左右,其中中间框架层和基础工具链这层大概投入100-150人,在内核、驱动一层则投入了200-300人。

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下,基于计算、存储、显示等方面能力,vivo也真正做到了在应用启动、内容加载、视觉流畅、触控感知、多任务并发及网络运行等日常高频使用场景下的全场景流畅。

手机高效好用的同时,系统也自然成为了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连接器。

拆开墙面,基于对手机底层性能的改造,其实是打开了一个更大的技术世界,也会对技术如何服务功能产生一些新的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发者大会上vivo首次展示了快碰贴。它内置vivo全新的NFC操作协议,与vivo智慧生活紧密结合,一碰即可快捷的控制智能设备,老人小孩都能轻易操作。碰一下,快捷享受智慧新生活。 一碰联网,客人再也不用问wifi密码了;一碰投屏,即可将手机内容投屏到电视或者电脑上;还有一碰打电话、查询天气等功能。

一碰开启智能场景。离家前,一碰即可关闭空调、灯,成为节能家居小达人;回家后,一碰即可开启空调、灯和热水器,享受悠闲的家庭时光。

强劲的单体性能可能都是大家想要的,但最终如何实现性能和生态的最佳平衡,是vivo考虑的下一层挑战。

据了解,目前vivo的产品覆盖了全球4亿多用户,服务60多个国家和地区。接下来,vivo的挑战将是如何继续在产品、技术、平台和服务等方面,不断寻求与未来消费者们和生态系统连接的方式,同时努力提升与这样的需求相匹配的能力。

vivo高级副总裁施玉坚称,vivo正在推动更深、更广的互联网渗透,以实现更大的生态共赢。通过打造基础设施服务,把完整的产品矩阵、系统技术能力和平台能力开放给合作伙伴,并帮助其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在这条路径上,vivo就必须将系统视为着重布局的长赛道。持续发力软件层面建设,帮助物理世界用户更好地获得数字世界所提供的内容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