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发现,如今的国产智能手机厂商都在把苹果当成目标,并且已经通过在影像、续航、快充、屏幕赛道上进行“弯道超车”,但是在“超车”的过程中都还没把苹果拉下马,就已经互相卷得筋疲力尽了。
就像苹果在用LCD屏幕时,安卓机厂商已经在争先抢首发把手机屏幕换成OLED屏;现在安卓机已经卷到2K屏的时候,苹果依旧心如止水不争不抢。
换做在平时说梗的时候,一定会有网友替库克回答:我为什么要给iPhone用2K屏?
众所周知,苹果基本不会用屏幕来做文章,iPhone之所以有这么大的用户群体主要是依靠强大的芯片以及iOS系统。
但是安卓机的芯片和系统,几乎都是差不多的,唯一不同的是厂商的技术调校和算法。所以安卓机内卷到现在,2K屏算是宣传的主要亮点之一。
其实作为普通的消费者,说实话,即便手上用着一款2K屏的安卓机,在肉眼观感上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影响,就算你手上拿着1080P的手机,也不影响你看视频、刷网页、打游戏,因为我们只是普通的消费者,根本不会过多去了解研究屏幕更多的信息。
当然,我们也知道2K会比1080P好,但是好在哪里又属实说不出来,憋到最后可能也只会说出一句“清晰多了”。
按照国内手机厂商的说法2K 屏幕分辨率是达到了3216×1440,与iPhone 13 Pro Max的2778×1284分辨率相比较,显然是没有达到2K屏幕的标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iPhone即便不用2K屏照样卖得好。
因为屏显的观感好不好,不只是分辨率这一项能决定的,还有两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屏幕尺寸和像素密度(PPI),像素密度代表屏幕的每英寸中有多少像素数量,数值越高,画面越细腻。所以在同样的分辨率下,不同的尺寸和像素密度最终呈现的结果也不相同。
以iPhone 13 Pro Max举例子,6.7 英寸(对角线)的OLED 全面屏,2778 x 1284像素分辨率,像素密度达到了458 PPI。再拿国产一款搭载2K屏的旗舰机对比一下,同样是6.7英寸(对角线)的屏幕,分辨率在3216×1440,像素密度在525 PPI。
看到这里,似乎是又觉得2K屏很有必要的样子。但是需要提醒一下的是,苹果是用像素密度做标准制定屏幕的,而不是以分辨率制定的。这么说吧,自从当年乔布斯在iPhone 4发布的时候提出的一个“视网膜显示屏”概念开始,手机屏幕显示的标准都以苹果的为标准了。
翻看当年的发布会,苹果把960×640 的像素放在了一块 3.5 英寸的屏幕内,让这块屏幕的像素密度达到了 330 PPI。乔布斯表示 “当你所拿的东西距离你10-12英寸(约25-30厘米)时,它的分辨率只要达到300ppi(每英寸300个像素点)以上,你的视网膜就无法分辨出像素点了”。
这也就是苹果对“视网膜屏幕”的最初定义,iPhone 4屏幕的像素密度也达到了326ppi。当时安卓手机厂商们还因为乔布斯的这个概念被迫将不符合视网膜屏幕标准的720P全部换到了1080P才得以继续。后来苹果因为换成了OLED屏,就把像素密度更改为450 PPI,一直沿用到至今。
讲到这里还没完,安卓机的内卷还不止于此,除了比屏幕还要比尺寸,上市的机器尺寸是一个比一个大。问题显而易见,在分辨率相同的情况下,安卓的像素密度自然就不如iPhone的了,所以如果安卓机想在PPI不输苹果、尺寸又不能缩小的时候,唯有提高分辨率了。
其实作为一名普通的用户而言,并不要求手机厂商必须推出2K屏幕的手机,而是厂商只有标配2K屏幕才能让自家产品的屏幕像素密度赶上苹果,这也是为什么会成为安卓机的宣传亮点之一。毕竟在性能无法超过苹果的情况下,只能像上面所说的一样进行弯道超车,拿屏幕、影像、系统的开放性和兼容性,甚至是价格来跟苹果“抗衡”一下。
再来看看苹果,苹果不配2K屏是真的因为在“摆烂”吗?苹果之所以不上赶着跟安卓机一样用上2K屏,是因为没有必要。
理论上讲2K确实优秀,但是对于人眼来说,正常的距离看手机只要没有明显的颗粒感,平时使用就不会有太大的感觉,除非你用显微镜看屏幕,又或者你把手机怼在眼前看才会看出区别,不过一般人都不会这么看手机的吧。
而且更关键的一点是因为能耗这方面,2K屏显然会更高一些,苹果自然想到这一点,毕竟那个稀碎的充电体验也没少挨骂,没必要在这多加一笔了。
所以,安卓厂商推出2K屏是大势所趋,对于用着普普通通的手机的我来说,是不是2K屏都确实不影响我看手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