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Skin
审校 | 阿娴
在美国加州,一家害虫防治公司最近处理了一件离谱的事。有人打电话来求助,说自己的房子附近的虫子似乎越来越多,还总是能听到啄木鸟打洞的声音。满头问号的住户不得不叫来专业的处理人员,看看自己的房子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当地,啄木鸟和居民经常斗智斗勇,居住的房屋的表面成为了啄木鸟的攻击对象。在春天,啄木鸟在木头、水管、铝板和通风口发出“哒哒哒哒”有节奏的啄击声,用来宣告自己的领地,并且寻找配偶。
而到了 4~5 月,繁殖季节的啄木鸟又开始在你家墙上打洞,为了建筑自己的巢穴。如果你家壁板有昆虫和蛹,它们也会把你家当作觅食的好选择。
不过除此之外,不吃虫的橡子啄木鸟在人类住宅里最常见的行为,其实是存放自己的“财产”—— 橡子。一些富有的橡子啄木鸟甚至会啄出数百个洞,每一个洞里都嵌入橡子。在树上储存的食物,更不容易被松鼠等其他动物偷走,相当于自己的“私人银行”。
有时候,橡子啄木鸟们还会拥有共享银行,一群鸟都在同一棵树(或者电线杆)上存橡子,并用 waka-waka 的声音互相交流今天的收成。春天能不能找到对象,靠的就是这些足以熬过冬天的食物供应。而下一年诞生的啄木鸟宝宝,也会很快加入建造“粮仓”的工作中,维护家族的食物储备。
根据害虫防治处理人员的经验,这次房间的异样很有可能是因为啄木鸟在储藏食物。于是,他在房间二楼的墙壁上开了个洞,试图把橡子掏出来,再修复被鸟毁坏的墙面。
然而,开了洞之后的景象惊呆了所有人:源源不断的橡子像洪水一样涌了出来,从洞里倾泻而出。人们试图清理掉洞外的橡子,却发现根本控制不住,橡子不仅铺满了地面,还堆积成了一座小山。
最后,共 600 多斤的橡子,人们装了 8 个大垃圾袋才终于清理完。
不过,比清理橡子更难的,还有修补房间。在这只啄木鸟储存橡子的过程中,墙体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不仅墙面和烟囱都是洞,墙内也布满了各种被毁坏的结构和老鼠屎。
在之后的调查中,处理人员推测,这个房子已经伤痕累累了。啄木鸟本以为,挖个洞把橡子藏进去就好了,但中空的墙体让储存的橡子都掉了进去。人们认为,这么多橡子,不努力个三五年是攒不出来的。啄木鸟界的百万富翁,辛辛苦苦存了这么久的粮,就这样被人类全都清理了。很难说是人的家被偷了,还是啄木鸟的家被偷了。
最后,这名住户只好对屋子做了全面的修补,还换上了新的乙烯基壁板,防止啄木鸟再次打洞。而这只“百万富翁”,估计又得重新开始一段新生活了。
这个故事可能只是一个极端的特例,但事实上,和啄木鸟生活在郊区林地的居民们受到的损失其实都很大大。不仅是房子,还有木质的电线杆、屋檐或者各种木饰,都给啄木鸟许多钻孔的机会。
康奈尔大学自然资源部还调查了多种新奇的驱赶啄木鸟的方法,比如放上一只大型塑料假猫头鹰,还能扇动纸质翅膀,来震慑啄木鸟。Brid Pro 音箱系统则能够播放啄木鸟遇害的声音,以及一只鹰的叫声,用来吓退啄木鸟。
人们还制作了一款给啄木鸟的喂食器,用专业的食物来吸引鸟类,以避免对房子造成破坏,结果没想到,食物不仅带来了鸟,也带来了松鼠,啄木鸟破坏壁板的情况反倒更严重了。
调查后,研究人员发现,最有效的方法不复杂,倒是其中最简单的,就是为房子挂上闪亮装饰物,或为房子刷上彩色或白色油漆。而接近土色的房子受到的破坏最多。
不过,橡子啄木鸟又有什么错呢?自然专家就认为,既然人类占据了啄木鸟原本的生存空间,那就在附近的树林多为它们种一层松树,为它们提供足够的钻孔场所。
啄木鸟或成最大输家
参考资料
-
[1]https://www.thedodo.com/daily-dodo/guy-cuts-hole-in-wall-and-is-shocked-by-what-comes-pouring-out
-
[2]https://www.npr.org/2023/02/08/1155458695/woodpeckers-700-pounds-acorns-in-wall-home
-
[3] https://academy.allaboutbirds.org/storing-food-the-granaries-of-acorn-woodpeckers/
-
[4]https://www.kqed.org/science/1925251/youd-never-guess-what-an-acorn-woodpecker-eats#:~:text=%E2%80%9CThe%20point%20of%20storing%20the,from%20deer%2C%20squirrels%20and%20jays.
-
[5] Harding, Emily G., Sandra L. Vehrencamp, and Paul D. Curtis. “External characteristics of houses prone to woodpecker damage.” Human-Wildlife Conflicts 3.1 (2009): 136-144.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 (ID:steamforkids),作者:万物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