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为您推荐的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1、春夜洛城闻笛古诗翻译注释 春夜洛城闻笛赏析
春夜洛城闻笛是著名的诗仙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当时的作者因做客洛阳,听闻笛声时,思念故乡而创作的。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春夜洛城闻笛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快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翻译及注释
翻译译文:
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注释:
『洛城:今河南洛阳。『玉笛:笛子的美称。③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声:声音。『春风:指春天的风,比喻恩泽,融和的气氛等引申涵义『闻:听;听见。『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故园:指故乡,家乡。
春夜洛城闻笛赏析
洛城就是现在河南的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为东都。一个春风骀荡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已平静下来。忽然传来嘹亮的笛声,凄清婉转的曲调随着春风飞呀,飞呀,飞遍了整个洛城。这时有一个远离家乡的诗人还没入睡,他倚窗独立,眼望着“白玉盘”似的明月,耳听着远处的笛声,陷入了沉思。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听着这样一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谁能不起思乡之情呢?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吟了这首七绝。
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这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然而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诗人的夸张并不是没有生活的依据,笛声本来是高亢的,何况是当更深人静之时,再加上春风的助力,说它飞遍洛城是并不至于过分的。
笛声飞来,乍听时不知道是什么曲子,细细听了一会儿,才知道是一支《折杨柳》。所以写到第三句才说“此夜曲中闻折柳”。这一句的修辞很讲究,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折柳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起来。“何人不起故园情”,好象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起了故园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吗?
自古至今,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自己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诗的第一句是猜测性的问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而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说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于是紧接一句说,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韵袅袅,久久萦绕于读者心间,令人回味无穷。
春夜洛城闻笛创作背景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
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即今天的河南洛阳。在唐代,洛阳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东都。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繁华喧闹了一天的洛阳城已经平静下来。李白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条理通畅,感情真挚,余韵无穷。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春,时李白作客洛阳,因闻笛声而思念故乡。诗中写闻笛之感受,诗境柔和优美,散逸潇洒。“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两句,直点由《折柳曲》引起之黯然乡思,生动自然。盖唐人送别,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习,故诗中常以折柳寓别情。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春夜洛城闻笛古诗翻译注释 春夜洛城闻笛赏析的相关内容,希望为大家提供参考帮助,更多精彩的语文古诗知识,欢迎关注本网站。
2、春夜洛城闻笛教案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及教学反思
春夜洛城闻笛一诗表达了思乡之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夜洛城闻笛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初步鉴赏诗歌。
2、积累“月”“折柳”和“笛声”三个意象。
3、讨论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
1.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的朗读训练,提升诗歌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2.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1.了解古曲《折杨柳》的意义,理解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2.用文字改写古诗。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以初夏的天气炎热作为引子,自然贴切,引入对春天的回忆,跟随李白去洛阳城走一走。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李白作品《峨眉山月歌》、《静夜思》等,自然转入对李白的介绍,ppt呈现李白的简介。明确李白是个好喝酒,爱交朋友的人。
活动一:跟随李白,走入洛城
学生自读诗文,读准字音。让学生读后简单描述诗文内容,师总结后明确内容可以从题目入手,即题解(时间、地点、事件)。
学生齐读诗文,读出节奏。第一遍后请同学点评,师明确诗文的节奏和重读,停顿等,然后小组组织自读,再全班齐读。
师提问:洛阳城的笛声到底怎样让李白忘不了?引入下一活动。
活动二:聆听笛声
学生:玉笛。
师:玉笛是什么样的笛子?
生:精美的笛子。
师:“暗飞声”呢?
生:笛声听得不明确,隐隐约约婉转悠扬。
师:笛声既然听得不真切,那为何能“满洛城”?小组讨论后回答。
师明确:夜晚安静的洛阳城春风带着笛声一路飘散,作者的心里全是这样的笛声。
师:为什么作者心里全是笛声?
生:因为这是折柳曲。
师:折柳曲代表着什么?
生:离别,哀怨。
师呈现ppt,“三句点出《折柳》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来归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明确折柳曲与送别有关。
师小结:原来在春夜的洛阳城,李白听见了代表离别的折柳曲,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李白的这一首思乡之作。
活动三:离开洛城
老师配乐,全班同学在古典的音乐中尽情读出李白的思乡之情。
师呈现仿句,“离愁是洛城的折柳曲,飘不回太白遥远的家乡;离愁是泪湿的双袖,擦不干岑参东望的故园。”生齐读。
师:离愁还是什么呢?
呈现诗文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范云)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苏轼”
上面就是春夜洛城闻笛教案了,想要了解更多内容,关注本网站。
生自读,小组交流后自己选择喜欢的两句话来仿写。
课堂展示并修正。
作业:背诵并默写全文。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推荐文章:
朱自清春教学设计一等奖最新 朱自清春教学设计优秀
七年级上册语文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设计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1红楼春趣教学设计一等奖 红楼春趣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武陵春》李清照教案设计
3、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及教学反思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诗人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条理通畅,感情真挚,余韵无穷。下面是关于春夜洛城闻笛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快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鉴赏诗歌。
2、积累“月”“折柳”和“笛声”三个意象。
3、讨论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
1.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的朗读训练,提升诗歌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2.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1.了解古曲《折杨柳》的意义,理解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2.用文字改写古诗。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以初夏的天气炎热作为引子,自然贴切,引入对春天的回忆,跟随李白去洛阳城走一走。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李白作品《峨眉山月歌》、《静夜思》等,自然转入对李白的介绍,ppt呈现李白的简介。明确李白是个好喝酒,爱交朋友的人。
活动一:跟随李白,走入洛城
学生自读诗文,读准字音。让学生读后简单描述诗文内容,师总结后明确内容可以从题目入手,即题解(时间、地点、事件)。
学生齐读诗文,读出节奏。第一遍后请同学点评,师明确诗文的节奏和重读,停顿等,然后小组组织自读,再全班齐读。
师提问:洛阳城的笛声到底怎样让李白忘不了?引入下一活动。
活动二:聆听笛声
学生:玉笛。
师:玉笛是什么样的笛子?
生:精美的笛子。
师:“暗飞声”呢?
生:笛声听得不明确,隐隐约约婉转悠扬。
师:笛声既然听得不真切,那为何能“满洛城”?小组讨论后回答。
师明确:夜晚安静的洛阳城春风带着笛声一路飘散,作者的心里全是这样的笛声。
师:为什么作者心里全是笛声?
生:因为这是折柳曲。
师:折柳曲代表着什么?
生:离别,哀怨。
师呈现ppt,“三句点出《折柳》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来归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明确折柳曲与送别有关。
师小结:原来在春夜的洛阳城,李白听见了代表离别的折柳曲,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李白的这一首思乡之作。
活动三:离开洛城
老师配乐,全班同学在古典的音乐中尽情读出李白的思乡之情。
师呈现仿句,“离愁是洛城的折柳曲,飘不回太白遥远的家乡;离愁是泪湿的双袖,擦不干岑参东望的故园。”生齐读。
师:离愁还是什么呢?
呈现诗文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范云)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苏轼”
生自读,小组交流后自己选择喜欢的两句话来仿写。
课堂展示并修正。
作业:背诵并默写全文。
春夜洛城闻笛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句话特别指出了诵读的地位。就是因为有了诵读教学,学生才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诗文极具感染力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的美,可以和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产生千古共鸣。可以说,在古诗教学中,诵读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必要教学手段。由此可见诵读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要把诵读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到底,让诵读教学在大放灿烂之光! 所以在《春夜洛城闻笛》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不同层次的读,让学生由读准、读流利——读出节奏——读出味道——读出感情,让学生在层层递进的读中,达到诵读、理解的目的。
在朗读环节中,我感觉在初读(要求学生读准、读出节奏)这个环节时,学生读得很充分。首先我提出要求(自读两遍,注意把古诗读准,读流利,后注意读出古诗的停顿,争取读出节奏。)让学生自由朗读,给足了学生的自读时间。接着,开始检测,首先是指名读,对听的学生提出要求:注意听他读准了吗?于是我又点了一个同学读,这一次,我又提出了听读要求是:注意听他的停顿。读完后,我请同学一起打节奏读,划出节奏线,再让全体同学齐读。在这一部分同学们读得很多,兴趣也很浓。我想让学生有感情的去朗读这首古诗。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首先让学生自读这首古诗,争取读出这首古诗的感觉,然后我问学生这首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是什么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学生提到故园情,进而体会出思乡之情。
我又通过语速、语调、朗读小技巧、视频泛读、背景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人情感,读出韵味,读出情感。
音乐烘托,入境朗读。音乐是生命的节奏和感情的旋律,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情绪活动,是融合思想与感情的一种艺术境界。在教学中适当运用音乐可以有效地创设情境,让音乐走进作品,用音乐诠释古诗,烘托气氛,也能进入审美境界。
在赏读环节,我先教给学生方法,然后让学生合作赏析,再展示交流。学生交流时我相机补充。最后拓展诗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但在赏读环节中我没有想到学生会有怎样的表现,对于一些问题也没有及时进行点评总结引导。
反思自己的这一环节,到底是什么出了问题?是学生吗?答案是否定的。是我自己的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出了问题。我只考虑了学生的主动性,却没考虑教师的作用,以致学生唱独角戏。
并且教师的过渡语,总结性的语言过少,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条件。
所以要想上好一节诗文课,真正能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语文课,需要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磨练,不断进行阅读积累,使课堂教学最终的目的达到学生受益于古典诗词的滋养,陶冶性情,积累古风雅韵,为他们终生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根基。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春夜洛城闻笛教案设计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及教学反思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想了解更多优秀的教学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多多关注。
4、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的节奏和内涵。
2.学习诗人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的写法。
3.按照诗歌的顺序作文,试着通过想象,把诗中提示的音乐用文字描写出来。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曲《折杨柳》的意义,理解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2.用文字描写诗中提示的音乐。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尤以古代诗歌为精华,李白、杜甫等大诗人,为我们留下了众多名篇名句。今天就让我们去诵读诗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同诗人一起去感受那浓浓的思乡之情。
二、揭示课题,了解诗人
1.诗的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生:告诉了时间,地点,事情)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诗题的意思说一下?(生:一个春季的夜晚,李白在“洛城”听到了笛声。)知道“洛城”在哪儿吗?(生:今河南洛阳)不错,看注释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2.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李白的资料并用多媒体展示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史称“诗仙”,生于中亚细亚碎叶城,长于蜀地,25岁出蜀而漫游楚湘,最终葬在安徽当涂。他一生创作丰厚,诗歌多以雄奇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浪漫的手法,讴歌祖国的大好山河,给人以清新飘逸之感。这首诗是他在开元二十三年(735)游洛阳时所作。那么,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一问,提出下一节学习要求]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古诗两遍,注意两个多音字的读音。
2.抽查学生朗读,纠正字音:
3.老师示范:(打节奏,并放笛声录音),学生模仿练读。
4.老师再次指导学生读(大家打节奏并放配乐)
师:读古诗啊,除了注意节奏,更重要的是理解诗人的情感,注意音读的轻重和速度的快慢,表达出诗的情感,这就得学会抓重点词!(如:暗,暗暗地意思。要读得低沉、缓慢;满,要读得饱满、延长音;故园情,要字字延长,一咏三叹)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好吗?
5.师范读,生练读。[从诗的节奏到情感,由易到难,教学显出节奏]
6.师生合作读,在吟诵中理解诗人情感,感受节奏和内涵。
7.诗,咱们反复读了几遍,你感受到诗人闻笛后的心情吗?(生: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这是什么笛子曲引起了他的思乡情呢?让我们接下来学习诗句,寻找答案吧!(二问。用问题转入下一节教学,带动学生注意力的转移)。
四、再读古诗,感悟想象
1、教师范读《春夜洛城闻笛》
2、学生朗读这首诗,并结合注释初步把握诗的内容。
3、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怎样来理解“暗”?
照应题目中的“夜”;写出了“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笛声,想寻找它的来源,却又不知道何人所吹,从何而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经意间打动了许许多多的人。
(2)第二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满洛城”是夸张写法,由己及人的推想,推想很合理,笛声本来是悠扬的,又当夜深人静,加上春风吹拂,说它飞遍洛城并不过分,客居的有心人,应该是听到的。
(3)谁来解释一下“折柳”这个词在文中的意思?
李白在夜晚听到幽幽的笛声,而且正好吹的是《折杨柳》这首歌,唐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所以由送别的伤感马上想到家乡和亲人。因此,本诗根据“折柳”的意象来表达“故园情”的。
(4)启发提问:《春夜洛城闻笛》中用了那些词来表达作者心中的思乡之情呢?学生大概会找到“玉笛”、“折柳”,教师板书。
(5)提问,激发创造力:
为什么唐人折柳代表送别呢?同学们猜一猜。这里让学生自由想象,自由地说,教师最后总结两点:(1)、“留”与“柳”谐音,折柳赠人是希望对方能留下来。
(2)、柔顺袅娜、随风摆动的柳枝,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分别时恋恋不舍的心。
五、熟读。
1、全体读,要求读出诗中表达的离愁别绪。2、指名读,同桌之间互相听读。3、小组比赛朗读,教师指导点评。4、全体一起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六、“故园情”系列诗词赏读: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5、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
一.诵读提示
过首诗系因诗人厌倦飘零、思归故土而作,很可能是诗人在彻夜不眠之时写的,表达了思归安陆的强烈感情。全诗当用低沉的调子来读,速度要慢一些。八个诗句的节奏皆作“xx——xx——x——xx为避免单调起见,读时对节拍的长短可适当加以调整,使整齐之中略有变化。此诗四联皆对仗,出句与对句之间应有明显的同隔,如一气读出,就听不出对联的意味了。
二、知人论世
李白24岁时就走出四川,告别亲人出外远游。坐船东下,出三峡,过荆门,到达江陵,游洞庭湖,登庐山,到金陵后住在扬州。27岁时,他离开扬州,经汝海,到达安陆,结婚后在安陆定居安陆北望,汝海茫茫,嵩岳耸峙,再往北就是东都洛阳。这样李白就以安陆为归宿,从开元十九年(731)始三游洛阳,圆了他畅游帝乡的梦想了。李白第三次游洛阳,是在天宝三载(744)。这年,李白受招入官已经三年了。初入宫,玄宗对李白异礼有加,命为待诏翰林。李白此时认为青云有路,正可一展宏图了。然而事实却使李白大失所望。玄宗不过是将李白作为一名文学侍从,供其娱乐而已。久之,李白对御用文人的生活渐感厌倦,就浪迹酒肆。杜甫在《酒中八仙歌》中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正是此时李白生活的真实写照。到天宝三载春,李白上书乞请还山,玄宗同意。这年春天,李白自长安回到东都洛阳。此次洛阳之行,李白会见了当时住在洛阳的杜甫,双子星座,珠联璧合,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之后思归故里,写下了这首诗。
三.内容感知
不知从谁家的窗户里悄然飘出了阵阵悠扬的笛声,这笛声随着春风传遍了整个洛阳城。在夜里倾听一支表达惜别之情的《折杨柳》曲,谁能不勾起怀念故乡之情呢!
四.鉴赏点拨
(1)诗仙李白从24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离开四川之后,便浪迹天涯,四海为家了。直到他62岁时,在安徽长江边的采石矶醉酒落水仙逝,一生不知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多少足迹,所到之处,留下了不胜枚举的动人华章。写于东都洛阳的《春夜洛城闻笛》就是这些珍品中的一颗宝珠。“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洛城”即洛阳,是唐代的东都。“暗飞声”写出了笛音悠远轻细,扣住了“夜”字,显示出此时喧哗了一日的都市中的`各种喧嚣至此已经平静下来了,正因夜静,才听到了暗中飘渺而来的笛声,因其飘渺,又不知发自何处,是演奏者情不自禁地只管吹奏,把无限的离愁别绪洒向城中,洒向夜空。“谁”字是写这笛声出处不明,突出、一个“闻”字。在这万籁俱寂的春夜里,如丝的笛音散入春风,随风飘进整个洛阳城里无数没有睡着或者睡不着的人的耳朵里。初不经意,待静心一听,原来吹奏的是凄清婉转、思乡怀家的《折杨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故园”,即是故乡。诗人为施展才华,追求理想,离家赴远,听到这怀乡之曲,不免情怀波动,与吹笛人以及笛音产生共鸣。诗句妙在没有停留在一己之情怀波动上,而是由己及人,推想“满洛城”中,又有多少人是远离故园、客居他乡的人啊,这不期而遇却送入耳中的《折杨柳》,真的是在“暗中”拨动了许多游子的心弦,使得他们再也无法安眠。“何人不起”,这是一个用否定的语气强化肯定的心态的句子,是说只要是听了这春夜中的玉笛之声,每一个离家的人不能不被它勾起对家的怀念。中华民族是一个故土难离的民族,李白抓住民族精神的这一特点,牢牢扣住读者的心理,所以,千百年来,这首诗成了游子们经常挂在嘴边心头的诗篇之一。同时,也不断滋养、强化着民族的一种向心力、凝聚力。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自己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2)关于古时“折柳”的习俗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涵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进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五.小结:
闻笛声(杨柳曲)凄清哀婉思归居土
《春夜洛城闻笛》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深情。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洛城就是现在河南的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为东都。一个春风骀荡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已平静下来。忽然传来嘹亮的笛声,凄清婉转的曲调随着春风飞呀,飞呀,飞遍了整个洛城。这时有一个远离家乡的诗人还没入睡,他倚窗独立,眼望着“白玉盘”似的明月,耳听着远处的笛声,陷入了沉思。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听着这样一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谁能不起思乡之情呢?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吟了这首七绝。
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这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然而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诗人的夸张并不是没有生活的依据,笛声本来是高亢的,又当更深人静之时,再加上春风助力,说它飞遍洛城是并不至于过分的。
笛声飞来,乍听时不知道是什么曲子,细细听了一会儿,才知道是一支《折杨柳》。所以写到第三句才说“此夜曲中闻折柳”。这一句的修辞很讲究,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折柳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起来。“何人不起故园情”,好象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起了故园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吗?
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自己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6、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的节奏和内涵。
2、学习诗人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的写法。
3、按照诗歌的顺序作文,试着通过想象,把诗中提示的音乐用文字描写出来。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曲《折杨柳》的意义,理解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2、用文字描写诗中提示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同学们,乡愁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心中永远的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王安石的乡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崔灏的乡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马致远的乡愁;那么“诗仙”李白的乡愁是什么呢?(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什么勾起了他的乡愁?(生:明月)在这首诗中明月能勾起他的乡愁?那么,在李白的其他诗中,还有什么也能勾起他的乡愁?
二、揭示课题,了解诗人
今天,我们就再学一首李白的思乡诗《春夜洛城闻笛》。(板题,读题)
1、诗的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生:告诉了时间,地点,事情)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诗题的意思说一下?(生:一个春季的夜晚,李白在“洛城”听到了笛声。)知道“洛城”在哪儿吗?(生:今河南洛阳)不错,看注释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师: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史称“诗仙”,生于中亚细亚碎叶城,长于蜀地,25岁出蜀而漫游楚湘,最终葬在安徽当涂。他一生创作丰厚,诗歌多以雄奇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浪漫的手法,讴歌祖国的大好山河,给人以清新飘逸之感。这首诗是他在开元二十三年(735)游洛阳时所作。那么,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一问,提出下一节学习要求。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古诗两遍,注意两个多音字的读音。
2、抽查学生朗读,相机证音:
散(sansan)折(zhezheshe)
师:同学们能根据意思的不同而选择它在诗中的正确读音,真棒!当然读好古诗,不光要读准字音,讲究节奏、停顿,如同唱歌一般。
3、老师示范:(老师边读边在桌子上轻轻的敲打节拍),学生模仿练读。
4、老师点名学生读(大家打节奏)
师:读古诗啊,除了注意节奏,更重要的是理解诗人的情感,注意音读的轻重和速度的快慢,表达出诗的情感,这就得学会抓重点词!(如:暗,暗暗地意思。要读得低沉、缓慢;满,要读得饱满、延长音;故园情,要字字延长,一咏三叹)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好吗?
5、师范读,生练读。[从诗的节奏到情感,由易到难,教学显出节奏]
6、师生合作读,在吟诵中理解诗人情感,感受节奏和内涵。
7、诗,咱们反复读了几遍,你感受到诗人闻笛后的心情吗?(生: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这是什么笛子曲引起了他的思乡情呢?让我们接下来学习诗句,寻找答案吧![二问。用问题转入下一节教学,带动学生注意力的转移]
四、再读古诗,感悟想象
1、学习一、二句,想象“玉笛飞声满洛城”
(1)想想可能是谁家的笛声?(学生先自读一、二句,然后老师用竖笛吹满文军的《望乡》,让学生闭目边听边想象)
师:你从这笛声中感悟到了什么情感吗?
生:思念家乡,想念亲人。
师:那你听后自己心中有什么感受呢?
生:有点想念在福建打工的爸爸妈妈。(班中三分之一的学生是留守生)
师:这笛声勾起了许多同学对亲人的思念。同样,这悠扬的笛声如果在洛阳城响起。会不会也勾起许多人对亲人的思念呢?
生:当然会。
师:为什么会?
生:这首曲子就是一首思乡曲,洛阳城中一定有远离故乡的人。诗人李白不就远离故乡吗!
师:不错,想得合情合理。“暗飞声”又该怎么理解?
生:笛声是看不见抓不住的,又由于闻笛是在“春夜”,所以说“暗”。(参考书中的读写要点)
师:笛声虽然看不见抓不住,但诗人却能听得见想得到,你听,谁家的笛声已悠然传来——(播放古曲《折杨柳》,曲音由弱渐强,又由强渐弱)这笛声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渐渐飘散在洛阳城。请同学们自悟自读一二句。
师:这悠扬的笛声是怎么飞入作者的耳际,又是怎么渐渐飘散在洛阳城?四人一小组交流并汇报。[三问,拓宽想象。想象打开了,文章就有内容可写了]
生:伏案疾书的李白抬起头来,因为一曲凄清、忧伤的笛声打断了他的思路。这笛声一会儿强一会儿弱,像少女低声的倾述,又像湖面的涟漪荡漾开去。
生: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那曲调一会儿欢快一会儿忧伤,李白侧耳倾听,这笛声又像长了翅膀的小精灵一飞而过。
生:时断时续的笛声在这宁静的春夜中飘散,传入作者的耳中,这笛声断断续续,好像有淡淡的乡愁,如同一湾悠悠的小溪缓缓流淌,流向远方。
师:让我们带着感悟再次齐读一二句。句中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写法是我们这首诗学写作的重点。
师:这么凄清、忧伤的笛声在春风里飘散,飞遍了洛阳城。想象一下这又是怎样的一翻情景呢?这笛声又引起了那些人的感想?
生:第二句运用了夸张、比拟的修辞手法。一个个绿豆芽似的音符好像一个个小精灵。在春风姑娘的陪伴下,手捧思念的种子撒向洛阳城。
师:好个通达人情的小精灵呀!她会把思念的种子撒向哪些地方或人家呢?这些人又会有哪些不同的反映和感受呢?
师出示句子,生想象补充。
“这些小精灵在春风姑娘的陪伴下,手捧思念的种子撒向——”
生:撒向旅店,旅客翻来覆去难已入睡。
师:旅店的旁边有?
生:茶楼,撒向茶楼,出门远行的人正在这儿歇脚,一边喝茶一边聊着家乡的事情。
师:茶楼的旁边呢?
生:有店铺、人家。又撒向常年在外做生意的店主、人家。
师:人家的旁边呢?
生:有湖,有亭子,有小船。这些小精灵在春风的陪伴下,来到了湖面,飞过亭子,把思念的种子撒进了小船。船客来到船头,仰望着天边的明月。真希望“明月千里寄相思”啊!
师:是啊,笛声在春风的陪伴下飞遍了洛阳的角角落落。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
生接齐读:散入春风满洛城
师:“谁家玉笛——
生:暗飞声
师:“散入春风——
生:满洛城
请男女同学有感情交换齐读一、二句。
2、学三、四句,体会“折柳勾起故园情”。
指名一学生结合注释翻译三、四句,了解大意。
师:原来诗人在笛声中听到了《折杨柳》呀。《折杨柳》是什么乐曲?表达了什么情感?[四问。解开前两句诗人描写曲子的用意,提出读与写的难点。]
(1)理解“折柳”
生看注释(折柳:指古曲《折杨柳》,此曲叙说离别,表达不舍之情。)师补充(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辞》曰:“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柳”与“留”谐音,暗含要行人留下来。早在《诗经》中就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来表达离乡眷恋故土之情。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后来,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有人说这个地方的杨柳被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
(2)师播放笛曲《折杨柳》,生闭目欣赏体会。
师:其实,我们刚才已经听过,你们听后感觉这笛声像什么?试着把无形的笛声有形化,仿照例子试着写一两句。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简媜写的《夏之绝句》中的两句,体会“化无形为有形”的写法)[以范例扶助学生,解难过关,选例典型,用的恰是其时]
例句:
蝉声是一阵袭人的浪,不小心掉进小孩子的心湖,于是湖心抛出千万圈涟漪如千万条绳子,要逮逋那阵浪。(把无形的蝉声比喻成有形的浪)
蝉声如行云如流水,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又如澎涛又如骇浪,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把无形的蝉声比喻成有形的行云、流水、澎涛、骇浪)
生1:笛声好象少女低声的哭泣。
生2:笛声就像家乡的云雾将我缭绕,仿佛我已梦回故乡。
生3:笛声是深秋的风,掀起思乡的波澜,让人心颤。
师:在这宁静的春夜,李白独自客居洛阳城,原来他听到的笛声中有这叙述离愁别苦的《折杨柳》呀!他的心中会怎样呢?
生:会思念故乡、亲人。
师:这种情就叫什么情?
生:故园情。
师引读:何人不起——
生接读:故园情
师:是呀!谁的心中能不升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李白。还有吗?[五问。拓展学生读古诗的眼界,使学生深刻理解“爱故乡”是中国文化的传统!]
生:出门旅行的人,外地经商的人,他乡工作的人,外出求学的人……
师:总之,是远离故乡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思乡啊!
因为思乡,纳兰性德“聒碎乡心梦不成”;因为思乡,范仲淹“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因为思乡,李白又会怎样呢?此时的他,会有怎样的动作、神态、心理呢?结合自身的感受想一想,写一写。[六问。与前两句的泛写成对比,引导学生写深,写具体,全诗是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生1:折柳曲触动了他孤独伤感的情绪,使他不由得想起曾经与亲友在春风中折柳赠别的情景。
生2:他呆呆地望着窗外。向西望,那是他家乡的方向!他似乎看到一个柔弱的身影在古井边一俯一仰。那是他母亲在汲水!
生3:他不禁流下眼泪,泪水模糊了他眼前的景象。
生4:他来到窗前,仰望星空,深情地吟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的思绪渐远,耳边响起的已不是笛子的声音,而是远在千里外的家人的嘘寒问暖,一句句唠叨饱含了多少深情啊!
生5:“唉……”,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一阵春风吹来,他收回思绪,伏案坐下,写下了这首《春夜洛城闻笛》。
(3)分句引读。
师:在这宁静的春夜,不知从谁家飞传出悠悠笛声,飘散在洛阳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师:李白听到了感伤离别的《折杨柳》——此夜曲中闻折柳。
师:这么动人心弦的曲子,勾起了李白深深地思乡情,不免感慨道——何人不起故园情。
(4)再次引领学生整体诵读古诗,感悟诗情。
师导读:一千多年前,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游洛阳时,听到哀怨幽咽的《折杨柳》引发了他浓浓的故园情,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思乡之作。读——
生:(深情齐读古诗)
老师与全班同学一起吟诵《春夜洛城闻笛》。
师:李白曾因明月而生思乡之情,现在又因《折杨柳》的笛声而生思乡之情,这种写作方法叫做“触景生情”或者说“借景抒情。”
师:我们如何把外在的景(悠悠的笛声)与内在的情(思乡)有机的联系起来,如何走进唐朝诗仙李白的“故园情”,在接下来的写作中要按照诗歌的顺序作文,充分想象、联想,试着把诗中提示的音乐用文字描写出来。
五、学生写作,教师指导
1、师生交流感受,学习诗人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写法。
2、生写作(可以从不同角度,如“我”,第三人称等)(再次低声播放《折杨柳》、《望乡》)
3、交流展示,师生评价。
六、展示佳作,小结学法
总结“借景抒情”类古诗改写的方法:(1)抓描绘景物的词语想像画面;(2)借助背景资料揣摩人物内心;(3)不同角度进行改写。
7、《春夜洛城闻笛》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的节奏和内涵。
2.学习诗人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的写法。
3.按照诗歌的顺序作文,试着通过想象,把诗中提示的音乐用文字描写出来。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曲《折杨柳》的意义,理解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2.用文字描写诗中提示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同学们,乡愁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心中永远的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王安石的乡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崔灏的乡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马致远的乡愁;那么“诗仙”李白的乡愁是什么呢?(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什么勾起了他的乡愁?(生:明月)在这首诗中明月能勾起他的乡愁?那么,在李白的其他诗中,还有什么也能勾起他的乡愁?
二、揭示课题,了解诗人
今天,我们就再学一首李白的思乡诗《春夜洛城闻笛》。(板题,读题)
1.诗的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生:告诉了时间,地点,事情)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诗题的意思说一下?(生:一个春季的夜晚,李白在“洛城”听到了笛声。)知道“洛城”在哪儿吗?(生:今河南洛阳)不错,看注释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师: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史称“诗仙”,生于中亚细亚碎叶城,长于蜀地,25岁出蜀而漫游楚湘,最终葬在安徽当涂。他一生创作丰厚,诗歌多以雄奇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浪漫的手法,讴歌祖国的大好山河,给人以清新飘逸之感。这首诗是他在开元二十三年(735)游洛阳时所作。那么,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一问,提出下一节学习要求]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古诗两遍,注意两个多音字的读音。
2.抽查学生朗读,相机证音:
散(sansan)折(zhezheshe)
师:同学们能根据意思的不同而选择它在诗中的正确读音,真棒!当然读好古诗,不光要读准字音,讲究节奏、停顿,如同唱歌一般。
3.老师示范:(老师边读边在桌子上轻轻的敲打节拍),学生模仿练读。
4.老师点名学生读(大家打节奏)
师:读古诗啊,除了注意节奏,更重要的是理解诗人的情感,注意音读的轻重和速度的快慢,表达出诗的情感,这就得学会抓重点词!(如:暗,暗暗地意思。要读得低沉、缓慢;满,要读得饱满、延长音;故园情,要字字延长,一咏三叹)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好吗?
5.师范读,生练读。[从诗的节奏到情感,由易到难,教学显出节奏]
6.师生合作读,在吟诵中理解诗人情感,感受节奏和内涵。
7.诗,咱们反复读了几遍,你感受到诗人闻笛后的心情吗?(生: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这是什么笛子曲引起了他的思乡情呢?让我们接下来学习诗句,寻找答案吧![二问。用问题转入下一节教学,带动学生注意力的转移]
四、再读古诗,感悟想象
1.学习一、二句,想象“玉笛飞声满洛城”
(1)想想可能是谁家的笛声?(学生先自读一、二句,然后老师用竖笛吹满文军的《望乡》,让学生闭目边听边想象)
师:你从这笛声中感悟到了什么情感吗?
生:思念家乡,想念亲人。
师:那你听后自己心中有什么感受呢?
生:有点想念在福建打工的爸爸妈妈。(班中三分之一的学生是留守生)
师:这笛声勾起了许多同学对亲人的思念。同样,这悠扬的笛声如果在洛阳城响起。会不会也勾起许多人对亲人的思念呢?
生:当然会。
师:为什么会?
生:这首曲子就是一首思乡曲,洛阳城中一定有远离故乡的人。诗人李白不就远离故乡吗!
师:不错,想得合情合理。“暗飞声”又该怎么理解?
生:笛声是看不见抓不住的,又由于闻笛是在“春夜”,所以说“暗”。(参考书中的读写要点)
师:笛声虽然看不见抓不住,但诗人却能听得见想得到,你听,谁家的笛声已悠然传来——(播放古曲《折杨柳》,曲音由弱渐强,又由强渐弱)这笛声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渐渐飘散在洛阳城。请同学们自悟自读一二句。
师:这悠扬的笛声是怎么飞入作者的耳际,又是怎么渐渐飘散在洛阳城?四人一小组交流并汇报。[三问,拓宽想象。想象打开了,文章就有内容可写了]
生:伏案疾书的李白抬起头来,因为一曲凄清、忧伤的笛声打断了他的思路。这笛声一会儿强一会儿弱,像少女低声的倾述,又像湖面的涟漪荡漾开去。
生: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那曲调一会儿欢快一会儿忧伤,李白侧耳倾听,这笛声又像长了翅膀的小精灵一飞而过。
生:时断时续的笛声在这宁静的春夜中飘散,传入作者的耳中,这笛声断断续续,好像有淡淡的乡愁,如同一湾悠悠的小溪缓缓流淌,流向远方。
师:让我们带着感悟再次齐读一二句。句中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写法是我们这首诗学写作的重点。
师:这么凄清、忧伤的笛声在春风里飘散,飞遍了洛阳城。想象一下这又是怎样的一翻情景呢?这笛声又引起了那些人的感想?
生:第二句运用了夸张、比拟的修辞手法。一个个绿豆芽似的音符好像一个个小精灵。在春风姑娘的陪伴下,手捧思念的种子撒向洛阳城。
师:好个通达人情的小精灵呀!她会把思念的种子撒向哪些地方或人家呢?这些人又会有哪些不同的反映和感受呢?
师出示句子,生想象补充。
“这些小精灵在春风姑娘的陪伴下,手捧思念的种子撒向——”
生:撒向旅店,旅客翻来覆去难已入睡。
师:旅店的旁边有?
生:茶楼,撒向茶楼,出门远行的人正在这儿歇脚,一边喝茶一边聊着家乡的事情。
师:茶楼的旁边呢?
生:有店铺、人家。又撒向常年在外做生意的店主、人家。
师:人家的旁边呢?
生:有湖,有亭子,有小船。这些小精灵在春风的陪伴下,来到了湖面,飞过亭子,把思念的种子撒进了小船。船客来到船头,仰望着天边的明月。真希望“明月千里寄相思”啊!
师:是啊,笛声在春风的陪伴下飞遍了洛阳的角角落落。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
生接齐读:散入春风满洛城
师:“谁家玉笛——
生:暗飞声
师:“散入春风——
生:满洛城
请男女同学有感情交换齐读一、二句。
2.学三、四句,体会“折柳勾起故园情”。
指名一学生结合注释翻译三、四句,了解大意。
师:原来诗人在笛声中听到了《折杨柳》呀。《折杨柳》是什么乐曲?表达了什么情感?[四问。解开前两句诗人描写曲子的用意,提出读与写的难点。]
(1)理解“折柳”
生看注释(折柳:指古曲《折杨柳》,此曲叙说离别,表达不舍之情。)师补充(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辞》曰:“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柳”与“留”谐音,暗含要行人留下来。早在《诗经》中就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来表达离乡眷恋故土之情。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后来,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有人说这个地方的杨柳被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
(2)师播放笛曲《折杨柳》,生闭目欣赏体会。
师:其实,我们刚才已经听过,你们听后感觉这笛声像什么?试着把无形的笛声有形化,仿照例子试着写一两句。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简媜写的《夏之绝句》中的两句,体会“化无形为有形”的写法)[以范例扶助学生,解难过关,选例典型,用的恰是其时]
例句:
蝉声是一阵袭人的浪,不小心掉进小孩子的心湖,于是湖心抛出千万圈涟漪如千万条绳子,要逮逋那阵浪。(把无形的蝉声比喻成有形的浪)
蝉声如行云如流水,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又如澎涛又如骇浪,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把无形的蝉声比喻成有形的行云、流水、澎涛、骇浪)
生1:笛声好象少女低声的哭泣。
生2:笛声就像家乡的云雾将我缭绕,仿佛我已梦回故乡。
生3:笛声是深秋的风,掀起思乡的波澜,让人心颤。
师:在这宁静的春夜,李白独自客居洛阳城,原来他听到的笛声中有这叙述离愁别苦的《折杨柳》呀!他的心中会怎样呢?
生:会思念故乡、亲人。
师:这种情就叫什么情?
生:故园情。
师引读:何人不起——
生接读:故园情
师:是呀!谁的心中能不升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李白。还有吗?[五问。拓展学生读古诗的眼界,使学生深刻理解“爱故乡”是中国文化的传统!]
生:出门旅行的人,外地经商的人,他乡工作的人,外出求学的人……
师:总之,是远离故乡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思乡啊!
因为思乡,纳兰性德“聒碎乡心梦不成”;因为思乡,范仲淹“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因为思乡,李白又会怎样呢?此时的他,会有怎样的动作、神态、心理呢?结合自身的感受想一想,写一写。[六问。与前两句的泛写成对比,引导学生写深,写具体,全诗是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生1:折柳曲触动了他孤独伤感的情绪,使他不由得想起曾经与亲友在春风中折柳赠别的情景。
生2:他呆呆地望着窗外。向西望,那是他家乡的方向!他似乎看到一个柔弱的身影在古井边一俯一仰。那是他母亲在汲水!
生3:他不禁流下眼泪,泪水模糊了他眼前的景象。
生4:他来到窗前,仰望星空,深情地吟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的思绪渐远,耳边响起的已不是笛子的声音,而是远在千里外的家人的嘘寒问暖,一句句唠叨饱含了多少深情啊!
生5:“唉……”,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一阵春风吹来,他收回思绪,伏案坐下,写下了这首《春夜洛城闻笛》。
(3)分句引读。
师:在这宁静的春夜,不知从谁家飞传出悠悠笛声,飘散在洛阳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师:李白听到了感伤离别的《折杨柳》——此夜曲中闻折柳。
师:这么动人心弦的曲子,勾起了李白深深地思乡情,不免感慨道——何人不起故园情。
(4)再次引领学生整体诵读古诗,感悟诗情。
师导读:一千多年前,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游洛阳时,听到哀怨幽咽的《折杨柳》引发了他浓浓的故园情,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思乡之作。读——
生:(深情齐读古诗)
老师与全班同学一起吟诵《春夜洛城闻笛》。
师:李白曾因明月而生思乡之情,现在又因《折杨柳》的笛声而生思乡之情,这种写作方法叫做“触景生情”或者说“借景抒情。”
师:我们如何把外在的景(悠悠的笛声)与内在的情(思乡)有机的联系起来,如何走进唐朝诗仙李白的“故园情”,在接下来的写作中要按照诗歌的顺序作文,充分想象、联想,试着把诗中提示的音乐用文字描写出来。
五、学生写作,教师指导
1.师生交流感受,学习诗人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写法。
2.生写作(可以从不同角度,如“我”,第三人称等)(再次低声播放《折杨柳》、《望乡》)
3.交流展示,师生评价。
六、展示佳作,小结学法
总结“借景抒情”类古诗改写的方法:(1)抓描绘景物的词语想像画面;(2)借助背景资料揣摩人物内心;(3)不同角度进行改写。
[板书设计]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借景抒情
↓《折杨柳》↓
玉笛声—故园情
联想
8、《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
【文题解说】
这是一首李白思乡的诗。题目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阳时所作。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闻笛声而引起思乡之情。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韵,令人回味无穷。
春夜洛城闻笛
洛城就是现在河南的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为东都。一个春风骀荡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已平静下来。忽然传来嘹亮的笛声,凄清婉转的曲调随着春风飞呀,飞呀,飞遍了整个洛城。这时有一个远离家乡的诗人还没入睡,他倚窗独立,眼望着“白玉盘”似的明月,耳听着远处的笛声,陷入了沉思。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听着这样一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谁能不起思乡之情呢?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吟了这首七绝。
本课为1课时。
1.在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的节奏和内涵。
2.学习诗人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写法。
3.按照诗歌的顺序作文,试着通过想象,把诗中提示的音乐用文字描写出来。
4.背诵诗歌。
1.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2.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
1.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典文化的思想感情。
2.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
1.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的朗读训练,提升诗歌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2.背诵全诗。
【难点】
1.了解古曲《折杨柳》的意义,理解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2.用文字描写诗中提示的音乐。
导入资料助读朗读诗歌感悟想象指导写作小结方法
导入一:歌曲型
[设计意图] 通过流行歌词《李白》,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初步认识,同时产生对人物的崇敬之情,由此引出课题,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创作也能到那么高端,被那么多人崇拜。”那么李白都创作了哪些高端的诗歌呢?我们来欣赏一首(出示课题、作者)。
导入二:激情型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揭题激趣。
同学们,乡愁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心中永远的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王安石的乡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崔颢的乡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马致远的乡愁;那么“诗仙”李白的乡愁是什么呢?(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什么勾起了他的乡愁?(生:明月)在这首诗中明月能勾起他的乡愁,那么,在李白的其他诗中,还有什么也能勾起他的乡愁?(板书文题: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一、资料助读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阅读诗歌之前,了解作者、作品的创作背景,有利于学生快速背诵,加深对文本的印象。
【课件出示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然后教师指名朗读诗歌,其他学生听读,加深印象。】
1.关于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终身不得志。李白诗以抒情为主,诗之风格豪放、洒脱、大气,清新俊逸,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他是继屈原之后,中国最杰出的诗人,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一部分诗抒发其内心的幽怨之气。有《李太白集》。
2.关于背景:这首诗是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阳时所作。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闻笛声而引起思乡之情。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认识,并较熟练地朗读全文,为下面的了解诗意奠定基础。
1.学生自读古诗两遍,注意两个多音字的读音。
2.抽查学生朗读,相机正音:
散(sàn) 折(zhé)
师:同学们能根据意思的不同而选择它在诗中的正确读音,真棒!当然读好古诗,不光要读准字音,还要讲究节奏、停顿,如同唱歌一般。
3.老师示范读(老师边读边在桌子上轻轻地敲打节拍),学生模仿练读。
4.老师点名学生读(大家打节奏)。
师:读古诗除了注意节奏,更重要的是理解诗人的情感,注意读音的轻重和速度的快慢。要理解诗人表达出的情感,就得学会抓重点词。如:“暗”要读得低沉、缓慢;“满”,要读得饱满、延长音;“故园情”,要字字延长,一咏三叹。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好吗?
5.师范读,生练读。
6.师生合作读,在吟诵中理解诗人的情感,感受节奏和内涵。
7.我们反复读了几遍诗,你感受到了诗人闻笛后的心情吗?(生: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这是什么笛子曲引起了他的思乡情呢?让我们接下来学习诗句,寻找答案吧!
三、再读古诗,感悟想象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感悟诗歌主旨,学会欣赏诗歌的能力。
1.学习一、二句,想象“玉笛飞声满洛城”。
想想可能是谁家的笛声?(学生先自读一、二句,然后老师播放笛曲《望乡》,让学生闭目边听边想象)
师:你从这笛声中感悟到了什么情感吗?
生:思念家乡,想念亲人。
师:那你听后心中有什么感受呢?
生:有点想念在远方的爷爷奶奶。
师:这笛声勾起了许多同学对亲人的思念。同样,这悠扬的笛声如果在洛阳城响起,会不会也勾起许多人对亲人的思念呢?
生:当然会。
师:为什么会?
生:这首曲子就是一首思乡曲,洛阳城中一定有远离故乡的人。诗人李白不就远离故乡吗?
师:不错,想得合情合理。“暗飞声”又该怎么理解?
生:笛声是看不见抓不住的,又由于闻笛是在“春夜”,所以说“暗”。
师:笛声虽然看不见抓不住,但诗人却能听得见想得到,你听,谁家的笛声已悠然传来–(播放古曲《折杨柳》,曲音由弱渐强,又由强渐弱)这笛声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渐渐飘散在洛阳城。请同学们自悟、自读一、二句。
师:这悠扬的笛声是怎么飞入作者的耳际,又是怎么渐渐飘散在洛阳城的?四人一小组交流并汇报。
生:伏案疾书的李白抬起头来,因为一曲凄清、忧伤的笛声打断了他的思路。这笛声一会儿强一会儿弱,像少女低声的倾许,又像湖面的涟漪荡漾开去。
生: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那曲调一会儿欢快一会儿忧伤,李白侧耳倾听,这笛声又像长了翅膀的小精灵一飞而过。
生:时断时续的笛声在这宁静的春夜中飘散,传入作者的耳中,这笛声断断续续,好像有淡淡的乡愁,如同一湾悠悠的小溪缓缓流淌,流向远方。
师:让我们带着感悟再次齐读一、二句。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写法是我们学写作的重点。
师:这么凄清、忧伤的笛声在春风里飘散,飞遍了洛阳城。想象一下这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这笛声又引起了哪些人的感想?
生:一个个绿豆芽似的音符好像一个个小精灵,在春风姑娘的陪伴下,手捧思念的种子撒向洛阳城。
师:好个通达人情的小精灵呀!她会把思念的种子撒向哪些地方或人家呢?这些人又会有哪些不同的反映和感受呢?
师出示句子,生想象补充。
“这些小精灵在春风姑娘的陪伴下,手捧思念的种子撒向–”
生:撒向旅店,旅客翻来覆去难以入睡。
师:旅店的旁边有什么?
生:茶楼,撒向茶楼,出门远行的人正在这儿歇脚,一边喝茶一边聊着家乡的事情。
师:茶楼的旁边呢?
生:有店铺、人家。又撒向常年在外做生意的店主、人家。
师:人家的旁边呢?
生:有湖,有亭子,有小船。这些小精灵在春风的陪伴下,来到了湖面,飞过亭子,把思念的种子撒进了小船。船客来到船头,仰望着天边的明月。真希望“明月千里寄相思”啊!
师:是啊,笛声在春风的陪伴下飞遍了洛阳的角角落落。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2.学习三、四句,体会“折柳勾起故园情”。
指一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三、四句,了解大意。
师:原来诗人在笛声中听到了《折杨柳》呀。《折杨柳》是什么乐曲?表达了什么情感?
(1)理解“折柳”。
生看书中注释。
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师补充。
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辞》曰:“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柳”与“留”谐音,暗含要行人留下来。早在《诗经》中就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来表达离乡眷恋故土之情。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后来,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有人说这个地方的杨柳被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
(2)师播放笛曲《折杨柳》,生闭目欣赏体会。
师:你们听后感觉这笛声像什么?试着把无形的笛声有形化,仿照例子试着写一两句话。
例句:
蝉声是一阵袭人的浪,不小心掉进小孩子的心湖,于是湖心抛出千万圈涟漪如千万条绳子,要逮捕那阵浪。(把无形的蝉声比喻成有形的浪)
蝉声如行云如流水,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又如澎涛又如骇浪,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把无形的蝉声比喻成有形的行云、流水、澎涛、骇浪)
生1:笛声好像少女低声的哭泣。
生2:笛声就像家乡的云雾将我缭绕,仿佛我已梦回故乡。
生3:笛声是深秋的风,掀起思乡的波澜,让人心颤。
师:在这宁静的春夜,李白独自客居洛阳城,原来他听到的笛声中有这叙述离愁别苦的《折杨柳》呀!他的心中会怎样呢?
生:会思念故乡、亲人。
师:这种情就叫什么情?
生:故园情。
师引读:何人不起–
生接读:故园情。
师:除了诗人李白,还有谁的心中会升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生:出门旅行的人,外地经商的人,他乡工作的人,外出求学的人……
师:总之,是远离故乡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思乡啊!
因为思乡,纳兰性德“聒碎乡心梦不成”;因为思乡,范仲淹“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因为思乡,李白又会怎样呢?此时的他,会有怎样的动作、神态、心理呢?结合自身的感受想一想,写一写。
生1:这首曲子触动了他孤独伤感的情绪,使他不由得想起曾经与亲友在春风中折柳赠别的情景。
生2:他呆呆地望着窗外。向西望,那是他家乡的方向。他似乎看到一个柔弱的身影在古井边一俯一仰。那是他母亲在汲水!
生3:他不禁流下眼泪,泪水模糊了他眼前的景象。
生4:他来到窗前,仰望星空,深情地吟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的思绪渐远,耳边响起的已不是笛子的声音,而是远在千里外的家人的嘘寒问暖,一句句唠叨饱含了多少深情啊!
生5:“唉……”,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一阵春风吹来,他收回思绪,伏案坐下,写下了这首《春夜洛城闻笛》。
(3)分句引读。
师:在这宁静的春夜,不知从谁家飞传出悠悠笛声,飘散在洛阳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师:李白听到了感伤离别的《折杨柳》–此夜曲中闻折柳。
师:这么动人心弦的曲子,勾起了李白深深的思乡情,不免感慨道–何人不起故园情。
(4)再次引领学生整体诵读古诗,感悟诗情。
师导读:一千多年前,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游洛阳时,听到哀怨幽咽的《折杨柳》引发了他浓浓的故园情,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思乡之作。(生深情齐读古诗)
师:李白曾因明月而生思乡之情,现在又因《折杨柳》的笛声而生思乡之情,这种写作方法叫作“触景生情”或者说“借景抒情”。
师:我们如何把外在的景(悠悠的笛声)与内在的情(思乡)有机地联系起来,如何走进唐朝诗仙李白的“故园情”?在接下来的写作中要按照诗歌的顺序作文,充分想象、联想,试着把诗中提示的音乐用文字描写出来。
四、学生写作,展示佳作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听音乐,引导学生感受独特的情感,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1.师生交流感受,学习诗人由音乐引发感想,抒发感情的写法。
2.生写作(可以从不同角度,如“我”,第三人称等)。
3.交流展示,师生评价。
五、小结方法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方法,总结规律,使学生找到改写古诗的方法。
总结“借景抒情”类古诗改写的方法:(1)抓住描绘景物的词语想象画面;(2)借助背景资料揣摩人物内心;(3)不同角度进行改写。
李白的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同学们要多多学习这样的写作方法。
背诵并默写《春夜洛城闻笛》。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借 景抒 情
↓《折杨柳》↓
玉笛声故园情
联 想
9、《春夜洛城闻笛》教案一等奖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夜洛城闻笛》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的节奏和内涵。
2、学习诗人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的写法。
3、按照诗歌的顺序作文,试着通过想象,把诗中提示的音乐用文字描写出来。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曲《折杨柳》的意义,理解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2、用文字描写诗中提示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同学们,乡愁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心中永远的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王安石的乡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马致远的乡愁;那么“诗仙”李白的乡愁是什么呢?(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什么勾起了他的乡愁?(生:明月)在这首诗中明月能勾起他的乡愁?那么,在李白的其他诗中,还有什么也能勾起他的乡愁?
二、揭示课题,了解诗人
今天,我们就再学一首李白的思乡诗《春夜洛城闻笛》。(板题,读题)
1、诗的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生:告诉了时间,地点,事情)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诗题的意思说一下?(生:一个春季的夜晚,李白在“洛城”听到了笛声。)知道“洛城”在哪儿吗?(生:今河南洛阳)不错,看注释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师: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史称“诗仙”,生于中亚细亚碎叶城,长于蜀地,25岁出蜀而漫游楚湘,最终葬在安徽当涂。他一生创作丰厚,诗歌多以雄奇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浪漫的手法,讴歌祖国的大好山河,给人以清新飘逸之感。这首诗是他在开元二十三年(735)游洛阳时所作。那么,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一问,提出下一节学习要求。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古诗两遍,注意两个多音字的读音。
2、抽查学生朗读,相机证音:
散(san san)折(zhe zhe she)
师:同学们能根据意思的不同而选择它在诗中的正确读音,真棒!当然读好古诗,不光要读准字音,讲究节奏、停顿,如同唱歌一般。
3、老师示范:(老师边读边在桌子上轻轻的敲打节拍),学生模仿练读。
4、老师点名学生读(大家打节奏)
师:读古诗啊,除了注意节奏,更重要的是理解诗人的情感,注意音读的轻重和速度的快慢,表达出诗的情感,这就得学会抓重点词!(如:暗,暗暗地意思。要读得低沉、缓慢;满,要读得饱满、延长音;故园情,要字字延长,一咏三叹)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好吗?
5、师范读,生练读。[从诗的节奏到情感,由易到难,教学显出节奏。]
6、师生合作读,在吟诵中理解诗人情感,感受节奏和内涵。
7、诗,咱们反复读了几遍,你感受到诗人闻笛后的心情吗?(生: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这是什么笛子曲引起了他的思乡情呢?让我们接下来学习诗句,寻找答案吧![二问。用问题转入下一节教学,带动学生注意力的转移]
四、再读古诗,感悟想象
1、学习一、二句,想象“玉笛飞声满洛城”。
(1)想想可能是谁家的笛声?(学生先自读一、二句,然后老师用竖笛吹满文军的《望乡》,让学生闭目边听边想象。)
师:你从这笛声中感悟到了什么情感吗?
生:思念家乡,想念亲人。
师:那你听后自己心中有什么感受呢?
生:有点想念在福建打工的爸爸妈妈。(班中三分之一的学生是留守生)
师:这笛声勾起了许多同学对亲人的思念。同样,这悠扬的笛声如果在洛阳城响起。会不会也勾起许多人对亲人的思念呢?
生:当然会。
师:为什么会?
生:这首曲子就是一首思乡曲,洛阳城中一定有远离故乡的人。诗人李白不就远离故乡吗!
师:不错,想得合情合理。“暗飞声”又该怎么理解?
生:笛声是看不见抓不住的,又由于闻笛是在“春夜”,所以说“暗”。(参考书中的读写要点)
师:笛声虽然看不见抓不住,但诗人却能听得见想得到,你听,谁家的笛声已悠然传来——(播放古曲《折杨柳》,曲音由弱渐强,又由强渐弱)这笛声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渐渐飘散在洛阳城。请同学们自悟自读一二句。
师:这悠扬的笛声是怎么飞入作者的耳际,又是怎么渐渐飘散在洛阳城?四人一小组交流并汇报。[三问,拓宽想象。想象打开了,文章就有内容可写了]
生:伏案疾书的李白抬起头来,因为一曲凄清、忧伤的笛声打断了他的思路。这笛声一会儿强一会儿弱,像少女低声的倾述,又像湖面的涟漪荡漾开去。
生: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那曲调一会儿欢快一会儿忧伤,李白侧耳倾听,这笛声又像长了翅膀的小精灵一飞而过。
生:时断时续的笛声在这宁静的春夜中飘散,传入作者的耳中,这笛声断断续续,好像有淡淡的乡愁,如同一湾悠悠的小溪缓缓流淌,流向远方。
师:让我们带着感悟再次齐读一二句。句中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写法是我们这首诗学写作的重点。
师:这么凄清、忧伤的笛声在春风里飘散,飞遍了洛阳城。想象一下这又是怎样的一翻情景呢?这笛声又引起了那些人的感想?
生:第二句运用了夸张、比拟的修辞手法。一个个绿豆芽似的音符好像一个个小精灵。在春风姑娘的陪伴下,手捧思念的种子撒向洛阳城。
师:好个通达人情的小精灵呀!她会把思念的种子撒向哪些地方或人家呢?这些人又会有哪些不同的反映和感受呢?
师出示句子,生想象补充。
“这些小精灵在春风姑娘的陪伴下,手捧思念的种子撒向……”
生:撒向旅店,旅客翻来覆去难已入睡。
师:旅店的旁边有?
生:茶楼,撒向茶楼,出门远行的人正在这儿歇脚,一边喝茶一边聊着家乡的事情。
师:茶楼的旁边呢?
生:有店铺、人家。又撒向常年在外做生意的店主、人家。
师:人家的旁边呢?
生:有湖,有亭子,有小船。这些小精灵在春风的陪伴下,来到了湖面,飞过亭子,把思念的种子撒进了小船。船客来到船头,仰望着天边的明月。真希望“明月千里寄相思”啊!
师:是啊,笛声在春风的陪伴下飞遍了洛阳的角角落落。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
生接齐读:散入春风满洛城。
师:“谁家玉笛……
生:暗飞声
师:“散入春风……
生:满洛城
请男女同学有感情交换齐读一、二句。
2、学三、四句,体会“折柳勾起故园情”。
指名一学生结合注释翻译三、四句,了解大意。
师:原来诗人在笛声中听到了《折杨柳》呀。《折杨柳》是什么乐曲?表达了什么情感?[四问。解开前两句诗人描写曲子的用意,提出读与写的难点。]
(1)理解“折柳”
生看注释(折柳:指古曲《折杨柳》,此曲叙说离别,表达不舍之情。)师补充(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辞》曰:“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柳”与“留”谐音,暗含要行人留下来。早在《诗经》中就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来表达离乡眷恋故土之情。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后来,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有人说这个地方的杨柳被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
(2)师播放笛曲《折杨柳》,生闭目欣赏体会。
师:其实,我们刚才已经听过,你们听后感觉这笛声像什么?试着把无形的笛声有形化,仿照例子试着写一两句。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简媜写的《夏之绝句》中的两句,体会“化无形为有形”的写法)[以范例扶助学生,解难过关,选例典型,用的.恰是其时。]
例句:
蝉声是一阵袭人的浪,不小心掉进小孩子的心湖,于是湖心抛出千万圈涟漪如千万条绳子,要逮逋那阵浪。(把无形的蝉声比喻成有形的浪。)
蝉声如行云如流水,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又如澎涛又如骇浪,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把无形的蝉声比喻成有形的行云、流水、澎涛、骇浪。)
生1:笛声好象少女低声的哭泣。
生2:笛声就像家乡的云雾将我缭绕,仿佛我已梦回故乡。
生3:笛声是深秋的风,掀起思乡的波澜,让人心颤。
师:在这宁静的春夜,李白独自客居洛阳城,原来他听到的笛声中有这叙述离愁别苦的《折杨柳》呀!他的心中会怎样呢?
生:会思念故乡、亲人。
师:这种情就叫什么情?
生:故园情。
师引读:何人不起……
生接读:故园情
师:是呀!谁的心中能不升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李白。还有吗?[五问。拓展学生读古诗的眼界,使学生深刻理解“爱故乡”是中国文化的传统!]
生:出门旅行的人,外地经商的人,他乡工作的人,外出求学的人……
师:总之,是远离故乡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思乡啊!
因为思乡,纳兰性德“聒碎乡心梦不成”;因为思乡,范仲淹“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因为思乡,李白又会怎样呢?此时的他,会有怎样的动作、神态、心理呢?结合自身的感受想一想,写一写。[六问。与前两句的泛写成对比,引导学生写深,写具体,全诗是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生1:折柳曲触动了他孤独伤感的情绪,使他不由得想起曾经与亲友在春风中折柳赠别的情景。
生2:他呆呆地望着窗外。向西望,那是他家乡的方向!他似乎看到一个柔弱的身影在古井边一俯一仰。那是他母亲在汲水!
生3:他不禁流下眼泪,泪水模糊了他眼前的景象。
生4:他来到窗前,仰望星空,深情地吟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的思绪渐远,耳边响起的已不是笛子的声音,而是远在千里外的家人的嘘寒问暖,一句句唠叨饱含了多少深情啊!
生5:“唉……”,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一阵春风吹来,他收回思绪,伏案坐下,写下了这首《春夜洛城闻笛》。
(3)分句引读。
师:在这宁静的春夜,不知从谁家飞传出悠悠笛声,飘散在洛阳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师:李白听到了感伤离别的《折杨柳》——此夜曲中闻折柳。
师:这么动人心弦的曲子,勾起了李白深深地思乡情,不免感慨道——何人不起故园情。
(4)再次引领学生整体诵读古诗,感悟诗情。
师导读:一千多年前,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游洛阳时,听到哀怨幽咽的《折杨柳》引发了他浓浓的故园情,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思乡之作。
生:(深情齐读古诗)
老师与全班同学一起吟诵《春夜洛城闻笛》。
师:李白曾因明月而生思乡之情,现在又因《折杨柳》的笛声而生思乡之情,这种写作方法叫做“触景生情”或者说“借景抒情。”
师:我们如何把外在的景(悠悠的笛声)与内在的情(思乡)有机的联系起来,如何走进唐朝诗仙李白的“故园情”,在接下来的写作中要按照诗歌的顺序作文,充分想象、联想,试着把诗中提示的音乐用文字描写出来。
五、学生写作,教师指导
1、师生交流感受,学习诗人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写法。
2、生写作(可以从不同角度,如“我”,第三人称等)(再次低声播放《折杨柳》、《望乡》)。
3、交流展示,师生评价。
六、展示佳作,小结学法
总结“借景抒情”类古诗改写的方法:
(1)抓描绘景物的词语想像画面;
(2)借助背景资料揣摩人物内心;
(3)不同角度进行改写。
10、《春夜洛城闻笛》教师教案一等奖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夜洛城闻笛》教师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的节奏和内涵。
2、学习诗人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的写法。
3、按照诗歌的顺序作文,试着通过想象,把诗中提示的音乐用文字描写出来。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曲《折杨柳》的意义,理解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2、用文字描写诗中提示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同学们,乡愁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心中永远的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王安石的乡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马致远的乡愁;那么“诗仙”李白的乡愁是什么呢?(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什么勾起了他的乡愁?(生:明月)在这首诗中明月能勾起他的乡愁?那么,在李白的其他诗中,还有什么也能勾起他的乡愁?
二、揭示课题,了解诗人
今天,我们就再学一首李白的思乡诗《春夜洛城闻笛》。(板题,读题)
1、诗的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生:告诉了时间,地点,事情)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诗题的意思说一下?(生:一个春季的夜晚,李白在“洛城”听到了笛声。)知道“洛城”在哪儿吗?(生:今河南洛阳)不错,看注释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师: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史称“诗仙”,生于中亚细亚碎叶城,长于蜀地,25岁出蜀而漫游楚湘,最终葬在安徽当涂。他一生创作丰厚,诗歌多以雄奇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浪漫的手法,讴歌祖国的大好山河,给人以清新飘逸之感。这首诗是他在开元二十三年(735)游洛阳时所作。那么,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一问,提出下一节学习要求。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古诗两遍,注意两个多音字的读音。
2、抽查学生朗读,相机证音:
散(san)折(zhe)
师:同学们能根据意思的不同而选择它在诗中的正确读音,真棒!当然读好古诗,不光要读准字音,讲究节奏、停顿,如同唱歌一般。
3、老师示范:(老师边读边在桌子上轻轻的敲打节拍),学生模仿练读。
4、老师点名学生读(大家打节奏)
师:读古诗啊,除了注意节奏,更重要的是理解诗人的情感,注意音读的轻重和速度的快慢,表达出诗的情感,这就得学会抓重点词!(如:暗,暗暗地意思。要读得低沉、缓慢;满,要读得饱满、延长音;故园情,要字字延长,一咏三叹)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好吗?
5、师范读,生练读。[从诗的节奏到情感,由易到难,教学显出节奏。]
6、师生合作读,在吟诵中理解诗人情感,感受节奏和内涵。
7、诗,咱们反复读了几遍,你感受到诗人闻笛后的心情吗?(生: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这是什么笛子曲引起了他的思乡情呢?让我们接下来学习诗句,寻找答案吧![二问。用问题转入下一节教学,带动学生注意力的转移]
四、再读古诗,感悟想象
1、学习一、二句,想象“玉笛飞声满洛城”
(1)想想可能是谁家的笛声?(学生先自读一、二句,然后老师用竖笛吹满文军的《望乡》,让学生闭目边听边想象。)
师:你从这笛声中感悟到了什么情感吗?
生:思念家乡,想念亲人。
师:那你听后自己心中有什么感受呢?
生:有点想念在福建打工的爸爸妈妈。(班中三分之一的学生是留守生。)
师:这笛声勾起了许多同学对亲人的思念。同样,这悠扬的笛声如果在洛阳城响起。会不会也勾起许多人对亲人的思念呢?
生:当然会。
师:为什么会?
生:这首曲子就是一首思乡曲,洛阳城中一定有远离故乡的人。诗人李白不就远离故乡吗!
师:不错,想得合情合理。“暗飞声”又该怎么理解?
生:笛声是看不见抓不住的,又由于闻笛是在“春夜”,所以说“暗”。(参考书中的读写要点)
师:笛声虽然看不见抓不住,但诗人却能听得见想得到,你听,谁家的笛声已悠然传来——(播放古曲《折杨柳》,曲音由弱渐强,又由强渐弱)这笛声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渐渐飘散在洛阳城。请同学们自悟自读一二句。
师:这悠扬的笛声是怎么飞入作者的耳际,又是怎么渐渐飘散在洛阳城?四人一小组交流并汇报。[三问,拓宽想象。想象打开了,文章就有内容可写了]
生:伏案疾书的李白抬起头来,因为一曲凄清、忧伤的笛声打断了他的思路。这笛声一会儿强一会儿弱,像少女低声的倾述,又像湖面的涟漪荡漾开去。
生: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那曲调一会儿欢快一会儿忧伤,李白侧耳倾听,这笛声又像长了翅膀的小精灵一飞而过。
生:时断时续的笛声在这宁静的春夜中飘散,传入作者的耳中,这笛声断断续续,好像有淡淡的乡愁,如同一湾悠悠的小溪缓缓流淌,流向远方。
师:让我们带着感悟再次齐读一二句。句中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写法是我们这首诗学写作的重点。
师:这么凄清、忧伤的笛声在春风里飘散,飞遍了洛阳城。想象一下这又是怎样的一翻情景呢?这笛声又引起了那些人的感想?
生:第二句运用了夸张、比拟的修辞手法。一个个绿豆芽似的音符好像一个个小精灵。在春风姑娘的陪伴下,手捧思念的种子撒向洛阳城。
师:好个通达人情的小精灵呀!她会把思念的种子撒向哪些地方或人家呢?这些人又会有哪些不同的反映和感受呢?
师出示句子,生想象补充。
“这些小精灵在春风姑娘的陪伴下,手捧思念的种子撒向……”
生:撒向旅店,旅客翻来覆去难已入睡。
师:旅店的旁边有?
生:茶楼,撒向茶楼,出门远行的人正在这儿歇脚,一边喝茶一边聊着家乡的事情。
师:茶楼的旁边呢?
生:有店铺、人家。又撒向常年在外做生意的店主、人家。
师:人家的旁边呢?
生:有湖,有亭子,有小船。这些小精灵在春风的陪伴下,来到了湖面,飞过亭子,把思念的种子撒进了小船。船客来到船头,仰望着天边的明月。真希望“明月千里寄相思”啊!
师:是啊,笛声在春风的陪伴下飞遍了洛阳的角角落落。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
生接齐读:散入春风满洛城
师:“谁家玉笛……
生:暗飞声
师:“散入春风……
生:满洛城
请男女同学有感情交换齐读一、二句。
2、学三、四句,体会“折柳勾起故园情”。
指名一学生结合注释翻译三、四句,了解大意。
师:原来诗人在笛声中听到了《折杨柳》呀。《折杨柳》是什么乐曲?表达了什么情感?[四问。解开前两句诗人描写曲子的用意,提出读与写的难点。]
(1)理解“折柳”
生看注释(折柳:指古曲《折杨柳》,此曲叙说离别,表达不舍之情。)师补充(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辞》曰:“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柳”与“留”谐音,暗含要行人留下来。早在《诗经》中就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来表达离乡眷恋故土之情。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后来,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有人说这个地方的杨柳被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
(2)师播放笛曲《折杨柳》,生闭目欣赏体会。
师:其实,我们刚才已经听过,你们听后感觉这笛声像什么?试着把无形的笛声有形化,仿照例子试着写一两句。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简媜写的《夏之绝句》中的两句,体会“化无形为有形”的写法)[以范例扶助学生,解难过关,选例典型,用的恰是其时。]
例句:
蝉声是一阵袭人的浪,不小心掉进小孩子的心湖,于是湖心抛出千万圈涟漪如千万条绳子,要逮逋那阵浪。(把无形的蝉声比喻成有形的浪)
蝉声如行云如流水,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又如澎涛又如骇浪,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把无形的蝉声比喻成有形的行云、流水、澎涛、骇浪)
生1:笛声好象少女低声的哭泣。
生2:笛声就像家乡的云雾将我缭绕,仿佛我已梦回故乡。
生3:笛声是深秋的风,掀起思乡的波澜,让人心颤。
师:在这宁静的春夜,李白独自客居洛阳城,原来他听到的笛声中有这叙述离愁别苦的`《折杨柳》呀!他的心中会怎样呢?
生:会思念故乡、亲人。
师:这种情就叫什么情?
生:故园情。
师引读:何人不起……
生接读:故园情
师:是呀!谁的心中能不升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李白。还有吗?[五问。拓展学生读古诗的眼界,使学生深刻理解“爱故乡”是中国文化的传统!]
生:出门旅行的人,外地经商的人,他乡工作的人,外出求学的人……
师:总之,是远离故乡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思乡啊!
因为思乡,纳兰性德“聒碎乡心梦不成”;因为思乡,范仲淹“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因为思乡,李白又会怎样呢?此时的他,会有怎样的动作、神态、心理呢?结合自身的感受想一想,写一写。[六问。与前两句的泛写成对比,引导学生写深,写具体,全诗是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生1:折柳曲触动了他孤独伤感的情绪,使他不由得想起曾经与亲友在春风中折柳赠别的情景。
生2:他呆呆地望着窗外。向西望,那是他家乡的方向!他似乎看到一个柔弱的身影在古井边一俯一仰。那是他母亲在汲水!
生3:他不禁流下眼泪,泪水模糊了他眼前的景象。
生4:他来到窗前,仰望星空,深情地吟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的思绪渐远,耳边响起的已不是笛子的声音,而是远在千里外的家人的嘘寒问暖,一句句唠叨饱含了多少深情啊!
生5:“唉……”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一阵春风吹来,他收回思绪,伏案坐下,写下了这首《春夜洛城闻笛》。
(3)分句引读。
师:在这宁静的春夜,不知从谁家飞传出悠悠笛声,飘散在洛阳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师:李白听到了感伤离别的《折杨柳》——此夜曲中闻折柳。
师:这么动人心弦的曲子,勾起了李白深深地思乡情,不免感慨道——何人不起故园情。
(4)再次引领学生整体诵读古诗,感悟诗情。
师导读:一千多年前,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游洛阳时,听到哀怨幽咽的《折杨柳》引发了他浓浓的故园情,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思乡之作。
生:(深情齐读古诗)
老师与全班同学一起吟诵《春夜洛城闻笛》。
师:李白曾因明月而生思乡之情,现在又因《折杨柳》的笛声而生思乡之情,这种写作方法叫做“触景生情”或者说“借景抒情。”
师:我们如何把外在的景(悠悠的笛声)与内在的情(思乡)有机的联系起来,如何走进唐朝诗仙李白的“故园情”,在接下来的写作中要按照诗歌的顺序作文,充分想象、联想,试着把诗中提示的音乐用文字描写出来。
五、学生写作,教师指导
1、师生交流感受,学习诗人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写法。
2、生写作(可以从不同角度,如“我”,第三人称等)(再次低声播放《折杨柳》、《望乡》)。
3、交流展示,师生评价。
六、展示佳作,小结学法
总结“借景抒情”类古诗改写的方法:抓描绘景物的词语想像画面;借助背景资料揣摩人物内心;不同角度进行改写。
11、小学古诗文欣赏—春夜洛城闻笛
小学古诗文欣赏—春夜洛城闻笛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不知从谁家的窗户里悄然飘出阵阵的笛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这笛声随着春风传遍了整个洛阳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在夜里倾听一支表达离别之情的《折杨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谁能不勾起怀念故乡之情呢!)
这首诗借夜里的笛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12、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背诗词之春夜洛城闻笛
七年级下册课外古代诗歌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3、2016年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李杜诗五首之春夜洛城闻笛知识点
《春夜洛城闻笛》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以下是整理的第五单元李杜诗五首之春夜洛城闻笛知识点,请大家认真学习。
作品原文
春夜洛城闻笛⑴
谁家玉笛暗飞声⑵,散入春风满洛城⑶。
此夜曲中闻折柳⑷,何人不起故园情⑸。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洛城:即洛阳,今属河南。
⑵玉笛:玉制或锻玉的笛子。玉:指玉石。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⑶满:此处作动词用,传遍。
⑷闻:听;听见。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古曲有《折杨柳》、《落梅花》。’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云:‘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杜少陵《吹笛诗》:‘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皆言《折柳曲》也。”一方面内容多写离情别绪,一方面又暗含一种习俗:人们临别时折柳相赠。柳:暗指“留”。
⑸故园:指故乡,家乡。
白话译文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此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人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暗”字为一句关键。注家多忽略这个字。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下此“暗”字,十分恰当。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同时写出其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
听到笛声以后,诗人触动了乡思的情怀,于是第三句点出了《折杨柳》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指那个地方的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晋代太康末年,京洛流行《折杨柳》歌,有“兵革苦辛”的词语。北朝《折杨柳歌辞》中说:“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大约都是据曲意填的歌词。所以,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一般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没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乡。在春秋季节,人们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思乡之切。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诗的第一句是猜测性的问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而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说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于是紧接一句说,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韵袅袅,久久萦绕于读者心间,令人回味无穷。
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诗人的故乡是他从小生于此,长于此的地方,作为祖国的一部分,那种形象尤其令诗人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多岁就离家东游,后长期居住湖北、山东,春夜闻笛《折杨柳》曲,触发深长的乡思当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来在旅人游子心中引发强烈的共鸣。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第五单元李杜诗五首之春夜洛城闻笛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希望同学们可以好好利用提高自己的成绩。
14、夜上受降城闻笛翻译 夜上受降城闻笛内容赏析
《夜上受降城闻笛》是考试重点题型,考点有翻译,句子和赏析,今天小编将其内容考点为大家整理完毕,我们一起看看吧!
夜上受降城闻笛翻译
译文
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惹得出征的将士一夜都在思念家乡。
注释
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
回乐烽:烽火台名。在西受降城附近。一说当作“回乐峰”,山峰名,在回乐县(今宁夏灵武西南)。
芦管:笛子。一作“芦笛”。
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
夜上受降城闻笛内容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蕴藉含蓄,将所要抒发的感情蕴涵在对景物和情态的描写之中。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环境的描写之中现出人物的感受。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一夜征人尽望乡”,不说思乡,不说盼归,而是以人物的情态行为展现其心理,写出了人物不尽的乡愁。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则正面写情。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呜呜咽咽的芦笛声。这笛声使诗人想到: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李益却蹊径独辟,让满孕之情在结尾处打个回旋,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戛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
这首诗语言优美,节奏平缓,寓情于景,以景写情,写出了征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感人肺腑。诗意婉曲深远,让人回味无穷。刘禹锡《和令狐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中提到李益,有“边月空悲芦管秋”句,即指此诗。可见此诗在当时已传诵很广。《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仔细体味全诗意境,的确也是谱歌作画的佳品。因而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首诗的所有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哦!
15、夜上受降城闻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3、学习对月光的写法。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教学内容:
一、简介作者:
李益(公元748-829年),字君虞,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广德二年(764)随家迁居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授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尉。多次从军边塞出任幕僚,脱离军府后漫游江淮,入长安历任中书舍人、集贤殿学士、右散骑常侍等职,终于礼部尚书衔。中晚唐的重要诗人,尤以七言绝句和边塞诗著称。
二、诵读诗歌: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筑有东、西、中三受降城,诗题中的受降城,指西受降城,是灵州治所回乐县的别称。故址在今宁夏灵武。因646年唐太宗亲临该地接受突阙部投降得名。
回乐烽:回乐县城附近的烽火台,故址在今宁夏灵武县西南。一说应在西受降城附近。在唐代,这里是防御突厥、吐蕃的前线。
芦管:乐器名,这里指笛。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
三、译文: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四、赏析诗歌: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愁情的名作。诗歌笔法简洁轻灵,意韵深隽,曾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
1.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
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象积雪一样洁白而带有寒意。近看,但见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满是皎洁、凄冷的月色,有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
“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边塞的荒凉、凄冷。这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
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
2.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如果说前两句写景,景中寓情,蓄而未发;那么后两句则正面写情。
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呜呜咽咽的凄凉幽怨的芦笛声。这笛声使诗人想到: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怀?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
16、夜上受降城闻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充分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3、了解中国古诗词中同一意象蕴含的丰富情感
教学重点
能透过诗歌所描写的意象把握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能根据诗歌的内容分析同一意象所蕴含的不同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李太白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他在唐朝停下的这只酒杯被苏东坡在宋朝遥遥接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停一接之间何止两次追问。“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头顶的那轮明月被赋予了多种情感,也洒下清辉,照出了诗人无限的情思。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寻月色下的诗情。先跟随唐代诗人李益去感受千年前的一夜,月色下诗人独特的内心感受。
二、《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1-2名同学读,全班齐读。)
2、再读诗歌,注意停顿,读出节奏。
(七言绝句,应为四三节奏)
1-2名同学读全班齐读
3、古人云“文以载道,诗以言志”那么,请你找出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句子。(一夜征人尽望乡)
4、哪个字重读?
朗读指导:“尽”重读体现一种思乡之切之深,“望乡”轻读,体现故乡的一种遥远内心的惆怅,遥不可及。
5、大家已经能把握住这种思乡之情了,那么诗人这样的情感是在什么情况下生发出来的呢?
(举目远眺,月光笼罩下的沙漠如同广袤无垠的雪原;近处凝望,月光皎洁,如同大地附上了一层深秋的寒霜。在这清冷的月色中,夹杂着阵阵幽怨的芦笛声,征人一个个披衣而起,幽怨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望着远方,沉沉的静夜,诗人的心事更容易被月亮勾勒出来。)
6、在朗读整首诗时,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情感,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学生读老师范读,全班齐读)
过渡:在大漠如霜的月色下,我们感受到李益的思乡之切,不仅李益,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一轮明月,每个人都有自己愿意看见的那一片月色。对每个具体的人,具体的环境来说,月光的温度,月亮的形状,月色的表情都不一样,李白同样在峨眉山月夜下歌咏一曲。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又是在什么情况下生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三、《峨眉山月歌》 李白
1、学生自读,教师正音,读出节奏。
2、这首诗是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诗人即将离开故乡,外出闯荡,乘船夜行看到高峻的峨眉山颠,悬挂着半圆的秋月,月影静静地倒映在缓缓流动的江水之中。)
3、乘船出门远行,看到如此美好的月下风景。诗人内心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情感?
(喜悦、激动)
教师朗读指导:朗读时语速稍快、节奏感强,读出一种轻快的感觉。
4、作者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可是人此刻的内心情感却又是复杂的,为什么?
(夜间乘船从清溪出发离谱朋友越来越远。“思君不见”体现出对朋友的牵挂,思念)
朗读指导:“思君不见”读出一种惆怅失望的感觉。
5、请一位学生朗读,教师范读,全班配乐齐读。
四、课外古诗词拓展
《峨眉山月歌》中的月色包含了诗人内心的欣喜和对友人的牵挂。《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月色照出了诗人无尽的思乡愁绪,我们一起看看其他几首有关月的诗词,又体现出作者何种情感?
《虞美人》李煜——–亡国之痛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对生命历史的慨叹
《山居秋暝》王维———–怡然自得
《水调歌头》苏轼———–美好的祝愿
月亮本是无知无情的,但是不同的诗人因为他们不同的人生境遇赋予了月亮不同的情感,并借它传情达意。月在诗人眼中,心里,笔下活跃起来,流动起来,这种寄托了诗人感情的景物就叫做意象。
五、结语
“思苦自看明月苦,人愁不是月华愁。”人生多情,无关风月,风月只是转移了我们的情思,给了我们一种寄托。明月这个意象高悬在诗坛上空,中国人从古至今都对他保持着温柔的狂热,因为他对每个人都能入心入怀,成为我们生命中恒久相伴的诗意。
六、作业布置
在花、柳、雁中任选一个意象,找出与它相关的3―5首诗,分析这个意象饱含了诗人的哪些丰富情感。
17、夜上受降城闻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能够熟读成诵。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反复吟咏,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比较、探究这首诗与其他写月诗文的不同表达方式和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品味、学习古诗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教学难点:比较、探究其与其他月诗文的不同点。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提问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月亮想到家乡,已经成为我们产生联想的共用途径。我们学习了杜甫、苏东坡,在他们的笔下,月亮营造出不同的意境。“一切景语皆情语”,不同的人心目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一轮明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另外一首著名的月诗,大家一起来看看,李益笔下的那轮明月又是如何?
(二)作者简介、背景知识。
李益(748―约829),字君虞,唐朝诗人。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筑有东、西、中三受降城,此处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杭后锦旗乌加河北岸。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愁情的名作。诗歌笔法简洁轻灵,意韵深隽,曾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
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
这首诗就是由此而来。
(三)学生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的内容。
1.正音:
(板书)烽降
2.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诗的意思。
本篇绝句,内容短小,在注释的帮助下,学生基本能理解诗歌的大意。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统一指导。
3.教师明确:
《夜上受降城闻笛》:月光像霜一样洁白而寒冷,映照在回乐城东面耸立着的烽火台。沙漠像雪一样白,边塞一片荒凉景象。不知什么地方吹响了芦管的音乐,整个夜晚,所有的将士都在思念自已的故乡。
(四)细读,感受这两首诗的语言表达特色。
诗歌的语言表达特色是比较有难度的问题。虽然这首绝句文字简洁,但要学生品味它的语言特色有一定的困难。可以引导学生从已经学过的诗文中去寻找思路,通过比较,并且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体会感受。
(五)读《夜上受降城闻笛》,研讨下列问题。
1.该诗在艺术上有哪些突出特点?
(1)恰切运用了笛声这一思乡意象,笛声凄凉幽怨,容易引起征人思乡之情,如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比喻十分精彩,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形象地写出了受降城外凄清惨淡的月景,倍增思亲愁情。
(3)“芦管”是听觉,“沙似雪”“月如霜”是视觉,多种感觉综合运用,更渲染了凄凉幽怨的气氛。
2.《夜上受降城闻笛》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来表达思乡之情?
写了主人公的彻夜无眠,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夜上受降城闻笛》作了正面描写,芦笛之声不仅是侧面烘托,而且是征人无眠的原因
(六)课后作业
背诵并会默写《夜上受降城闻笛》
18、夜上受降城闻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3、学习对月光的写法。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教学内容: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诗题中的受降城,是灵州治所回乐县的别称。在唐代,这里是防御突厥、吐蕃的前线。
二、理解诗的意境
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远望回乐城东面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一排烽火台。丘陵下是一片沙地,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象积雪一样洁白而带有寒意。近看,但见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满是皎洁、凄冷的月色,有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这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而一种置身边地之感、怀念故乡之情,隐隐地袭上了诗人的心头。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
三、赏析佳句及写作特色
1、“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两字写出了征人迷惘的心情,“尽”字又写出了他们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
2、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李益却蹊径独辟,让满孕之情在结尾处打个回旋,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夏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
3、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因而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四、概括诗的主旨
五、作业:背诵课文及体会写作特色
19、夜上受降城闻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3学习对月光的写法。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教学内容: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诗题中的受降城,是灵州治所回乐县的别称。在唐代,这里是防御突厥、吐蕃的前线。
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远望回乐城东面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一排烽火台。丘陵下是一片沙地,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象积雪一样洁白而带有寒意。近看,但见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满是皎洁、凄冷的月色,有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这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而一种置身边地之感、怀念故乡之情,隐隐地袭上了诗人的心头。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两字写出了征人迷惘的心情,“尽”字又写出了他们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
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李益却蹊径独辟,让满孕之情在结尾处打个回旋,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夏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因而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作业:背诵课文
20、夜上受降城闻笛教学设计
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的诗歌有山水田园诗,也有送别诗,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边塞诗,请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意识。
学习目标
以学会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诗歌
学习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了解边塞诗的特点
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1.指导吟读读顺全诗,以学生自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节奏。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检查个别学生朗读效果,并给予评价和指导,
3.教师范读
4.学生再读,要求读顺,读出感情和韵味
5.学生齐读
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
(一)结合注释,理解诗意,以学生自主学习。
受降城,唐代在西北著有东西中三受降城时,其中的受降城址,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宁夏灵武,因66年,唐太宗亲临该地,接受突厥部投降。
回乐峰,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故址在今宁夏灵武县西南,在唐代,这里是防御突厥土拨的前线炉,管乐器名,这里指的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为了哥哥,
学生合作讨论,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意。
(二)发挥想象,赏景无情,以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你诗一般的语言描绘诗中的画面,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三)通过学生描述的画面,引导学生明确本诗的抒情方法,进而使学生体会本诗的感情。
这首诗写得有声有色,有情。烽火台,沙漠高层月色构成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如泣如诉的笛声更触发真人无限的相思全诗,将诗情画意音乐融入一炉。11在书写边防将士之乡,情前两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文。炉管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征人回乡之望,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成,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学生结合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明确全诗的主旨。
你说一下,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浓烈的相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五、课堂小结,单元回归
从本诗中,你知道边塞诗的特点了吗,你还知道哪些边塞诗?
边塞诗的特点一,在世的风格上奔放雄伟,慷慨激昂,以气象雄浑见长,耳在诗的体裁上,七言歌行为主,也有七言绝句,三在世的内容上以边塞景色和战争场面为主,描写的景观有狂风,酷热,严寒,冰雪,大沙漠,战役,虎跃等人物,多为都虎将军,单于狐姬真人,忽而地名,则有天山阴山,瀚海轮台
六、作业
穿越时空,神思飞扬,同学们穿越时空,假如你今天见到作者,你会和他说什么呢?
21、夜上受降城闻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3学习对月光的写法。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教学内容: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诗题中的受降城,是灵州治所回乐县的别称。在唐代,这里是防御突厥、吐蕃的前线。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远望回乐城东面数十里的丘陵上,立着一排烽火台。
丘陵下是一片沙地,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象积雪一样洁白,而带有寒意。近看,但见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满是皎洁、凄冷的月色,有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这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
而一种置身边地之感、怀念故乡之情,隐隐地袭上了诗人的心头。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两字写出了征人迷惘的心情,“尽”字又写出了他们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
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李益却蹊径独辟,让满孕之情在结尾处打个回旋,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夏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
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因而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作业:背诵课文
注释:
回乐峰:
在今宁夏灵武西南。
受降城:
唐有三受降城,俱在今内蒙境内。
芦管:笛子。
简析:
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
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
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悲声;
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能动征人回乡之望。
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成。
《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仔细体味全诗意境,确也是谱歌作画的佳品。
22、夜上受降城闻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2、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情感。
3、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保护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
1、加强朗读,理清思路。
2、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情感。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中国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他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之一。谁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呢?端午节有那些风俗呢?那么散文家汪曾祺的家乡端午节又有哪些习俗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汪曾祺的风俗小品文《端午的鸭蛋》。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资深文化界名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师从沈从文,曾长期任职北京京剧院编剧。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等。
三、预习检测:
1、给下列字注音:
腌蛋、门楣、苋菜、肃然起敬、籍贯、粽子、门槛、囊萤映雪、车胤、避邪、蝎子、城隍庙
2、解释下列词语
1、肃然起敬
2、囊萤映雪
3、莫名其妙
4、与有荣焉
5、白嘴
6、曾经沧海难为水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
五、速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重点写了那两种风俗习惯?为什么?
2、文章的标题是端午的鸭蛋,开头为什么用大量的篇幅来写端午风俗?
六、细读探究,思考以下问题:
1、家乡的鸭蛋到底好在哪里?有什么特点?(请你用“这是——的鸭蛋,因为————–(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这样的句式来体会。
2、作者讲了端午的鸭蛋哪几件事?你体会出了哪些味外之味?
3、作者是带着怎样的感情向我们介绍家乡的鸭蛋的?请你用“我从——一句中,感受到了——情感”
七、拓展延伸
材料:
1、据某中学杂志一次名为“中国传统节日pk西方节日”的调查结果显示:最喜欢过的节日依次是:圣诞节、春节、愚人节,有的中学生把国庆、五一、元旦等法定假日当作中国传统节日。
2、美国把每年的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
3、美国把中国的春节规定为法定假日。
4、作家冯骥才近年来全身心投入挽救民俗文化,发起“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被人民誉为“中国民间文化的守望者”。
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八、课堂小结
童年岁月中富含生活的情趣,日常生活中饱含人生的韵味。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平淡以及诗意,才算真正体验到生活的滋味。汪曾祺从小小的鸭蛋里尝出生活的真味,我相信,我们也会从一片叶、一粒沙、一滴水中品味出生活的真趣,成长的快乐。
九、作业
练习册课堂检测部分
十、课后反思
《端午的鸭蛋》一文中,课文从哪几方面将端午的鸭蛋,孩子们回答得十分积极,而且准确度高。文章的标题是端午的鸭蛋,开头为什么用大量的篇幅来写端午风俗?学生还是回答得乱七八糟,文不对题。此时,我的心情沮丧极了。
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学生为什么就不会呢?下课后,我久久思索着。细细想来,我觉得出现这种情况有以下几个原因:1)学生对课文还是不熟,无法达到跳出课文看课文的程度;2)学生的思维还是不够灵活,比较僵硬、死板;所以,当我问起那个问题时,学生脑子里一片空白,无法做出正确的回答。
针对这一情况,今后,我决定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定期组织学生复习,测试学过的知识;2)督促、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3)利用课前说新闻等形式锻炼学生的理解、概括等能力。
在拓展延伸部分,发现孩子们的概括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后进生注定了他们在学习道路上要走得磕磕绊绊,跌跌撞撞。作为教师,我有责任帮助他们走得好一些,稳一些,要做到这一点,我还要多一份耐心,多一些韧性才行呀。
23、夜上受降城闻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诗是人教20xx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的一首课外诵读诗歌,是抒写戍边将士思乡愁情的名作。诗歌笔法简洁轻灵,意韵深隽,曾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
学情分析
对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初一学生来说,经历了从小学到初中的一个跨越后,学习成绩不容乐观。现分析如下:对教材的不适应是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最大困扰。初中和小学的教材在教学重点上有所区别,所以学生的学习方法在短时间内很难转变。
教学目标
1、学会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诗歌。
2、学习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边塞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
体会边塞诗中所表达的思乡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和比较阅读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的诗歌有山水田园诗,也有送别诗,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边塞诗,请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
二、明确学习目标
1、学会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诗歌。
2、学习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边塞诗的特点。
三、指导吟读,读顺全诗
1、学生自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检查个别学生朗读效果并给予评价和指导。
3、教师范读。
4、学生再读,要求读顺,读出感情和韵味。
5、学生齐读。
四、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1、学生自主学习有关注释。
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筑有东、西、中三受降城,诗题中的受降城,指西受降城,是灵州治所回乐县的别称。故址在今宁夏灵武。因646年唐太宗亲临该地接受突阙部投降得名。
回乐烽:回乐县城附近的烽火台,故址在今宁夏灵武县西南。一说应在西受降城附近。在唐代,这里是防御突厥、吐蕃的前线。
芦管:乐器名,这里指笛。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
2、学生合作讨论,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意。
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清冷如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出征人都眺望故乡。
五、发挥想象,赏景悟情
1、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你诗一般的语言描绘诗中的画面,并有感情的朗读出来。
2、教师通过学生描述的画面引导学生明确本诗的抒情方法,进而使学生体会本诗的感情。
这首诗写得有色有声有情。烽火台、沙漠、高城、月色,构成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如泣如诉的笛声更触发起征人无限的乡思。全诗将诗情、画意和音乐美熔于一炉,构成了幽邃的艺术境界。诗歌最后摄制征人望乡的特写镜头,非常醒目地点明主旨,令人玩味不已。
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能动征人回乡之望。
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成。
3、学生结合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明确全诗的主旨。
李益(公元748-829年),字君虞,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广德二年(764)随家迁居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授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尉。多次从军边塞出任幕僚,脱离军府后漫游江淮,入长安历任中书舍人、集贤殿学士、右散骑常侍等职,终于礼部尚书衔。中晚唐的重要诗人,尤以七言绝句和边塞诗著称。
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
这首诗就是由此而来。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六、归纳总结,举一反三
从本诗中你知道边塞诗的特点了吗?你还知道哪些边塞诗?
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明确:
边塞诗,以歌咏边塞风光为主,充分显现了战争的状况,与男儿的豪情壮志。其中主要的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王翰等。以岑参、高适为最著名,故又称岑高诗派。
边塞诗派的特色,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
一、在诗的风格上,奔放雄伟,慷慨激昂,以气象雄浑见长。
二、在诗的体裁形式上,以七言歌行为主,也有若干七言绝句,因为七言诗句法多变化,适足以显现慷慨雄浑之气。
三、在诗的题材内容上,以边塞景色与战争场面为主。描写的景观有狂风、酷热、严寒、冰雪、大沙漠、惨烈悲壮的战役、异国情调的胡乐等。人物多为都护、将军、单于、胡姬、征人、胡儿。地名则有天山、阴山、瀚海、轮台、疏勒等。
四、作者均富有浪漫进取的精神,人生观积极而乐观。因此诗中充满了激情和豪兴,显示出充沛的爱国情感。固然也有反映战争残酷、黯然思乡的一面,更洋溢着马革裹尸、立功沙场的雄心壮志。
七、类比阅读,拓展延伸
从军行
(唐)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1、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从军行》的诗意、抒发的感情及方法。
2、大屏幕展示辅助资料。
开头两句,诗人故意创造出一种松弛宁静的气氛:没有战事,戍楼独坐,夕阳西下,晚风轻拂。但这是边境上特有的暂时的平静,静谧中潜伏着肃杀和紧张。在这样的情景下,战士想家是极自然的。于是接下去写他吹起笛子,吹的是寄托着“伤离别”之情的《关山月》曲调。通过笛声,我们已体察到这位战士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八、穿越时空,神思飞扬
同学们,穿越时空,假如你今天见到作者,你会和他说些什么呢?
九、作业布置
1、背诵全诗。
2、搜集李益等诗人边塞诗歌并整理成册。
十、附板书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十一、教学反思
《夜上受降城闻笛》是人教20xx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外诵读诗歌,描写了边塞特有的风光,表达了出征将士们浓浓的思乡之愁。作为新入选的诗歌,这也是唐代大历诗人的著名篇章。结合新教材编写理念,增加传统优秀古诗文教学,我在教会学生鉴赏诗歌后,又拓展延伸,师生共同总结了边塞诗的特点及代表诗人,同时又举一反三,让学生对比阅读了另外一篇古诗,所有这些设计与新教材编写理念是一致的,对于学生以后的古诗文学习会有很大帮助的。
24、夜上受降城闻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3学习对月光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四、教学内容: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诗题中的受降城,是灵州治所回乐县的别称。在唐代,这里是防御突厥、吐蕃的前线。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远望回乐城东面数十里的丘陵上,立着一排烽火台。
丘陵下是一片沙地,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象积雪一样洁白,而带有寒意。近看,但见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满是皎洁、凄冷的月色,有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这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
而一种置身边地之感、怀念故乡之情,隐隐地袭上了诗人的心头。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两字写出了征人迷惘的心情,“尽”字又写出了他们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
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李益却蹊径独辟,让满孕之情在结尾处打个回旋,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夏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
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因而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五、作业:背诵课文
六、注释
回乐峰:在今宁夏灵武西南。
受降城:唐有三受降城,俱在今内蒙境内。
芦管:笛子。
七、简析
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悲声;
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能动征人回乡之望。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成。
《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仔细体味全诗意境,确也是谱歌作画的佳品。
25、夜上受降城闻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文意思,把握作者情感。
2、体味诗的含蓄美。
3、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一、起
你想读出什么味道?
(明确:生对读古诗的把握)
二、承
你能读出什么味道?
1.导入:
咱们中国人向来崇尚中庸之道,月未圆,花开半,总是令人着迷,几千年的熏陶造就了中国人对含蓄美的追求。在生活中如此,在古诗中更是如此,美就美在若隐若现,欲语还休之间。这是美的至境,那么今天我们就随着李益,再回大唐,去回味一首因蕴藉含蓄而流传千古的七绝。
2.解题。
3.介绍作者。
4.朗读指导
5.在万籁俱寂的夜里作者独自登上受降城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快速思考,用老师给的句式,来规范自己的回答。
从xx,看到、听到了x?
6.本诗的含蓄美是如何表现的呢?(可从用词、写法、修辞等角度分析)
我觉得这首诗的含蓄在x。
1、比喻的运用。
2、《折杨柳》怀人思乡的曲子。
3、特定的动作。
4、环境。
5、景物。
三、转
你还能读出什么味道?
1、背景
2、创设情境,联读诗歌
3、小结
4、拓展延伸《春夜洛城闻笛》
四、合
作业布置
你来感受下作者的情是怎样抒发的,含蓄美又是怎样表现的?
五、板书设计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景:月如霜沙似雪凄清
声:芦管《折杨柳》思乡
情:征人尽望乡含蓄
26、《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及翻译
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唐诗三百中《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翻译,《夜上受降城闻笛》作者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
一、《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乐峰 一作:回乐烽)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二、《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翻译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三、《夜上受降城闻笛》作者介绍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提示:以上是唐诗三百中《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翻译,《夜上受降城闻笛》作者介绍,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27、《夜上受健康城闻笛》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3学习对月光的写法。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教学内容: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诗题中的受降城,是灵州治所回乐县的别称。在唐代,这里是防御突厥、吐蕃的前线。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远望回乐城东面数十里的丘陵上,立着一排烽火台。
丘陵下是一片沙地,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象积雪一样洁白,而带有寒意。近看,但见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满是皎洁、凄冷的月色,有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这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
而一种置身边地之感、怀念故乡之情,隐隐地袭上了诗人的心头。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两字写出了征人迷惘的心情,“尽”字又写出了他们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
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李益却蹊径独辟,让满孕之情在结尾处打个回旋,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夏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
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因而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作业:背诵课文
【注释】
回乐峰:
在今宁夏灵武西南。
受降城:
唐有三受降城,俱在今内蒙境内。
芦管:笛子。
【简析】
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
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
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悲声;
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能动征人回乡之望。
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成。
《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仔细体味全诗意境,确也是谱歌作画的佳品。
28、古诗春夜喜雨教案
教材分析:
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春天,杜甫这时已经在成都草堂居住了两年。从上年的冬天到这年的二月间,成都一带发生了旱灾。经历过冬天的人,最懂得春天的温暖;经历过旱灾的人,最懂得雨的可贵。所以当春雨来临之际,杜甫欣喜非常,以久旱逢甘霖的心情,在诗中描绘了春夜雨景,讴歌了春雨滋润万物之功。
教学目标:
1、读这首诗的节奏,感受诗歌带来的韵律,这首诗的朗诵和听写。
2、以人物为出发点,把握词、句的特点,甚至古人注意词义,欣赏诗词美。
3、读杜甫,感受杜甫忧国忧民之情。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人遣词造句的妙处,领略诗歌意境。
教学准备:
教师:解读教材;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准备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杜甫的资料,背诵杜甫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本单元所学都是诗歌,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其间出现过无数的诗人,他们如繁星璀璨夺目。在这众多的诗人中间,著名文学家韩愈独独推崇两个人,他曾经说过:“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我们知道是李白,那“杜”呢?对,就是杜甫。对于杜甫我们并不陌生,哪位同学还记得曾经学过的杜甫的诗?
2、生积极吟诵学过的杜甫的诗句。
3、师:我们知道杜甫的那么多的诗句,那你对他又了解多少呢?
4、生简介杜甫。
5、师:杜甫的诗有着绵远悠长的意境和满腔忧国忧民的热忱,使得杜甫成为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圣”,而他的诗也号称“诗史”。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甫的《春夜喜雨》。(板书课题)
二、初读
1、生自由读诗,读正确通顺。
2、指名读诗。评价。
3、师:正确解读古代诗歌是不够的,是古代诗歌研究的第一步。古代语言简洁,高度集中,虽然只有几个数字,但丰富的内涵不在两个字或三个可以说清楚。诗人的内心世界是我们无法轻易触及的。所以我们必须冷静下来仔细阅读。在注释、鉴赏和工具的帮助下,你一定会得到回报。
4、生自主理解诗句。
三、品析
1、师:大家能读懂诗人笔下的这场雨吗?你读出了怎样的雨?(及时的雨)
①理解“及时”:懂事、知心、善解人意。
②从哪儿看出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③为什么说它及时呢?(知时节,播种的时节)
④指导朗读此句。
2、师:除了这是一场及时的雨,你还读出了这是一场怎样的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雨)
①你从哪儿看出来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②讨论:为什么用“潜”?能换成别的词吗?(偷偷地,悄悄地不让别人知道)
③为什么要悄悄地来呢?看来,春雨有心滋润万物,却无心让人发现呀!
④引入朱自清的《春》片段。体会春雨的细小,绵密。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像一层薄烟。
⑤春雨悄悄地来,静静地走,滋润万物,默默无闻,你喜欢这样的雨吗?指导读此句。
3、现在我们来看剩下的两句,它们和这场雨有关系吗?
①理解“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指名说说看。
②天上乌云密布,野外一片漆黑。这时诗人在想什么呢?现在大家已经开始慢慢地走进诗人的心里去了。课件出示背景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当时对春雨的企盼。
(安史之乱前,杜甫离开长安回陕西蒲城探亲,却不料爆发了安史之乱,杜甫与家人从此流亡生活。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搭建草堂安身。这首诗作于杜甫居于此处两年后,当时那儿发生了大旱灾。老百姓刚经历安史之乱,又遭遇旱灾,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③指名反馈作者当时会想些什么?
4、是呀,好一场及时的雨呀!下吧,下吧!多下会儿吧!把干涸的土地彻底地滋润。想象一下,经过一夜的春雨,明天早晨的锦官城会是什么样子呢?(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①读着这句诗,我们仿佛看见了什么?(图片欣赏)
②这样的万紫千红,这样的娇艳欲滴,这样的花团锦簇,难道诗人仅仅想到了城里的这些美景吗?他还会想到什么?(秋天,丰收)
③春天的美丽,秋天的丰收都将由这一场雨带来,你喜欢这场春雨吗?让我们一起来读:
大地干旱,人们生活贫困,他们盼望――(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悄悄地来了,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看到下雨时――(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想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刚刚我们读懂的雨,在诗中浓缩成一个字――(好)。刚才我们读懂的诗人的内心,在诗中也浓缩成一个字――(喜)。让我们感受诗人的喜悦,再来读读这首诗吧!
四、总结
见诗如见人,诗是诗人真实情感的表达,今天我们不仅读懂了一首诗,也读懂了一位诗人――杜甫。在你的心目中,他是一位怎样的诗人?(生谈感受)
杜甫同情人民,他创作的诗歌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的主线,他的诗以最普通的百姓为主角,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强烈的时代色彩,真实地反映了一段历史。
了解了这些,我们就更好理解,为什么一场春雨会让杜甫如此地欣喜若狂,因为这场春雨带给诗人的是无限的希望啊,希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杜甫表面上是因雨而喜,实际上是为民而喜,大家说对吗?让我们带着欣喜之情再来读这首诗。
五、拓展
课后收集杜甫的诗,感受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