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I参考:http://foundation.zurb.com/docs/
作为网页设计和开发人员,我们面临着以下几个严峻的问题:
每天,人们用来上网的设备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上升。
为每种设备设计开发不同的界面是不可能的。
即使你专门为某些设备定制打造,这些设备也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退出主流舞台。
真心欢乐。别怕,大家一起面对并解决问题。其实,不同类型的设备及屏幕的这个问题,很早以前就开始存在了,只是多年来我们一直忽视这个状况,一厢情愿的守着960像素的网格系统。
如今,我们需要从设计流程的上游改变长久以来的习惯,比如尝试快速创建可以在不同设备上进行测试的原型,而不只是针对台式机浏览器或笔记本。
Foundation是一款开源的前端框架,我们可以使用它快速创建页面原型。相比于其他同类型工具,Foundation的移动化方案更加出色;借鉴响应式Web设计的思路和方法,Foundation对内容结构在不同类型设备中的的呈现方式进行了相应的预设。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个完整的实例,来演示怎样使用Foundation快速创建跨平台的页面原型。走着!
资源概览
首先到foundation.zurb.com下载代码包;果断点击大蓝按钮即可。代码包中包含以下文件及结构:
1、index.html – 我们将从这里开始创建第一个页面。
2、javascripts和stylesheets路径 – 主要的静态资源文件,包括jQuery及所需的样式表。
3、humans.txt和robots.txt – 里面的代码算是不错的样板,有空的时候可以溜几眼。
4、JS方面的东西基本不在本文讨论范围,我们继续来看看stylesheets路径中的文件:
1、global.css – 全局基础样式表,包括相对常规的12列固定宽度的网格系统、快速创建复杂布局的可嵌套工具等。另外还有其他全局字体、布局等方面的样式定义。
2、ui.css – 用来对那些组成原型的常规UI元素进行样式定义。
3、mobile.css – 负责移动设备方面的样式,涉及响应式的样式定义都在这里。
分别在浏览器和代码编辑器中打开index.html文件。在浏览器中,我们可以看到该页面包含了一些用于构筑原型的基础布局结构及UI元素。
接下来,我们将从网格系统、快速创建原型、移动化这三个方面依次进行实例讲解。
网格系统
首先来简单看看global.css中的网格系统。如果你熟悉960网格系统或是Blueprint CSS框架,那么对Foundation的网格结构也应该不会陌生。下面是一段典型的结构代:
该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外层容器container、行容器row和列容器columns。外层容器的作用只是为页面添加左右内边距(padding)。
行容器拥有一个固定的最大宽度值,防止页面在大显示器中过宽;当然,如果你想打造纯粹的液态布局,也可以在样式表中去掉这个属性。
列容器是最内层的内容容器,在我们的网格系统中,每行最多可以放置12个列容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创建的是典型的“内容+侧边栏”布局,宽度分别为全宽的2/3和1/3。
网格布局可以进行嵌套:
Foundation官网中有一些布局范例可以参考。
快速创建原型
开始动手。我们要为一个简单的新闻资讯类网站制作首页和文章内页的原型;整个过程包括两部分:使用Foundation快速创建基础原型,以及为不同类型的设备进行移动化处理。首先来看第一部分。
最好拿起纸和笔,在创建原型之前将构思勾画出来。下面是我们为基础版本的首页(桌面显示器版本)画的草图:
可以看到,首页的大致布局包括页头、主要文章内容图文、侧边的次级内容图文、特色文章图文列表。对这个页面,我们可以用到一些Foundation自带的布局结构,以及一个不错的外部服务。
1、页面整体布局方面,使用前面介绍过的网格系统。
2、全局主导航使用Foundation预设的tab结构。
3、对于每个图文单元中的图片,我们使用placehold.it提供的服务。它会按照指定的比例输出可以填满容器的示范内容,包括用来占位的图片,以及可以自定义的文案等。
OK我们从页头开始。Foundation框架会保证旧浏览器兼容HTML5,所以我们在这里可以放心的使用更加语义化的header标签。因为页头是一个包含多列内容的块级结构,所以我们还要为它添加class=“row”。代码如下:
可以看到,在外部容器container中,我们将header作为完整的一行,其中放置了三列,宽度方面是1:4:1的关系。在第一列和第三列中,我们使用了placehold.it提供的占位图片,用来表示logo等元素。在第二列中,我们使用h1标签作为网站标题的容器,副标题则使用h5。
接下来是导航。我们要使用Foundation预设的tab形式;代码结构如下:
虽然在这一行中只有一套导航元素,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将导航元素列表dl放置在一个列容器中,并且将这个列容器设置为12列全宽,否则布局将出现问题。
对于页面其他部分的内容,基本方式是类似的,我们将会用到网格系统、一些基本的元素、以及Foundation自带的UI组件。下面是页面剩余部分的HTML代码:
我们可以看到,HTML原型中每个部分的代码结构其实都是相当基础和简单的。需要注意的是class中带有“button”的元素,这些是Foundation预设的按钮,包括几种不同的风格样式。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将a标签或是button类型的input元素定义为风格化按钮,并通过“small”、“radius”等class为其设置具体的样式:
small或large – 可选;控制按钮的尺寸;如果不做设置,默认将为中等尺寸。
radius – 可选;为按钮增加几像素的圆角效果。该值还可以是round,样式为左右两侧完全圆弧。不做设置时,默认样式是矩形。
nice – 可选;添加少许高光等细节效果。
blue – 可选;设置颜色;该值还可以是red、black、grey,或是在样式表中进行过自定义的任何名称。
button – 唯一的必要class,用来将元素格式化为按钮。
通过这样一些很基本的HTML代码,我们就已经创建好了基础版本的原型;当前的实际效果如下图所示。
如果仅仅需要为桌面设备制作页面原型,那么到这里我们的任务就已经完成了。不过在本次实例中,我们还要演示怎样使原型针对不同类型移动设备进行响应式的兼容,实现跨平台。
移动化
用户使用移动设备访问网站时,期望会有所不同。对于眼前这个内容类网站,我们希望用户在使用移动设备进行访问的时候,可以在首屏直接看到主要内容部分。移动设备用户在浏览网页时,很厌恶的一点就是,在忍受了网站页头和全局导航的加载过程之后,仍然无法立刻看到主要内容。
在不做任何移动化处理之前,我们的原型在小屏幕移动设备中的呈现方式如下图所示:
首屏中,我们只能看到logo、网站标题等与主要内容、全局导航无关的元素。真心不靠谱。我们接下来要使用一些Foundation提供的的专门用来处理不同设备视图的class,让原型中某些元素在小屏幕移动设备中发生变化。
当前,我们的基础版页面原型中,header部分的代码是这样的:
添加了移动化的class之后:
重点在于两个新的class,一个是hide-on-phones,另外一个是show-on-phones。顾名思义,它们用来控制元素在手机设备上的显示和隐藏。Foundation预设了一些这样的class,用来根据不同类型的设备,响应式的调整页面元素的呈现方式。
现在,当使用手机浏览页面原型时,只有第二个简化的header会显示出来。接下来,我们为这个移动版本的header写几行样式:
来看看到目前的成果:
好多了。现在的问题是,导航项在小屏幕中显得太多了,布局发生了错乱。一个常见的解决方案是,对手机设备,将导航移至页面底部。当然,我们并不是要真的移动它,而是像前面那样设置不同的显示规则。对于目前的全局导航,在class中增加一个hide-on-phones:
接下来,在页面底部,footer之前,添加一个新的导航;HTML结构与头部的全局导航基本一致:
区别在于两点:一是在容器的class中使用了show-on-phones,使该导航只在手机中显示;另外,在导航列表的class里增加了一个“mobile”,这样可以使每个导航tab都成为全宽,整个导航将成为一个纵向列表。
现在,我们的原型在手机中的首屏效果是这样的:
基于网格系统,编写了少量的高语义化HTML代码,配合Foundation原生提供的一些样式工具class,我们已经创建出了可以用来进行跨平台演示和测试的首页原型。
自己试试看
接下来,你可以按照我们前面的方法,自己试着为文章内页创建原型。同样,从手绘草稿开始。我们已经帮你完成了这一步,并添加了一些注释,作为编写原型代码时的小提示;见下图:
你可以下载这套实例的源文件包,实际看看这些原型相关文件(包括文章内页)的完整代码。
跨平台原型在项目实践中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正如我们在本文开头提到的,要使网站在任何类型的设备上都尽量兼容,最好的办法就是从设计流程的上游出发,创建跨平台性比较强的原型,确保从一开始就可以对布局结构等方面的设计方案进行及时检验。设计方面的迭代不能再仅仅依靠Photoshop了。
最近,我们在一个为本地某公益组织创建网站的实际项目中,运用这样的方式,进行了24小时冲刺式的设计开发。在勾画出网站页面的草图之后,我们使用Foundation框架,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为所有的页面创建了原型。这些原型可以帮助我们在多种设备平台中直接测试相应的设计方案,同时,前端人员能够基于这些原型的代码结构并行式的展开相关开发工作,内容团队也可以基于可视化的原型策划文案;在这期间,我们也同时进行着视觉设计方面的工作。
如需转载,请注明:本文来自Be For Web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