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华为又上了一次热搜。

起因是有媒体发了这么条消息:华为要自研浏览器内核,做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浏览器。

所以消息一出来,评论区就有了不少小伙伴拍手叫好:

现在的浏览器内核都是国外的,我们没有话语权,期待华为打破垄断!

因为现在的华为浏览器和腾讯、搜狗、360 等等厂商的浏览器一样,都是基于谷歌 Chrome 浏览器的开源项目 —— Chromium 进行开发的。

假如华为决定从底层开始自研,的确相当于填补了一片行业空白。

不过说实话,我看到这条消息后的第一反应是:

没必要,只要华为不蠢,这事他就不会干。

( 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后面接着聊 )

果然,很快这条消息就被大家扒到了源头。

原来是在某个座谈会上,华为浏览器的 “ 资深经理 ” 透露说,再过两年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更好的华为浏览器问世。

这个 “ 更好 ” 啊,可以从很多方面更好,比方说可以变得 UI 更好看,能支持第三方扩展插件,加入更多实用功能等等。

但它不一定对应着华为要自研浏览器内核,更不代表着华为打算两年搞定自研浏览器内核。

虽然原博的第二段话扯上了一些 “ 主流浏览器内核 ” 相关的内容,但是明眼人一看就能发现:

里面提到的 Trident 和 Presto,这两个分别由 IE 和 Opera 浏览器内置的排版引擎已经死了不知道多少年了。

火狐 Firefox 浏览器也早在 2017 年就把内置的排版引擎从 Gecko 升级成了 Quantum。

Safari 浏览器的 Webkit 排版引擎还给拼错成了 Webkiticon。

至于市场占有率最大的谷歌浏览器 Chrome 使用的 Blink 引擎,则干脆没提。

讲道理,虽然这个座谈会我没在现场,但是假如华为浏览器的 “ 资深经理 ” 能亲口说出这句漏的跟筛子一样的话。。。

我是不太相信的。( 估摸着是博主自己贴的 “ 补充资料 ” )

然而就是这么条推文,在一次次的转发过程中逐渐变成了:

“ 决定自研 ” “ 正在自研 ” “ 两年后完成自研 ” “ 即将在两年内发布 ”

典中典了属于是。

而且刚才我也看到,华为方面的 “ 消息人士 ” 通过几家媒体在今天做了一个辟谣。

算是给这事划上了个句号。

我不是,我没有,别乱说啊 ▼

所以。。。到此为止这件事的吃瓜算是结束了。

不过我相信此时肯定还有一些小伙伴在琢磨我前面说过的那句话:

为什么没有华为自研浏览器的必要,你想眼看着我们到时候被外国掐脖子吗?

嘛,在说这个这个事之前,差评君想问问大家伙,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当年经常被 “ 公知们 ” 拿出来说的一件事:

中国生产不出来圆珠笔头。

这事现在已经被大家当成笑话来讲了,估计不少差友都知道。

大概意思就是说圆珠笔尖以前我们国家纯依赖进口,每年要花一亿多元。

于是就有人拿这个说事,说咱们技术不行,被人卡了脖子。

但实际上要做的话我们也能做,只是经济效益上划不来,一天的产量够用一年,比起原本万亿级钢铁产量。。。

就很亏,划不来。

同样的,自研浏览器内核其实就是相当于在自研圆珠笔尖:可以,但没必要。

而且不赚钱。

咱们这么想 —— 华为真的做不出来自研的浏览器内核吗?

开玩笑,华为本身就是做网络设备起家的,现如今小 10 万名研发人员专精的领域更是横跨软件硬件生态。

鸿蒙都能整给你看,华为要是想自研浏览器内核,抽 2000 个资深工程师出来,立个军令状。

别说两年了,六个月之后搓不出来算我输。

但是有什么意义啊。

首先咱们得知道,浏览器的本质就是个浏览网页的工具。

而我们访问的每一个网页呢,本质都是一堆由纯文本组成的超文本标记。

浏览器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其实就是利用内置浏览器内核 —— “ 排版引擎 ” 和 “JavaScript 引擎 ”,将文本标记渲染成精美的网页。

就好比是输入法,你往电脑里输入的是英文 “ cha’ping ”,它却能给你解析成汉字的 “ 差评 ” 一样。

而且浏览器干的活也和输入法很像:你必须按照大家约定俗成的规范( W3C )去解释原始网页的文本标记。

不能自己 瞎吉儿 发挥,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

不然人家浏览器用户看到的网页都是正常的,就你家浏览器排版不对,谁还用你?

所以即使几千个华为工程师从头写了一个全新的浏览器内核,干的事也和现在所有的浏览器内核干的事。。。

完全一致。

还得搭进去几十亿的研发、维护和宣传费用。

而且。。。浏览器内核本身也没有任何的保密属性。

不论是谷歌的 Blink / V8 引擎,还是火狐的 Quantum / SpiderMonkey 引擎,他们都是完全开源的。

每一行源代码都是公开的,还送成套开发学习资料。

所以强如微软,也早在三年前放弃了自研的浏览器内核,改成了基于谷歌浏览器的 Chromium 开源项目打造自家的浏览器。

既省研发经费,用户还喜欢用。

换句话说,浏览器内核这个东西啊,就好像是一本词典,它本质就是公开的,不存在任何秘密的。

并且释义是唯一,且约定成俗的。

从头打造一个浏览器内核呢,就好比是是说别人已经写好一本词典了,不要钱。

我说不行,我得再花二十个亿,用我自己造的例句再写一本。

咱家底再厚,也不能这么撒啊!

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我说 “ 假如华为不蠢,就不会干这事 ” 了吧。

的确,最近两年我们发现,在科技行业当中,我们还是存在着一些个短板的。

就比方像是 EDA、光刻机、指令集架构生态等等。

所以像包括华为在内的一众企业,这两年也是在朝着这几个方向发力、补齐短板的。

但有些我们以为是短板的地方,其实就和当年的圆珠笔头一样。

不是不做,而是真的没必要做。

假如真的把几十亿花在这些事上面,那才是真的。。。

令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