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记事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为您推荐的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学会记事教学设计一等奖-风君雪科技博客

1、《学会记事》教学设计一等奖

  学习目标

  1、学会记叙一件完整的事,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学会安排事情的详略,事情的经过重点写,写详细些。

  3、写出要表达的真情实感。

  学习重难点

  1、学会记叙一件完整的事,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学会安排事情的详略,事情的经过重点写,写详细些。

  3、写出要表达的真情实感。

  学习过程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同学们,老师知道大部分同学都怕写作文,每次写作文都很辛苦,20分钟都想不好一个开头。好不容易写出来,一件事没有叙述清楚,或者没有真情实感,或者详略不当。那么怎样做到叙述一件完整的事,详略得当,表达出真情实感。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写法指导,教师导航。

  1、写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才能够将事情的经过写得清楚、完整。在六个要素中,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重点,而写清楚“经过”是其中的关键。要想把“经过”写得清楚,完整,有意思,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是否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如时间先后,场景变化,情感发展等。

  (2)是否有一些前后连贯的情节?

  (3)对重要的情节是否做了较为详细的描写?

  (4)对涉及的人物是否做了一定程度的刻画?

  2、完整叙述事情时,特别要注意条理清晰、巧用顺序。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3、要做到叙事完整,还要注意过渡与照应。

  所谓过渡,是指文章层次与层次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转换和衔接。它像沟通两岸的桥梁,起着承前启后、贯通全文的作用。

  所谓“照应”,就是文章中某些内容的彼此照顾和呼应。即前边写的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写的前面要有交代。恰当地运用照应这种手法,能使文章贯通自然、脉络清楚、结构严谨。

  4、写出真情实感。

  (1)寻找“感动力”,大胆写“我”。

  我们作文普遍存在两大毛病;一是流行空谈,空话、假话、套话多;二是目光总是关注别人,不敢写“我”。这就意味着这些作文势必华而不实,虚情假意。只有大胆写“我”,写“我”的生活,写“我”的所见所思所感所悟,才能做到有“真情实感”。

  (2)要选好文章的“动情点”。

  生活是琐碎的,写真情实感不能理解为照搬生活的本来面目,要进行艺术的选择与加工,要找准能够打动读者或者阅卷老师的动情点,也就是要选择能抓住人心的事情。

  在选材时必须坚持两个原则:

  ①真实原则。文章的选材要贴近生活,强调真实。一篇文章,如果材料失真,又何谈抒写真情,使人感动呢?尤其是写记叙文,就应该反映生活的本质,抒发真挚的感情。当然,强调“真实”不是说不能虚构,不等于生活琐事的简单“拷贝”,而是说虚构的情节也应该符合生活的必然规律,即“文学来自生活并高于生活”。

  ②细微原则。这里的“细微”就是那些显示人情美、人性美,具有永久艺术价值的细节。我们要善于选取有丰富内涵、能感动人的细小材料,以小见大,在平淡中见真情,于细微处见精神。

  步骤二活学活用,实战演练。

  一、文题展示

  以“那一次,我真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在文题的横线上填写表达某种情感或心理的词语。

  2、要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实感受。

  3、字数在500字以上。

  二、明确题目

  1、在学校、家庭生活中,会有好多让我们难忘的“那一次”,请你以“那一次,我真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首先要在文题的横线上填写表达某种情感或心理的词语。然后再按命题作文的要求作文,注意选的材料一定要是在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曾经震动过心灵世界的事情。要说真话,抒真情,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

  三、合作审题

  1、学生自由谈自己的认识。

  生甲:题目中的“那一次”告诉我们写的事情只能是一件,而不能是两件或两件以上。

  生乙:我们要注意文题中的“我”,用第一人称展开叙述,突出那一个特定瞬间自己的心灵体验。

  2、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解题。

  ①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首先,要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如:笑了、愉快、高兴、快乐、痛苦、哭了、尴尬、后悔、冒失、激动、生气、害怕等,这些词语正是某一次真实情感或心理的表现。

  ②所填的词语一经确定,文章的内容也就定了。因而填写的词语,一定要仔细推敲,能够概括地反映所写的内容。

  ③从题目的“那一次”,我们还可以明白,写的事情是过去发生的。

  四、构思点拨

  1、学生自由谈

  2、师生评议

  ①要想写好事,必须抓住动情点。

  要求从我们熟悉的人和事,从自己切身体验的生活中,寻觅曾经打动过自己的东西,将或喜或悲、或憎或爱的感情集中到一点。即从曾使你感动、能使你动情的方面入手。

  ②要使文章生动,应展开细节描写。

  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者正是以“临行密密缝”这个十分感人的真实细节表现母亲对临行儿子的真情。唯细节方能使文章生动精彩。

  ③可采用倒叙法,由往事引出回忆等。

  步骤三学习佳作,例文引路。

  那一次,我非常惭愧

  每当想起那件事,我的脸马上就红了。

  那一个冬天的早晨,天气非常寒冷,外面刮着凄厉的北风,地上都冻得硬硬的。早上第一节课下后,该做广播操了。我怕冷,真不想出去做操,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缩着脖子琢磨起来。一个念头忽然跳入我的脑海:前天沙晓娟同学说肚子疼,夏老师不是没让她做操吗?我不如也装肚子疼。

  广播里响起了《运动员进行曲》,同学们照例出去排队了。我坐在位置上,右手捂着肚子,左手放在桌上,脑袋垂得低低的嘴里还不停地哼哼。夏老师走进来,见我这副痛苦模样,便关切地问:“赵忘达,怎么啦?身体不舒服吗?”一边说,一边用手摸了摸我的额头。“肚子疼。”我无力地点了点头。“要不要到学校诊所,去拿点药吃一下?”“不用了,早晨吃过了,还是有点疼。”“那你今天就别去做操了,以免再受凉,好好休息一会儿,也许就好了。”说完,老师就走出去了。

  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不由暗喜,这么容易就躲过去了!我慢慢走到窗边,看见同学们正迎着大风,整齐而有力地做操。不知什么原因,心里总有点不自在。

  广播操结束后,同学们回到班上,纷纷围着我嘘寒问暖。有的问:“你肚子还疼吗?”有的说:“多揉揉就不疼了!”还有的说:“要不,我陪你去学校诊所看一看吧!”我连忙说:“不要紧的,不要紧的,我吃了药,休息一会儿马上就会好的。”大家听了,也就放心了,一起出去玩了。看着他们玩得正高兴,我脚都发痒了,但因为担心露馅,只好坐在位置上埋头“休息”。

  第二节上语文课,夏老师讲得眉飞色舞,同学们也踊跃发言。平时我是个爱发言的人,一时忘了自己“生病”,忍不住高高举起手来。当我响亮地答对了问题时,老师不仅肯定我思维敏捷,声音响亮,还当场对我大加表扬:“赵志达同学今天身体不舒服,还这么积极地回答问题,我们大家要好好地向他学习!”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而我心里真不是滋味,脸上火辣辣的,仿佛那一个个巴掌正抽在我的脸上。

  这件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每当我想起它,就惭愧得脸红到脖子根。因为惰性发作,我撒了谎,欺骗老师,欺骗同学,欺骗自己。而老师的关怀和表扬,同学的问候与情谊,却像寒冬的一缕缕阳光,照在我心上,暖呼呼的。我想,今后,再也不能做这种荒唐的事了。

  【名师点评】这篇文章的小作者侧重叙写了自己一次逃避课间操的过程。讲了真话,叙了真事,期间的感情变化确是作者的真实情感。全文以“我”的感情变化为线索,串联起众多材料,文脉贯通,组成一个整体。从开始的“怕冷”“不想出去做操”到“不由暗喜”,从“心里总有点不自在”到“担心露馅”,从“心里真不是滋味,脸上火辣辣的”到“惭愧得脸红到脖子根”,这些心理描写逼真而又细腻,且与所写的中心事件紧密相关,层层推进,有力地表达了本文的中心意思。

  板书设计

  学会记事

  1、交代清楚六要素

  2、巧用叙述顺序

  3、注意过渡与照应

  4、写出真情实感

2、《学会记事》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知识回顾、样例分析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通过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知识回顾、样例分析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通过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教学难点:

  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并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本节课会运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讲练结合,帮助学生掌握将事件叙述清楚明白、生动具体的方法。

  2.写作部分相对独立,又要与阅读教学相互配合,本课充分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所选材料立足教材及课外名著,促进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3.写作素材为电视剧《西游记》中剧情,一方面学生较为熟悉,方便写作;另一方面,写作内容有意思,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4.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主思考、写作、交流,教师适当点拨,授之以法。

  四、教学过程

  (一)设计活动,话语导入

  导语:入学以来,我们一直认真观察、体验初中生活,用文字去记录生活的丰富多彩。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我们在写作之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是,同学们在记事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大家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能有所提高。

  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吗?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完成一个任务,就是将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情节用文字呈现出来。

  【设计意图】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创设情境,设计活动,引入新课。

  (二)观看剧情,列情节思路

  1.学生观看86版电视剧《西游记》第3集中孙悟空被派看守蟠桃园,偷吃仙桃的.情节(时长:5分33秒)。看完后,请同学们先列出写作的情节思路。

  注:

  本集主要内容为“大圣闹天宫”: 太白金星奉玉帝之命前往花果山招安孙悟空,封他作齐天大圣。玉帝担心孙悟空闲游生事,便派他看守蟠桃园。王母娘娘蟠桃会没有邀请孙悟空,惹怒了他。孙悟空大闹蟠桃会,天兵天将与之展开激战,但无法降伏他。最后太上老君将悟空带回,投入八卦炉中,用三味真火烧炼。不料猴王炼就一双火眼金睛,盛怒之下,打上灵霄宝殿。

  学生观看的视频是截取的本集中一个较完整的情节:玉帝被告知孙悟空整日闲游,与众仙称兄道弟,怕他惹是生非,便派他去看守蟠桃园(时长:33秒);入园后,土地神为孙悟空介绍仙桃的神奇功效(时长:3分13秒);孙悟空忍不住偷吃仙桃(时长:2分05秒);吃完仙桃悟空变成一个仙桃睡去(时长:17秒)。

  【设计意图】确定写作的情节思路,将事件讲完整,将经过讲清楚。

  2.通过展示、交流,发现所呈现的问题。

  3.通过回顾六要素知识,及分析《散步》情节作为样例,使学生能列出理想的情节思路。

  (1)知识回顾。

  我们在记叙事件时,最基本的一点是把事情讲清楚,这就要求下笔前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想清楚,并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

  写清楚是记事的基本要求,一般要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首先,一切事物都在一定的时空内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其意义和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因而往往有交代的必要;其次,事件的“起因”(事件是怎样引起的)如不交代清楚,就会令人产生疑惑,不明就里;再者,“经过”是事件的主体,是叙述的重心,要重点写,写详细些;最后,“结果”是事件自然而然的收束,没有它整个故事就是不完整的。当然,贯穿故事过程的主人公必不可少。

  (2)分析课文样例。

  《散步》情节

  4.再次列出情节思路。

  学生再次列出故事的情节思路,并互相交流、完善。

  教师预设:

  (其中有些还可细分,如:偷吃仙桃时,孙悟空先在树下摘吃,后来又脱掉冠服跳上树吃。)

  5.教师小结:我们在记事时,为了它的完整性,就要思考事件的要素。同时,也要想想事情的经过有几个主要阶段,并将这些材料按一定顺序组织起来,这样,我们的叙事才能清楚明白。

  【设计意图】通过两种方式提示学生记事要以清楚、明白为基础,并为写作任务搭起框架,绘出“主干”。

  6.完成写作:请同学们依据所列情节思路,完成故事的写作。

  (三)探究方法,实现“具体、生动”

  1.通过交流、展示,发现学生写作中出现的叙事过于概括,难以吸引读者的问题。指出:叙事过程中,仅仅是能够把事情讲明白还远远不够,如果想让故事吸引人,使人爱读,则需要展开重要情节,详述事情经过。

  2.探讨方法。

  请同学们想想并相互交流一下,用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用文字把这些情节生动地展现出来,引人入胜?

  预设:为事件的主干“添枝加叶”:将桃的样子、悟空垂涎欲滴的样子、偷桃时的不安心理、吃桃时的贪婪模样等细节,做细致刻画。要多角度全方位关注所写对象的信息:颜色、姿态、质地、容貌、神情、服饰、地点、种类等,一定程度而言,我们传递的信息越丰富,表达就越具体。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寻找方法,初步做到具体生动。

  3.修改作品。

  请同学们再次观看一遍视频,然后,对所写作品加以修改,使之生动、具体。写完后请同学们互相交流探讨。

  【设计意图】运用方法,加以实践。

  4.总结方法。

  教师巡视,查看同学们的写作情况,将精彩的地方记录下来,作为后面方法讲解的示例,并结合《西游记》原著中的精彩细节描写来总结方法。

  预设:(1)恰当的修饰语 (如:“熟透了的”大桃;大圣“一个翻身”跃上树)

  (2)具体可感的词语(如:孙悟空“摘”下一个桃子,不如孙悟空“拽”下一个桃子具体可感)

  (3)修辞手法(如:原著中作者写到:“果压枝头垂锦弹,花盈树上簇胭脂”,“先熟的酡颜醉脸,还生的带蒂青皮”,“左右楼台并馆舍,盈空常见罩云霓”,这就用生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桃林之美、仙桃的诱人刻画得如在目前。)

  (4)侧面描写(如:“看着硕大的桃子,听着土地公公讲桃子的神奇功效,孙悟空馋得要命”,不如“看着硕大的桃子,听着土地公公讲桃子的神奇功效,孙悟空两眼放光、口水直流,手不自觉地直往桃子上伸。”后一句从侧面呈现出孙悟空馋的模样,生动具体。)

  【设计意图】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并加以实践的基础上,补充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做到叙事生动、具体。

  (四)课堂总结

  初一阶段,我们要培养自己记事的能力,今天我们通过完成写作任务,主要学习了两点:首先要做到叙事完整、条理清晰、讲述明白。第二,在叙事过程中要做到具体生动、引人入胜。希望同学们将今天所学内化为能力,运用到今后的写作中去。

  (五)布置作业

  1.用本课所总结的方法将自己的课堂习作做出修改,使之完善,并完成故事的写作。(注意:叙述完整清楚、条理清晰、具体生动。字数:不少于500字)

  2.做课本第二单元的写作实践练习一。

  下面这段文字记事过于简单,读起来让人兴味索然,请你帮作者“添枝加叶”,把它写得丰满、生动一些。

  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了伤,校服也磕破了。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3.在自己的观察笔记中选择一篇记事的文章加以修改,要求同作业一。

  (注:作业一必做,作业二和作业三可任选其一)

3、《学会记事》教学设计一等奖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从平凡小事中感受生活,感悟人生,学习做人的道理。

  2.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懂得写事件要抓重点。

  3.努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鼓励多角度抒写生活的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文题展示

  从小到现在,有多少令你难忘的“那一次”:那一次,你笑了;那一次,你哭了;那一次,你真遗憾;那一次,你真尴尬……正是经历了这无数的“那一次”,你才懂得了生活的幸福,友情的珍贵,奋进的艰辛及你肩负的责任……真正领悟到了生活的内涵,长大了,成熟了。请从你的生活中选择一件事,以“那一次,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并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要求:①在文题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文题完整;②记事要完整、具体,中心明确,详略得当;③语言要简明、连贯、通顺;④字数600左右,书写要工整。

  二、写作导航

  怎样才能记述好一件事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记事要完整。即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果。但交代这六要素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说明已是傍晚了等。

  二、记事要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在记叙六要素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记叙时就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记事要有条理。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四、记事要具体。要试着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如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环境描写等)具体、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情景。

  五、记事要有真情实感。记事是为了传情达意,有真情实感的材料才能打动读者,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

  三、例文引路

  那一次,我非常惭愧

  每当想起那件事,我的脸马上就红了。

  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天气非常寒冷,外面刮着凄厉的北风,地上都冻得硬硬的。早上第一节课下后,该做广播操了。我怕冷,真不想出去做操,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缩着脖子琢磨起来。一个念头忽然跳入我的脑海:前天沙晓娟同学说肚子疼,夏老师不是没让她做操吗?我不如也装肚子疼。

  广播里响起了《运动员进行曲》,同学们照例出去排队了。我坐在位置上,右手捂着肚子,左手放在桌上,脑袋垂得低低的,嘴里还不时地哼哼。夏老师走进来,见我这副痛苦模样,便关切地问:“赵志达,怎么啦?身体不舒服吗?”一边说,一边用手摸了摸我的额头。“肚子疼。”我无力地点了点头。“要不要到学校诊所,去拿点药吃一下?”“不用了,早晨吃过了,还是有点疼。”“那你今天就别去做操了,以免再受凉,好好休息一会儿,也许就好了。”说完,老师就走出去了。

  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不由暗喜,这么容易就躲过去了!我慢慢走到窗边,看见同学们正迎着大风,整齐而有力地做操。不知什么原因,心里总有点不自在。

  广播操结束后,同学们回到班上,纷纷围着我嘘寒问暖。有的问:“你肚子还疼吗?”有的说:“多揉揉就不疼了!”还有的说:“要不,我陪你去学校诊所看一看吧!”我连忙说“不要紧的,不要紧的,我吃了药,休息一会儿马上就会好的。”大家听了,也就放心了,一起出去玩了。看着他们玩得正高兴,我脚都发痒了,但因为担心露馅,只好坐在位置上埋头“休息”。

  第二节上语文课,夏老师讲得眉飞色舞,同学们也踊跃发言。平时我是个爱发言的人,一时忘了自己“生病”,忍不住高高举起手来。当我响亮地答对了问题时,老师不仅肯定我思维敏捷,声音响亮,还当场对我大加表扬:“赵志达同学今天身体不舒服,还这么积极地回答问题,我们大家要好好地向他学习!”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而我心里真不是滋味,脸上火辣辣的,仿佛那一个个巴掌正抽在我的脸上似的。

  这件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每当我想起它,就惭愧得脸红到脖子根。因为惰性发作,我撒了谎,欺骗老师,欺骗同学,欺骗自己。而老师的关怀和表扬,同学的问候与情谊,却像寒冬的一缕缕阳光,照在我心上,暖乎乎的。我想,今后,再也不能做这种荒唐的事了。

4、学会聆听

高中阶段是成人、社会化的过渡期,不会说话,难以与人沟通交流,如何成人、进入社会?加强高中生说话能力训练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一般来说,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应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提高理解能力;二是提高表达能力。今天,我想重点谈谈如何提高理解能力。交际中的理解能力通俗地说就是要善解人意,学会聆听是第一位的,学会聆听别人的讲话是交流的基本要求。尊重对方,倾听对方的讲话,能够创造更多与对方交流的机会。用心听,但不急于判断,这是卡耐基分析人性的弱点中强调的一个重要观点,然而人们总是勇于订立是非的标准,判断谁对谁错。只判断而不用心听,会切断许多心灵沟通的途径。

有个故事讲得好: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有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想看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在大家的哄堂大笑中,这个孩子委屈地热泪夺眶而出。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你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了他真实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这就是“听的艺术”。一是听话不要听一半;二是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头。要学会聆听,用心听,虚心听。

5、学会速读

速读,就是快速阅读,也叫“全脑速读”等,是信息高速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必不可少的一种阅读方法。

我们现在学习时间紧,任务重,仅语文一科,初中教材的阅读量约为100多万字,课标要求“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可是,我们同学的阅读现状如何呢?许多人因为阅读速度慢,每分钟只能读200~400字,根本达不到阅读总量的要求。如果能够掌握了速读的方法技巧,并且经过一定的训练,每分钟阅读的速度可以达到2000~5000字,能够大大提高阅读的速读和效率。正如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所说的那样:“现在具备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能力,已经不是神童才子的事,而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阅读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速读的要求呢?

首先,要学会不出声的读。不仅是嘴里不发出声音,就是心里也不要“默读”。这是训练速度的提前。如果出声阅读,哪怕是在心里默默地读,都不能读得很快,无法达到速读的要求。所以,要反复训练,养成自觉地不出声读的习惯,才能提高阅读的速度。

其次,要学会一目十行地读。一目十行,就不能一字一字、一词一词地去读,而是一句一句、一行一行地读。说是读,其实准确地说应该是“扫描”。即目光在文字上快速地移动,而且是一句一句、一行一行地快速移动、浏览。可以是提纲挈领、只抓读物大意和要点的略读,可以是运用跳跃方式、只抓文本关键性内容的跳读,也可以是根据前面文字猜测后面内容的猜读等等。

再次,要学会在速读中抓住关键信息。快速阅读,并不是只讲速度、不求效果的一种方法,而是既要追求阅读的快速度,又要追求阅读的高效率。因此,速读的关键是要能够抓住文本中的主要信息,或内容梗概,或中心要点,或关键语句,或主要线索,或大小标题,或首尾段落……从而在速读中提取信息,理解文本,达到阅读的目的。

最后,要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速读效率。速读的过程中,精力必须高度集中,思维必须极度活跃,这样才能做到一目十行地快速阅读,而且能够做到速读有收益,有效果。如果稍有分心,就需重新回视,去看第二遍,反而降低了阅读的速度。

速读是现代社会一种非常有用的阅读方法,需要准确掌握技巧,反复练习,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最终达到速读的要求,以适应自身学习和信息爆炸社会的需要。相信每一位同学,经过努力都可以成为“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速读高手!

6、绿色记事本教学设计

教研资料:

绿色记事本

教学目标:

1、会认“供、耗、捐、购、臭、簿、限”等七个字,掌握本文的新词。

2、朗读课文,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学习写好环保日记。

3、教育学生保护环境要从小做起,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小奥茨和他的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知道孩子们在保护环境方面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感想.

2、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交流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1、让学生了解环保小知识.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1、同学们,有一个小朋友叫小奥茨,在新学期开始时,他得到一本记事本,这是一个很特别的记事本.你们想看一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2、质疑课题:

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1)、为什么叫“绿色记事本”?颜色是绿的吗?

(2)、谁给他的记事本?为什么要给他呢?

(3)、这本“绿色记事本”中记录了什么内容?

设计理念:本课的课题统领了全文,读了课题,只要稍加引导,学生的思维就会发散开去。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有利于探究和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好,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一起读课文吧!

(1)、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本课的生字。

(2)、边读边想课文中关于“绿色记事本”写了什么内容?学生自由读课文。

(3)、汇报,检查生字。

A、请学生读词语:提供、濒临、捐献、攒钱、臭味、簿片、消耗、购买、限制。

B、理解词语:耗费、濒临灭绝、购物、收支簿、限额。

C、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

(4)、指名轮读课文,再次思考“绿色记事本”写了什么内容?并找出有关的段落。

设计意图:有话说:“站在岸边学不会游泳。”因此,我让学生都自己到“水中”去实践,自己读课文,找自己不认识的字,认识自己的生字。学得怎么样?必须要有反馈,自由读,集体读,都不能很好的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此文是独立阅读课文,因此,在学生做好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让他们个人轮读,一则能很好地检查学习的效果,二则学生亲自读了,对语言会有更好的感悟。

三、默读课文,探究内容。

1、绿色记事本的封面是什么样的?

2、绿色记事本是用什么材料作成的?

3、绿色记事本上写了哪些内容,请你把每个内容用一句话说出来。你从绿色记事本上的内容,感受到了些什么?(读3至10自然段,看看小奥茨的“绿色记事本”记录的内容。)

a. 为濒临灭绝的灰鹤捐款.受表扬.

b. 因为自己马虎睡觉忘记关电灯.浪费电感到后悔.

c. 上图画课因为粗心画画.浪费了三张白纸感到惭愧.

d. 看到妈妈浪费水电,建议妈妈把衣服攒多了再洗.

e. 哥哥为了弥补自己开赛车造成环境污染,决定和朋友每年额外种二十棵树.

f. 建议和爸爸坐公交车上超市购物,节约了汽油,保护了环境.

j. 我不顾垃圾的臭味,耐心地把垃圾分类处理.

4、你认为他哪件事做得最让你欣赏?把你喜欢的内容读一读。

5、其他同学的记事本上都写了些什么?

6、现在你能说一说为什么叫“绿色记事本”吗?

四、学生有了充分的思考时间后,作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因此,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课文,感悟。然后,才进行小组讨论。如果没有充分的自己思考的时间,小组交流的时候,就不知道从何说起,思考的程度也不会深。因此,我让学生自己先思考,这样,在交流的时候,就做到有的放矢,自己哪懂了?哪不懂?通过小组交流,切实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性。

五、反馈学习情况:

六、将我国现在的旱情通过图片、新闻,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现给学生看。

七、 总结全文:学生们的“绿色记事本”记录的虽然是些生活中的小事,但可以看出环保意识已经在他们心中留下了烙印,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从现在开始树立环保意识,开动脑筋,创新方法,并在实践中努力争当一名优秀的环保小卫士。

八、拓展训练:

谈谈自己平时在环保方面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生活中的小窍门。

九、作业:

1、给父母讲讲这个故事。

2、写一篇环保日记,内容可以是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看到的、想到的。

7、绿色记事本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

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讲小奥茨的老师发给孩子们一本“绿色记事本”,用来记录一些环保行为和想法;通过展现一位小学生的环保日记,来引发人们去关注自然,保护环境。

【设计理念】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提出问题,自己尝试,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供、耗”等7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学写环保日记。

3.教育学生保护环境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重点难点】

1.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知道孩子们在保护环境方面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感想。

2.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二至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启发质疑

1.板书课题,质疑。启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为什么叫绿色记事本?)

2.据题质疑,说说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字典,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画出生字词。

2.读读生字,识记字形。

3.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4.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着重介绍了小奥茨的“环保日记”。)

三、细读课文,探究内容

1.细读全文。

2.你通过自学,弄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弄懂的。(如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同学讨论等。)

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4.分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并汇报。

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围绕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了一些什么内容,孩子们在环保方面有一些什么好的做法,然后说说自己的感想。

5.你喜欢小奥茨的“绿色记事本”吗?为什么?

四、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复述“绿色记事本”的主要内容。

二、再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除了小奥茨外,其他同学写的“环保周记”有什么好的地方?

(如“当娜煮蛋法”和“设计环保收支簿”。)

3.对照插图,让学生说说“当娜煮蛋法”。

三、总结全文

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感想?受到什么启发?

①学习小奥茨及其他同学时时处处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②明白环保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教育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四、拓展训练

谈谈自己在平时环保方面的所见、所闻、所感。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正面事例,也有一些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反面典型,要让学生对这些事例说出自己的感想、体会。)

五、布置作业

试着写一篇环保日记,内容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看到的,想到的。

(指导学生从一些日常生活的事例中去选材,可以写为了节约电能,夏天少开空调多用蒲扇,如果一定要开空调,就把温度控制在26度。也可以写如何劝说妈妈把淘米水再次利用来洗菜,再用洗菜水冲马桶的事情。还可以写去饭店时不使用一次性木筷或买冷面的时候自己带小锅而不用一次性饭盒的事情……)

8、绿色记事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绿色记事本”所写的周一到周五的事,理解作者的用意。

2、能了解关于环保的有关知识并树立环保意识,付诸行动。

3、在与同学的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清晰、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绿色记事本”所写的周一到周五的事,理解作者的用意。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清晰、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准备:

小黑板师生查找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课前围绕“环保”这一主题,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了一些资料。谁愿意来说一说啊?

大家搜集的资料真不少啊!我们的语文书里有个小朋友还用日记的形式记录出来了呢,大家想不想看一看呢?

二、指导习作

1、指名读书上的文字材料。

2、听了同学对他用日记记录自己的观察和想法,大家都有什么想法呢?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进行交流吧。

3、小组交流。

4、学生汇报

5.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自己身边是否发生过类似事件。

6.把自己身边的与本单元要求相符的事和同学进行交流,互相启发,有利于更全面、更生动地把事叙述清楚。

7.形成一段或一篇文字也加入到“绿色记事本”里面。

三、布置作业

没有完成的习作内容,就作为我们今天的家庭作业,回家之后完成吧!

板书设计:

表达 “绿色记事本”

按照时间的顺序

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可以图文并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仔细阅读自己的“绿色记事本”所写的周一到周五的事,看是否体现了本次习作的主题。

2.能了解关于环保的有关知识并树立环保意识,并在生活中付诸行动。

3、在与同学的交流修改习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

仔细阅读自己的“绿色记事本”所写的周一到周五的事,看是否体现了本次习作的主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的习惯。

教学准备:

小黑板优秀习作和不成功的习作各准备一篇

教学过程:

一、选读习作,共同评议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轮流读自己的习作,组员共同评议

2、提出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提出建议,引起全体注意。

(每组推荐一名学生读一读自己的习作,全班学生对照习作要求进行评议,发现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

二、根据提议,修改作文

1、学生根据同学和老师对其习作提出的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自主修改。

2、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交换评改。

3、每组推荐一篇写得好的习作或一些优秀片断,全班同学共同赏析。

三、布置作业,完成习作

自己再次修改习作,抄在本子上。

板书设计:

表达“绿色记事本”

删 增 调 改

9、绿色记事本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

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讲小奥茨的老师发给孩子们一本“绿色记事本”,用来记录一些环保行为和想法;通过展现一位小学生的环保日记,来引发人们去关注自然,保护环境。

【设计理念】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提出问题,自己尝试,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供、耗”等7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学写环保日记。

3.教育学生保护环境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重点难点】

1.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知道孩子们在保护环境方面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感想。

2.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二至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启发质疑

1.板书课题,质疑。启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为什么叫绿色记事本?)

2.据题质疑,说说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字典,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画出生字词。

2.读读生字,识记字形。

3.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4.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着重介绍了小奥茨的“环保日记”。)

三、细读课文,探究内容

1.细读全文。

2.你通过自学,弄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弄懂的。(如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同学讨论等。)

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4.分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并汇报。

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围绕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了一些什么内容,孩子们在环保方面有一些什么好的做法,然后说说自己的感想。

5.你喜欢小奥茨的“绿色记事本”吗?为什么?

四、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复述“绿色记事本”的主要内容。

二、再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除了小奥茨外,其他同学写的“环保周记”有什么好的地方?

(如“当娜煮蛋法”和“设计环保收支簿”。)

3.对照插图,让学生说说“当娜煮蛋法”。

三、总结全文

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感想?受到什么启发?

①学习小奥茨及其他同学时时处处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②明白环保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教育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四、拓展训练

谈谈自己在平时环保方面的所见、所闻、所感。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正面事例,也有一些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反面典型,要让学生对这些事例说出自己的感想、体会。)

五、布置作业

试着写一篇环保日记,内容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看到的,想到的。

(指导学生从一些日常生活的事例中去选材,可以写为了节约电能,夏天少开空调多用蒲扇,如果一定要开空调,就把温度控制在26度。也可以写如何劝说妈妈把淘米水再次利用来洗菜,再用洗菜水冲马桶的事情。还可以写去饭店时不使用一次性木筷或买冷面的时候自己带小锅而不用一次性饭盒的事情……)

10、绿色记事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学写环保日记。

2、会认“供、耗、捐、购、臭、簿、限”7个生字。

3、教育学生保护环境要从小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知道孩子们在保护环境做了些什么,有什么感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环保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教育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准备:生字卡、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奥茨在新学期开始时,得到了一本记事本,这是一本很特别的.记事本。你们想看一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绿色记事本》。(板书课题)

(二)引导学生质疑

师问: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自学本课的生字。

2、边读边想:课文中关于“绿色记事本”写了什么内容?

(师巡视,检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相机通过提醒、评价等手段反馈学习情况。)

3、小组汇报读文,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理解词语:耗费、濒临灭绝、购物、收支簿、限额

4、读了课文,你们的问题解决了吗?都知道了些什么呢?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内容。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按要求读课文。

2、朗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1)老师给奥茨的“绿色记事本”很有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2)这个记事本在用途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3)关于这个记事本,还有什么特别之处?

(4)为什么叫它“绿色记事本”?它和什么关系密切?

3、有感情朗读。

(二)小组合作学习三到十自然段

1、根据提示小组合作学习。

2、汇报学习情况。

(三)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1、自读课文。说说当老师表扬小奥茨得记事本时,他得意洋洋,可是,当他看了其他人的记事本后,就不敢“翘尾巴”了,这是为什么?

2、说说让他佩服的两名同学的记事本记录了什么特别的内容。

3、说说了解了这些学生的“绿色记事本”中的内容,你有什么感想。

4、说一说它为什么叫“绿色记事本”, 并说说你喜欢“绿色记事本”吗?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学生们的“绿色记事本”记录的虽然是些生活中的小事,但可以看出环保意识已在他们心中留下了烙印。作为我们来讲,也应该向他们学习,从现在开始树立环保意识,开动脑筋,创新办法。并且在实践中努力争当一名优秀的环保小卫士。

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感想?受到什么启发?

五、拓展训练。

谈谈自己平时在环保方面的所见、所闻、所感。

关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你有哪些好办法?

六、布置作业。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宝贵( ) 耗费( )

惭愧( ) 节省( )

讨论( )

反义词:表扬( ) 停止( )

减少( ) 真诚( )

成功( )

2、写一篇环保日记,内容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看到的,想到的。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2 * 绿色的记事本

材料:废纸垃圾

作用:给学生专门记录环保行为和想法

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

11、学会保护自己安全教案 学会保护自己教案范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安全教育《学会保护自己》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动目标:

1 通过本教学活动,使幼儿有自我保护的初步意识。

2 幼儿在遇见突发事件时能够使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

3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重点:

幼儿在遇见突发事件时能够使用正确地方法保护自己。

活动难点:

幼儿能够使用通讯工具求救,能够做到拒决陌生人的带领。

活动准备:

1场景 2场景。

相关图片[做坏事图,陌生人骗小孩图片]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场景1(发生突发事件,有入园,并挟持幼儿并其领走)教师观察有而反应并记录。

2说一说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小朋友怎麽做的?我们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什么?

二 基本部分

1 教师出示相关图片,请幼儿观察并说出图中发生什么事。

2 请幼儿说说如果自己遇见此类事件应该如何对应。

3 教师指导幼儿在遇见突发事件时应当如何解决(打电话求救或呼喊救命)

4 场景2,考验幼儿是否使用正确方法保护自己。

5 根据场景2再次对幼儿进行教育。

三 结素部分

谈话: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什么其它突发事件,我们如何解决。

活动反思:

我们知道,每一年有多少可爱的小生命因为意外伤害事故而受到了多么无情的摧残。而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对如何处理好教育活动与幼儿人身安全的关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需要一个支点也需要一个平衡点,我们也常常困惑于此。今天当我们的'教育倡导着教育活动生活化、情景化时,我们力求把孩子带到真实的世界中,让他们真实的去感知世界、体验生活,这就意味着要放开成人的庇护,让他们自由的去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保障幼儿的安全和为了使孩子自主地成长,活动中不可缺少一定的冒险性”结合起来呢? 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较低,行为缺乏理智,易受情绪的影响,在游戏活动中特别是户外的中,则可能造成意外的事故。所以,教师在活动前或活动中对幼儿有效的规则约束和必要的安全指导也是十分必要的。

以上就是查字典网小编为大家讲解的学会保护自己教案的相关内容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本网站。

12、新课程背景下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新课程标准倡导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纲要》还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等。由此可见,新课程教学变革的关键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与自然、社会及他人的关系,致力促进学生智力和人格的和谐发展。

  在新的课程环境下,教育工作者如何从育人的高度,融会贯通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引导学生变被动、单一、接受、表面、划一的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体验、选择性的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自主参与,主动性学习

  新课标特别强调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时空上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条件,创设让学生尝试、表现、创新的舞台,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效益意识及负责精神。教学时我们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揭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示范;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不代替。如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教师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①教师出示几组标有度数的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各2或3个;②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三角形归为一类,自主得出“三个角都是锐角的”、“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类三角形;③让学生自己试着给这三类三角形进行命名并说出依据;④讨论:有没有这三类以外的三角形?可从实物或图形中验证;⑤质疑、释疑。有的学生提得很好:“为什么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只有一个角是直角、钝角?而锐角三角形中三个角都是锐角?”⑥让学生画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1个。此教学过程始终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了较多的独立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优势互补,合作性学习

  教育的实质是交际,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命与生命的沟通,思想感情和信息的交流,是教与学统一的交互活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正体现了这一教学理论。教学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多方合作途径,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性学习,让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制好表格让学生合作学习完成。

  教师根据学生的性别、成绩、技能等把全班学生“平均”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定好组长、记录员、检查员、报告人等,对每人进行工作分工,要求共同完成测量、纠错、填表、汇报等工作,引导每人或每组做到“三学会”: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评判他人的观点、学会借鉴别人的学法,以此实现组内合作、组际竞争,使学生均衡地实现了认知、能力、情感上的目标。

  善于质疑,探究性学习

  探究是学生基于求知的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自己的思维行动亲自获得新知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探究性学习。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当学生都能借助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教师再创设探究学习情境,看谁能超越自我、超越课本、超越别人?学生通过主动探索、独立操作、大胆实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标新立异的方法,有的“把梯形沿对角线分割成两个三角形,用求这两个三角形(高相等)面积之和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而有的“把一个梯形沿两腰中点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梯形高的一半,这样也可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我们还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并教给学生质疑方法,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对象、多角度找问题,善于对插图质疑,善于抓住文中结尾质疑,善于在比较中质疑甚至善于在标点符号中质疑,使学生逐渐实现“四子”:敢揭自己的“底子”、敢钻书本的“空子”、敢找教师的“岔子”、敢寻名人的“漏子”,培养他们勤动手、动脑、动口的习惯及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让他们领悟科学的思想。

  走进生活,体验性学习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所做,才能有所感、有所思,进而有所知,体验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沃土。据此,我们应以参与、反思为基础,切实加强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如数学课教学克、千克等重量单位时,要让学生大量获知生活中各种物品(如硬币、鸡蛋、墨水、盐、米)或人体的重量,并要求通过掂一掂、背一背、抬一抬去感知其重,这样,学生就很快掌握了真概念。又如语文课教学《自选商场》一课,为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懂课文,课前可组织学生到自选商场去参观,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及了解,上课时将课堂变成商场,让学生分类摆放书包、书、作业本、文具等物品,分别以顾客、售货员的身份进行“买卖”活动,他们兴致勃勃,“以身演文”,也学会了热情待客、文明购物。

  尊重个性,选择性学习

  在多元理论及新课标的指导下,应承认每个人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风格等存在差异性,我们就要让学生有个性地学习,最大限度地尊重和发挥其独特性,逐步树立其主体观念,不断增强自我学习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如教学语文第一册《四季》一文,当学生知道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时,教师就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一个季节学习。这时学生犹如进了超市,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物品,学习兴趣非常浓厚。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和内容,学习效果很好。有的学生配用肢体语言形象介绍,如模仿稻穗弯下腰,既像谷穗的样子,又像在感激农民伯伯,说出了感激的语气;有的学生画彩图展示介绍,描绘了“盎然的春天图”、“炎热的夏天图”、“金色的秋天图”、“银色的冬天图”;有的学生模仿导游有声有色地介绍,使全班师生仿佛进入了旅游胜地。

  以上几种学习方式在实施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融地进行。我们要领会转变学习方式的实质和旨意,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富有创造活力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13、中小学生《学会理解 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案

中小学生《学会理解 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案

一、班会主题

学会理解、学会感恩

二、教学背景

如今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一家人围着,疼都疼不过来,在一些孩子的心中认为父母等对自己的关心、养育都是理所当然的,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忘记对父母的付出说一声:“谢谢”。孩子对父母的养育变的冷漠,在家任性、霸道。人需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互相理解,世界才会充满爱。针对当前孩子存在这方面问题,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活动启迪学生去体会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

2、联系实际,理解学会感恩能从多方面利于青少年成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学会有一颗感恩的心,对于别人对自己的付出,懂得体会,感谢,学会与他人交往,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四、教学重点

1、唤起学生的感恩情感

2、做一些可及的感恩行为,学会理解父母,树立健康心理

五、教学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现场调查

1、你母亲的生日

2、你爸爸今年几岁?

3、你父母的结婚纪念日

4、你母亲最喜欢的是哪套衣服?

5、你给父亲买过生日礼物吗

6、你爸爸喜欢喝白酒吗?那他一般喝什么牌子的

7、你父亲喜欢吃的菜是

(二)放一曲有关母爱的歌曲,有引出主题

自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父母为我们付出了无私的爱,母亲永远给我们挡风雨,父亲一直牵着我们的手;父母的爱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黑暗里的一束光明。父母的爱是崇高的、无私的和伟大的!所以我们要感恩父母。

出示“感恩父母”课件图片

1、通过充满真情,充满温馨的图片,回忆以前跟父母一起的快乐时光,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

2、提出问题:

为什么现在跟父母的沟通也少了,跟父母的埋怨多了?

我在家里最经常对父母说的话是什么?

父母经常对我说的话是什么?

3、讨论:

说说父母之间最难忘的小故事:

①父母令你最感动或者最难忘的一件事?

②父母令你最高兴的一件事,谈谈我们怎样用感恩的心和父母沟通?

③怎样孝敬父母?如果现在有话对爸爸妈妈说,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一句是什么?

示例:

①了解父母各个方面(如:爸爸妈妈的工作是什么?辛苦吗?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你了解爸爸妈妈的身体健康状况吗?你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

②尊敬父母,对父母有礼貌,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不当面顶撞父母,不和父母发脾气

③生活节俭,无浪费现象,不乱花钱,不向父母提过高要求

④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负担。

⑤有心事主动和父母说,经常与父母聊天(多和父母沟通)

⑥碰到一些比较重大的事情,要和父母商量,征求和认真考虑父母的意见……

⑦外出时,在征得父母同意后,应把去向和时间告知父母(未成年人保护法)

⑧努力学好各门功课,经常主动向父母汇报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不让父母操心

⑨父母亲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要诚恳的指出(实话实说)

(三)心里话

建议全班同学拿出纸笔写下一段对父母老师的感恩和祝福,让它们出现在班级最显眼的角落并挑选“班级十大感恩箴言”让同学们将感恩铭记心中。

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四)结束语

我们不想说这次班会的成功与否,我们只愿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可贵,生活的美好,都能够向你身边的人真诚的微笑。在水中放进一块小小的明矾,就能沉淀所有的渣滓;如果在我们的心中培植一种感恩的思想,则可以沉淀许多的浮躁、不安,消融许多的不满、不幸。感恩惜福,四个简简单单的字却可以为我们带去阳光与爱。

老师给大家的话: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努力学习,只要学习好就是对老师、父母最好的回报;我们一定要学会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14、《绿色记事本》教案

地球的外衣——大气

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这层空气好像地球的外衣,在科学上叫大气层。

大气层非常厚,在靠近海面的地方十分稠密,越往高越稀薄,在海拔6到7公里的地方,空气的密度就减少了一半;在500公里的高度,大气已经十分稀薄。

大气层可以分成好几层。每一层都有不同的特点。

紧贴地面的一层叫对流层,大约11公里,这一层的空气最稠密,总重量占全部大气重量的四分之三还要多。在这一层里,离地面越高空气温度越低,每升高1公里,温度差不多下降摄氏六点五度,低处热,热空气就往上升;高处冷,冷空气就往下降,这就形成了对流,所以这层空气叫对流层。

空气对流就形成了风。再说,对流层里有大量的小蒸气和灰尘之类的微粒,因而会形成云、雾、雨、雪。刮风下雨是对流层经常发生的现象。

对流层以上是平流层。这一层的顶部离地面大约80公里。在平流层里,高层和低层的大气温度几乎没有变化,差不多都是摄氏零下五十六度,因而空气没有上下方向的对流,所以叫平流层。由于平流层里的水蒸气非常少,没有云雨等现象,所以适宜飞机飞行。

从平流层往上,直到800至1000公里的高处,是电离层。这里的空气受到宇宙射线和阳光紫外线的强烈照射,分子被电离成带电荷的离子,所以叫电离层。电离层可以反射无线电波,给无线电通讯带来好处。电波沿地面只能传播100公里远,通过电离层反射回来,可以传送20xx公里外,晚上,我们能听到远方的电台广播就是这个原因。

电离层还会产生一种美丽的自然现象,就是极光。极光是太阳射来的电子流跟电离层中稀薄的气体分子猛烈冲击引起的发光现象。电子流受地球磁场的影响,总是偏向地球南北两极,所以极光都发生在两极地带。

在电离层以上是扩展层,因为这里离地球很远,地球的引力非常小,空气分子就经常逃离散到星际空间去,所以叫扩展层。扩展层并没有明显的边缘,几乎延伸到了3000公里以外,从这里逐渐过渡到宇宙空间。

大气层实在是地球得天独厚的一件理想的外衣。大气层里的二氧化碳为植物提供养料

地球有了这件外衣,白天的阳光才不会把地面晒得太热,夜晚太阳落山以后,才不会变得过冷,为人类创造了适宜生存的良好环境。这件外衣还象一件盔甲,可以抵挡陨石和宇宙射线、紫外线的袭击,保护我们的安全。大气层真是一件宝衣啊!

1。什么叫“大气”?什么叫“极光”?请根据文章内容分别给二者各下个定义。

①大气是

②极光是

2。简述大气层和大气层中的“平流层”的主要特点。

①大气层的主要特点是(不超过10个字)。

②平流层的主要特点是(不超过10个字)。

3。大气层大体上分为四层,最后一层的名称叫。这四层是按 顺序来说明的。

4。对流层中刮风下雨是经常的事,其原因:

5。大气层对地球的作用,除“大气里的二氧化碳为植物提供养料”一项外,还有两项作用,它们是:①;② 。(每项表达不得超过20个字)

【试题答案】

15、《绿色记事本》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小奥茨的老师发给孩子们一本“绿色记事本”,用来记录一些环保行为和想法。通过这种写环保日记的形式,让孩子们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并从生活中学习环保知识。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环保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教育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目标:

1、认识“供、耗”等7个生字。

2、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学写环保日记。

3、教育学生保护环保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知道孩子们在保护环境方面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感想。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第6周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 谈话引入新课。

二、 检查预习情况

1、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 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3、 幻灯片出示本课生字词。

4、 指名认读生字,并做到口头组词。

5、 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并在句子旁边写生自己的感受。

三、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事什么事?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呢?

四.学习课文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

3、出示学习提纲

(1)什么是“绿色记事本”?,它有什么作用?

(2)小奥茨的绿色记事本里记录了些什么?

(3)你认为他做的最“与众不同”的事情是什么?

(4)小当娜煮鸡蛋的新方法你了解了吗?

(5)费格小朋友的什么做法让大人们都肃然起敬?

(6)学习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学,小组内先互相交流。

5、反馈学习情况。

绿色记事本是用再生纸制成的,原料是废纸和垃圾,因而不用耗费大量的木材。作用:给学生专门记录环保行为和想法。

板书设计:

12 * 绿色的记事本

材料:废纸垃圾

作用:给学生专门记录环保行为和想法

教学后记:

16、《绿色记事本》教案

【内容简析】

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讲小奥茨的老师发给孩子们一本“绿色记事本”,用来记录一些环保行为和想法;通过展现一位小学生的环保日记,来引发人们去关注自然,保护环境。

【设计理念】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提出问题,自己尝试,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供、耗”等7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学写环保日记。

3.教育学生保护环境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重点难点】

1.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知道孩子们在保护环境方面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感想。

2.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二至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启发质疑

1.板书课题,质疑。启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为什么叫绿色记事本?)

2.据题质疑,说说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字典,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画出生字词。

2.读读生字,识记字形。

3.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4.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着重介绍了小奥茨的“环保日记”。)

三、细读课文,探究内容

1.细读全文。

2.你通过自学,弄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弄懂的。(如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同学讨论等。)

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4.分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并汇报。

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围绕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了一些什么内容,孩子们在环保方面有一些什么好的做法,然后说说自己的感想。

5.你喜欢小奥茨的“绿色记事本”吗?为什么?

四、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复述“绿色记事本”的主要内容。

二、再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除了小奥茨外,其他同学写的“环保周记”有什么好的地方?

(如“当娜煮蛋法”和“设计环保收支簿”。)

3.对照插图,让学生说说“当娜煮蛋法”。

三、总结全文

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感想?受到什么启发?

①学习小奥茨及其他同学时时处处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②明白环保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教育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四、拓展训练

谈谈自己在平时环保方面的所见、所闻、所感。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正面事例,也有一些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反面典型,要让学生对这些事例说出自己的感想、体会。)

五、布置作业

试着写一篇环保日记,内容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看到的,想到的。

(指导学生从一些日常生活的事例中去选材,可以写为了节约电能,夏天少开空调多用蒲扇,如果一定要开空调,就把温度控制在26度。也可以写如何劝说妈妈把淘米水再次利用来洗菜,再用洗菜水冲马桶的事情。还可以写去饭店时不使用一次性木筷或买冷面的时候自己带小锅而不用一次性饭盒的事情……)

17、《绿色记事本》教案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保护环境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养成保护环的习惯。

2、朗读课文,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学写环保日记。

3、会认“供、耗、攒、购、臭、簿、限”等7个生字。

教学重点:

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知道孩子们在保护环境方面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感想。

教学难点:

理解“这样自觉地严于律己,让大人们也不禁肃然起敬”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用的纸主要是用什么材料造的吗?每年造纸工人都要砍伐大量的木材。为了少耗费木材,人们把废纸回收,再生产出新的纸张,这就是再生纸,也叫环保纸。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张《绿色记事本》中记事本就是用再生纸制成的。

2、板书课题:12* 绿色记事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二、依据自学提纲展示互动。

1、自己轻声读课文,要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把自学的生字再认真地读好、记牢。

2、汇报积累的字词。

(1)课件出示会认的字,读字并组词,多种形式读。

(2)你想提示大家注意那个字的读音。

(3)理解词语的意思。濒临、弥补、别出心裁、严于律己、肃然起敬。

a、找出这些词语在课文的哪句话里,用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并认真的读一读。

b、集体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5、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小组讨论: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7、检查学习研讨情况。

8、学习课文。

(1)自己出声读课文,认真揣摩自学题。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3)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

(4)小组合作学习:

A、什么是“绿色记事本”?,它有什么作用?

B、小奥茨和他同学们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了一些什么内容?

C、你喜欢小奥茨和他同学们的“绿色记事本”吗?为什么?

D、学习了课文你有感想?受到了什么启发?

7、学习成果展示,师生评议。

三、总结全文

学生们的“绿色记事本”记录的虽然是些生活中的小事,但可以看出环保意识已在他们心中留下了烙印。作为我们来讲,也应该向他们学习,从现在开始树立环保意识,开动脑筋,创新办法。并且在实践中努力争当一名优秀的环保小卫士。

四、反馈检测:

1、《绿色记事本》这篇课文,说它是“绿色记事本”是因为:( )( )( )

2、绿色记事本的意义是:( )

3、这篇课文写了许多生活中关于环保的小事,其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 )( )。

4、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你的办法是:( )。

5、写一篇环保日记,内容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看到的,想到的。

板书设计:

12 * 绿色的记事本

“绿色”―――――“环保”

记事本封面 记录内容 制作材料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

教学反思:上完本节课,增强了孩子们的环保和节约意识。课后我让孩子们一篇环保日记,没想到有的同学写得特别好,特别是张小艺同学,我让她在全班读了自己的日记,得到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同时也激发了其他同学的热情。

18、中国结的来历 结绳记事

中国结的来历 结绳记事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采用结绳这一方法来记事,根据古书记载,那时的人类没有记事工具,但为了不遗忘事情,就有了结绳这一方法,大事便大结其绳,小事则小结其绳,可见在远古时,“结”就被先民们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中国结的来历 结绳记事由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

>>>更多内容请点击:
  课外知识、综合知识
  文言知识、文学知识
  中国结的来历介绍 三篇汇总

19、《绿色记事本》教案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保护环境要从小做起,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2、朗读课文,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写好环保日记。

3、会认“供.耗.捐.购臭.簿.限”等七个字。

教学重点

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知道孩子们在保护环境方面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感想。

教学难点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交流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1、让学生了解环保小知识。

2、生词卡片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小朋友奥茨在新学期开始时,得到了一本记事本,这是一本很特别的记事本。你们想看一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绿色记事本》。(板书课题)

2、质疑课题

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各抒己见)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同学们刚才提的问题都很好,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一起读读课文吧!

1、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画出本课的生字。

2、边读边想:课文中关于“绿色记事本”写了什么内容?

3、小组汇报读文,检查生字

理解词语:耗费、濒临灭绝、购物、收支簿、限额

4、读了课文,你们的问题解决了吗?都知道了些什么呢?

三.默读课文,探究内容.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老师给他的“绿色记事本”很有特点,谁来读一读,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指导朗读:你觉得这样的记事本怎样?喜欢吗?读出感情来。

2:这个记事本在用途上有什么特别之处?读一读

3:关于这个记事本,还有什么特别之处?

4:为什么叫它“绿色记事本”?它和什么关系密切?

(二)学习三到十自然段

师: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了一些什么内容?你喜欢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吗?为什么?

1:小奥茨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了一些什么内容?

2、你觉得小奥茨记事本的内容有什么特点?

3、你认为他哪件事做得最让你欣赏?把你喜欢的或不喜欢的内容读给大家听。

4、说说你或身边的人有过类似环保或不环保的行为。教师可自我反省一下,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

(三)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当老师表扬小奥茨得记事本时,他得意洋洋,可是,当他看了其他人的记事本后,就不敢“翘尾巴”了,这是为什么?自己读读课文。

1:小奥茨为什么不再骄傲了?你从哪读出来的?

2:让他佩服的两名同学的记事本记录了什么特别的内容?

3:了解了这些学生的“绿色记事本”中的内容,你有什么感想?

现在,你能说一说它为什么叫“绿色记事本”吗? 你喜欢“绿色记事本”吗?为什么?

四. 总结全文:

学生们的“绿色记事本”记录的虽然是些生活中的小事,但可以看出环保意识已在他们心中留下了烙印。作为我们来讲,也应该向他们学习,从现在开始树立环保意识,开动脑筋,创新办法。并且在实践中努力争当一名优秀的环保小卫士。

关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你有哪些好办法?

五.拓展训练:

谈谈自己平时在环保方面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生活中的小窍门。

师: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无论是家庭、国家,还是世界,环境永远是我们的朋友,希望同学们能够善待朋友,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20、《绿色记事本》教案

【设计理念】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提出问题,自己尝试,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供、耗等7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学写环保日记。

3。教育学生保护环境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重点难点】

1。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知道孩子们在保护环境方面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感想。

2。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二至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启发质疑

1。板书课题,质疑。启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为什么叫绿色记事本?)

2。据题质疑,说说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字典,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画出生字词。

2。读读生字,识记字形。

3。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4。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着重介绍了小奥茨的环保日记。)

三、细读课文,探究内容

1。细读全文。

2。你通过自学,弄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弄懂的。(如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同学讨论等。)

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4。分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并汇报。

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围绕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了一些什么内容,孩子们在环保方面有一些什么好的做法,然后说说自己的感想。

5。你喜欢小奥茨的绿色记事本吗?为什么?

四、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抄写生字词。

21、《绿色记事本》教案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复述绿色记事本的主要内容。

二、再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除了小奥茨外,其他同学写的环保周记有什么好的地方?

(如当娜煮蛋法和设计环保收支簿。)

3。对照插图,让学生说说当娜煮蛋法。

三、总结全文

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感想?受到什么启发?

①学习小奥茨及其他同学时时处处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②明白环保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教育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四、拓展训练

谈谈自己在平时环保方面的所见、所闻、所感。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正面事例,也有一些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反面典型,要让学生对这些事例说出自己的感想、体会。)

五、布置作业

试着写一篇环保日记,内容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看到的,想到的。

(指导学生从一些日常生活的事例中去选材,可以写为了节约电能,夏天少开空调多用蒲扇,如果一定要开空调,就把温度控制在26度。也可以写如何劝说妈妈把淘米水再次利用来洗菜,再用洗菜水冲马桶的事情。还可以写去饭店时不使用一次性木筷或买冷面的时候自己带小锅而不用一次性饭盒的事情)

《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教案及练习

《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

二。教学目标:

《看云识天气》

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理清文章的思路。

3。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4。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绿色蝈蝈》

1。速读课文,概述文章内容;

2。体味文中美词佳句,试分析作用;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2。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文章内容,并结合重点语句体会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

四。知识分析:

《看云识天气》

(一)结构分析

文章先说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第1段是概述。接下来的4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和天气的关系。第2段是后面3段的“纲”: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低而厚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第4、5段对应第2段中的“厚密”“阴雨风雪”,写作思路与上面几段相同。从第6段开始,文章转入了另外一层意思,即“云的光彩与天气的关系”。应该说,“云的光彩”是被第1段中“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所涵盖了,所不同的是3、4、5段是从云的形态与天气的关系的角度来说明的,第6段转为从云的光彩与天气的关系的角度来说明。

(二)主题:这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三)的写作特点:

1。层次清楚,有纲有目。

2。能抓住云的特点来进行说明。

3。语言生动,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把云写得生动形象。

4。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绿色蝈蝈》

(一)的写作特点:

1。文艺笔调。不像一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而是灵活生动,不拘一格。既有对昆虫的形象描写,又有个人感情的流露。

2。生动传神的语言。作者对蝈蝈充满了喜爱之情,因此在语言的使用上尽量生动感人。比如,“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它毫不犹豫地都接受”“嗉囊装满后,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这些语言都很传神。

3。拟人手法的运用。像“蝈蝈在窃窃自语”“蝈蝈酷爱甜食”“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处在一起的”等都运用了拟人手法。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

4。通过比较来写蝈蝈。比如在写蝈蝈的叫声时,拿蝉的叫声来作比较;写它喜欢吃肉食时,拿螽斯来作比较;写它追捕蝉时,拿鹰来作比较;写它同类相食时,拿螳螂来作比较。这些比较,既突出了蝈蝈的习性,又说明了作者对各种昆虫的习性了如指掌。

【典型例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1)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招牌”:

(2)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预兆:

2。指出下列说明语句,哪些是生动说明,哪些是平实说明。

(1)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2)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3)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3。文章最后一段指出:“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有一定的限度。”对这句话意思的理解,你同意哪一种?()

A。这句话是在否定“看云识天气”的作用。

B。这句话是说明“看云识天气”的范围有限。

C。这句话是指明“看云识天气”的作用有限。

D。这句话是阐明“看云识天气”并不科学。

4。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

(1)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2)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3)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4)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项,就变成了积雨云。()

5。说明下列比喻句的本体、喻体和相似点,指出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的问题。

(1)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本体:

喻体:

相似点:

(2)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本体:

喻体:

相似点:

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

6。下面四句中哪句语言风格不同,简要说明。

(1)“华”的颜色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

(2)地球的赤道也不是正圆,而类似椭圆。

(3)在太阳和月亮周围,有时会产生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

(4)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7。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空袋子难以直立。”

(1)这句名言不仅说明了一种生活现象,更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请说出这个道理。

(2)请举出一个与这句名言相符的事实来。

答案:

1。(1)本意是挂在商店门前写明商店名称的牌子,这里指各种各样的天气可能出现的标志

2)预先露出来的迹象。

2。(1)生动说明(2)平实说明(3)生动说明

3。 C

4。(1)打比方(2)打比方(3)引用、作诠释(4)摹状貌

5。(1)本体:云;喻体:招牌;相似点:都有标志作用(2)本体:卷云;喻体:羽毛、绫纱;相似点:颜色、动态;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喻体能够准确的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6。第四句,语言比较生动,其他的语言较平实。

7。(1)一个人在自强自立,必须有丰富的知识。或:如果一个人没有知识,就会像一只没有装东西的空口袋一样,不能自立。(2)略,符合要求即可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60分钟)

阅读分析

22、《绿色记事本》教案

1。 ①大气是包围着地球的气体;②极光是太阳射来的电子流跟电离层中稀薄的气体分子猛烈冲击引起的发光现象。

2。 ①空气越往高处越稀薄(或空气低浓度高);②空气向水平方向流动。

3。扩散层;空间(或“由近及远”,“由高到低”,“空气由浓到稀”)

4。 ①对流层中温度下高上低,空气对流而成风;②对流层中有大量水蒸气和尘土之类微粒,遇冷而成云、雾、雨、电。

5。 ①调节地球昼夜温差,使之适于人类生存;②为地球抵挡陨石、宇宙射线、紫外线的袭击。

《绿色蝈蝈》教案10

绿色蝈蝈

法布尔

◆学习目标:

1、预习课文,能筛选、概述文章内容,了解蝈蝈的生活习性。

2、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的描述,生动活泼的修辞表达。

3、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方法:通过朗读探究合作等方法,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要点:预习课文,能筛选、概述文章内容,了解蝈蝈的生活习性。

◆学习过程:

一、学生展示

(一)课前三分钟演讲

(二)白板展示

1、请你说说你知道的蝈蝈。

蝈蝈是螽斯科类昆虫,主要分布于河北及河南、江苏等地。蝈蝈的身体呈扁或圆柱形,触角一般长于身。翅发达、不发达或消失。雄性有翅个体在前翅附近有发音器,通过左右两翅摩擦而发音。蝈蝈具有发达的跳跃式后脚,当遇到危急时,快速弹跳避敌是它们自保的方法。保护色也是蝈蝈的自卫绝招,由于蝈蝈的体色几乎清一色是绿色或褐色,加上有些外观会拟态树叶或枯叶,因此当它们不鸣叫的时候,天敌很不容易一眼便发现它们的行踪。蝈蝈为三大鸣虫之首,一只母蝈蝈能繁殖200—450多粒卵。

2、给加点的字注音。

mì è shǔn qián liè cuàn yīn yǎ xīsū fēn

静谧大颚吮吸钳子低劣篡夺喑哑窸窣气氛

kuī huì dù jì gōu shòu jié xiāo lán rǎo

盔甲蝉喙妒忌篝火狩猎劫掠喧嚣贪婪扰乱

kù zhōng wō jù chóu

酷爱螽斯莴苣更胜一筹弱肉强食隐隐约约连续不断

夜色苍茫惊慌失措开膛破肚津津有味断肢残腿毫不犹豫

3、解释词语

弱肉强食: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很不清楚,感觉不明显。

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沉寂:非常静,没有一点声音。

静谧:安静。篡夺: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位或权利)。

惊慌失措:因害怕慌张而没有了办法。劫掠:抢劫,夺取。

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或有兴味。酷爱:极其爱好。

4、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法布尔:法国作家,昆虫学家。在1879年写成《昆虫记》第一卷,此后他开足生命马力,不知疲倦地从事独具特色的昆虫学研究,把劳动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

《昆虫记》虽然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其内容及风格都比较和善,甚至妙趣横生,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敬重与热爱。《绿色蝈蝈》就是这方面的典型。鲁迅先生称之为写“昆虫的生活”和“昆虫的故事”的楷模。

5、佳句赏析:(拟人句赏析及方法介绍)

6、整体感知。

用自己的话归纳文章的内容和写作思路。

二、课堂提升

1、导入语。

同学们一定听过知了歌唱,蟋蟀的鸣叫,看过蜘蛛辛勤织网,蚂蚁满载而归吧。这些昆虫,它们是自然界大家庭的成员,也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今天,我们要跟随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优美文笔,去倾听蝈蝈的歌声。

2、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引出蝈蝈的呢?

明确:课文第1段并没有写蝈蝈,是写在别人欢度国庆的日子里,自己还没有忘记去观察昆虫。“我独自一人”说明作者对他热爱的事业的执著。第2段写蝉在夜晚不再鸣叫,它要休息了。突然,蝉的一声哀号引出了的“主人公”——蝈蝈。这是多么富有匠心的写作思路!

3、作者是如何知道蝈蝈喜欢吃什么食物的呢?

明确:作者是通过实验和观察知道蝈蝈喜欢吃蝉肚子的。清晨,作者散步时看到的一幕揭开了蝈蝈食物之谜——捕蝉为食。又通过变换食物的花样,揭开了蝈蝈首先吃蝉肚子的秘密,因为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这反映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4、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明确:(1)外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作者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主要写的是食物习性。从第4段到结尾,这是文章的主体,其中8、9、10三段是对蝈蝈食性的补充说明。11段是写蝈蝈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一起,从不争吵。

5、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请找出这些称呼并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明确:作者对蝈蝈的称呼有:狂热的狩猎者、我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等。当蝈蝈捕杀蝉时作者用“狂热的狩猎者”;当蝈蝈成为作者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作者就用“笼里的囚犯”;当蝈蝈吃蝉肉时作者称之为“蝉的屠夫”。作者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6、作者在介绍蝈蝈的特点时,用了什么方法?你觉得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借鉴?

三、拓展延伸

《辞海》中有关蝈蝈的条目是这样的:蝈蝈,昆虫。螽斯的一种。翅短,腹大,雄的前翅基部可摩擦发声。吃植物的嫩叶和花,危害农作物。也有称之为“哥哥”。就这段文字与课文比较,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的笔法特点并归结的写作特色。

四、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编写人:张聪

教学反思:

23、《绿色记事本》教案

(1)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

(2)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①)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②)的,外层是(③)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出现在卷层云上,当卷层云后面有一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时,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出现朝霞,表明(④);出现晚霞,表示(⑤)。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1。第一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第一段的结构形式是。

3。第一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4。第一段文字的说明语言有什么特点?

5。为了说明云的形态之多,一连用了多个比喻,这些比喻有什么作用?

6。第二段中①处应填的词语是()

A。断定B。推定C。推测D。猜想

7。第二段②处应填的颜色是,③处应填的颜色是。

8。第二段④处填天气状况是,⑤处填天气状况是。

9。“……是大风雨的征兆”中“征兆”的意思是。

10。第二段文字第一句话的作用是()

A。承上启下的过渡句B。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11。第二段文字采用了的说明方法。

12。第二段文字的结构特点是()

A。总——分B。分——总C。总——分——总

13。《看云识天气》一文中写了很多关于天气的谚语,请将你积累的关于天气的谚语写出两条。

24、《绿色记事本》教案

1。说明云与天气的关系密切,看云可以识天气。

2。总——分——总

3。比喻、排比、对比

4。生动、形象,既准确又具体。

5。准确具体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云的各种形态。

6。 C

7。红色;紫色

8。阴雨天气就要到来;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9。预先露出来的迹象

10。 B

11。举例子、作诠释、引用

12。 A

13。略

25、学会感恩教案

班会地点:一(2)班教室

班会主题:体验亲情 学会感恩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2、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

3、希望同学们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与不易,从而理解亲情,学会感恩,而展开主题班会。

二、活动准备:

1、准备班会相关资料,搜集相关的文章、小品、电视纪录片、歌曲,自制录像片、课件,主持人准备串联词。2、学生利用双休日观察了解父母在一天之中都做了哪些事情。

3、开展“爸爸、妈妈给孩子一封信”活动。4、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参加班会。

三、活动开始:

有这样一句话“即使全世界的人都遗弃你,你的父母都会支持你”。 我们无法选择父母,但我们可以选择对待父母的方式。希望通过此次主题班会,同学们能更深刻地感受来自父母的爱,学会体谅父母,感谢父母。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小测验。(父母的生日,最喜欢的水果、颜色和味道;父母何时最开心、难过:父母希望你为他们做什么;等)和父母对自己的了解做对比,学会去了解父母。

(二)感受亲恩,体会亲情A:初步感受,了解亲情

(1)真实故事《地震中的母亲》(多媒体画面辅助)。(2)听后随感 ,畅所欲言

B: 深入感知,感悟亲情(1)情景再现,触动情感。看纪录片《我的父亲、母亲》。

(2)联系自我谈体会。(教师引导,深入体会)短片看完了,谁能说说这是个怎样的家庭?谈谈你的父母让你最感动的一件事是什么事吗?你又为父母做过什么事呢?

(采撷生活中美丽感人的生活细节,同学们讲述自己的亲情故事,去感悟亲情。)(三)说说自己知道的一些感动故事。

(四)亲子互动,体会亲恩请一位同学和他的家长一起来回答下面这些问题(找一对父子或者母子)xxx同学,请你回答关于父母的问题,叔叔(阿姨),请您回答关于孩子的问题,好吗?(屏幕显示问题)

1、父母(孩子)的生日是哪一天,你是怎样给父母(孩子)过生日的?2、知道父母(孩子)最爱吃什么呢?

3、知道父亲节、母亲节是哪一天吗 ?儿童节是哪一天?4、周末你为父母(孩子)做哪些事情?

同学们,学会感恩,感谢父母,请记住这两个日子吧!(屏幕的显示:父亲节是六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母亲节是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日)。(五)说一些感恩的话,想想怎么回报父母。

我们的爸爸、妈妈一定也有话想对我们说,请家长代表发言。同学们,父母亲说出了内心最真挚的话语,我们还等什么,让我们从座位上走出来,到爸爸、妈妈面前,道上一声:“爸爸、妈妈,我爱你!”给他们一个深情的拥抱吧!

(六)情感升华,感恩一切同学们,在生活中除了父母还有许许多多关心我们的人。无论是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他人的服务,大自然的赐予……人自从有了自己的生命起,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那就让我们感谢一切使你成长的人吧!

让我们用手语表演表达出我们内心的感谢吧!(歌曲《感恩的心》表演手语。)

(七)班主任老师总结发言。

学会感恩,就要学会尊重他人;学会感恩,就要有奉献精神;学会感恩,就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一颗感恩的心,一粒和平的种子,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是一种生活智慧,更是学会做人。

26、学会感恩教案

教学目标:

让学生明确感恩的重要性,并学会去感恩,去感谢身边的每一个人。

教学重点:让同学们学会感恩。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邰丽华的照片。(出示课件)

问:同学们,你们有谁认识照片上的这个人吗?她是谁?你们怎么认识她的?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答:她叫邰丽华,在20xx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是《千手观音》的领舞者,她是一个聋哑人)

二、师:下面我们就来欣赏邰丽华和她的伙伴们为我们带来的一段舞蹈。(出示课件)

师:美吗?《千手观音》在20xx年的春节晚会上为什么获得最优秀节目奖呢?

(生答:因为他们是一帮特殊的人,他们都是残疾人,而且表演得很精彩)

师:对,正是由于她们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没有被身体的残疾所击跨,用一颗真挚的心,用自己最美的舞姿来感谢所有给予他们爱的人。正如邰丽华自己常说的一句话:“我会带来一颗快乐感恩的心去面对人生的不圆满。”(出示课件)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我们班的同学一起来探讨我们如何去学会感恩。(出示课题)

三、让我们学会感恩。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非常感人的小故事,咱们班谁朗读最有感情?

师:下面我们欢迎同学上来为我们讲述这个感人的小故事。(出示课件,伴乐)

四、师:风雨中的小女孩一直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感谢母亲赐于她生命,感谢母亲对她爱。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小女孩在雨中所唱的那首歌,让我们在歌声中回味母亲给予自己的爱,去体会父母对我们的常常情怀。

(出示课件——《感恩的心》)

师: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手语)真挚的情感、动人的音乐,让我们想起母亲为我们所做的一切的一切,我们每个人都是妈妈十月怀胎所生,下面我们就来体验一下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

五、活动:轻松一刻:把球放在腹部,借用大腿与腹部的力量夹住球,右手提篮子在教室来回走一趟。请上四位同学来体验一下,体验过的同学来谈变体验的感受。

引:妈妈的爱就是如此伟大。也许身边小小的细节你并未留心,但爱无时无刻都陪伴在你身边。我们时时都在感受来自于各方面的爱。除了上面讲到来自于母亲的爱,哪位同学来说说我们还感受到来自于哪些人的爱?

(生答:父亲、长辈、兄弟姐妹、同学、老师、朋友……)

六、师:我们来猜一猜,这些不是来自于哪些人的爱,我们应该如何感谢他们?

(出示课件——感谢父母、老师、同学、工人)

七、创作活动:世上有关于感恩的诗句非常多,下面我们小组来比一比,哪组同学知道我的感恩的词句多,可以背诵古今中外的名人的诗句,也可现场自我创作,时间2分钟,原创注明作者,开始。

(展示各组词句,简单点评)

八、引:我们聊了这么多有关感恩的话题、词句,我想我们同学心中也一定有话要对给予自己爱最多的人说一说了,就让我们来场真情表白吧!

师:说清楚,感谢谁,为什么?

制作感恩卡。

九:同学作品展示。

师:我们一起看看一部分同学的真情表白!

十、结束语:短短的一节课无法把我们的感恩之情说完,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感谢师长、感谢同学,感谢亲朋!让我们怀着一感恩的心去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让这世界永远充满爱!

十一、课后布置:

1.把感恩卡送给你要感谢的人。

2.课后学唱《感恩的心》并唱给父母听。

27、学会感恩教案

1、 同学们,欢迎大家和曲老师一起上这节心理健康活动课。

首先,请大家和我一起来看一个小故事(课件)

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要说的吗?(生答)

同学们通过这个故事能想到这么多,这说明我们心中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存有感恩之情,也说明我们心中具备了一种美德――感恩回报。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第十课《学会感恩》。(课件、板书、齐读)

2、 在这个世界上父母赐给我们生命,生活使我们感受到友谊、亲情。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经典回放”去回顾那永远难忘的温馨时刻吧!(课件图片)在你的记忆里,你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呢?(生说)

(1) 生病时父母为我……

(2) 妈妈天天为我……

(3) 冬天……夏天……

(4) 父母在外地工作,给我发来一条短信说:女儿睡了吗?最近学习这么样?爸爸妈妈都很想你

3、 可以说爸爸妈妈为我们的成长费劲了心血,那么我们要怎样做才能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呢?(生说)

(1) 多陪爸妈聊天……

(2) 告诉父母注意身体……

(3) 帮父母多做家务活……

(4) 晚上帮父母打洗脚水……

(5) 做事之前都想着父母……

(6) 每逢节日……

(7) 听父母的话,好好学习,不让父母操心……

4、 听了同学们想为父母做这么多事,老师真的很高兴,那么就让我们发自内心的对爸爸妈妈说一声:爸爸妈妈,我爱你们(课件)

5、 同学们还记得这首歌吗?(课件歌曲每当我走进老师窗前)“每当我轻轻的走进你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辛勤的园丁培育新一代,今天深夜灯光仍在亮”。生活中,除了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老师也在时时刻刻的关心着我们。(课件)老师的爱如春风,似细雨,滋润着我们,使我们茁壮成长。现在就让我们从点点滴滴中说出老师对我们的爱吧。(生说)

(1) 老师像妈妈关心我们的成长……

(2) 老师深夜为我们批改作业……

(3) 老师为我们系鞋带……

(4) 老师给我增添学习用品……

(5) 老师给我买午饭……

(6) 老师给我……

6、 (课件)老师像父母,时时刻刻都在关心着我们,那么我们要怎样做才能使老师感到更加欣慰呢?(生说)

(1) 下课时……

(2) 见到老师……

(3) 与老师发生矛盾时……

(4) 老师生病了……

(5) 过教师节时,为老师亲手做张贺卡,祝老师节日快乐……

(6) 老师批评我们时,要正确对待,正确理解……

7、 听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老师觉得你们长大了,懂事了。(课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班集体就是一个大家庭,这里有许多兄弟姐妹,我们情同手足,亲如一家,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听一听在日常学习活动中同学间是怎样团结协作的吧!(生说或情景再现)

(1) 出版报时……

(2) 遇到不懂的问题……

(3) 课间我与同学……

(4) 吃饭时我们坐在一起,互相告诉别浪费粮食……

(5) 运动场上……

(6) 集体活动时……

(7) 在图书馆里看书时……

8、想为同学做些什么?

9、 (课件)除了父母、老师和同学,生活中帮助过我们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你还记得他们吗?请大家来说一说曾经帮助你的人和事吧。(生说)

10、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被爱包围着,我们不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甚至还要感激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这一幕幕感动的画面令我们难忘。(课件)就让我们亲手制作一张精美的“感恩卡”,送给那些我们要感谢的人吧。(播放背景音乐)

11、 (根据时间定)谁能把自己发自内心的感恩话语读给大家听?(生说)

12、 同学们,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刻起,我们便拥有了无数的爱,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和健康(板书父母),老师给了我们知识和关爱(板书老师),兄弟姐妹给了我们欢乐和亲情(板书同学),朋友给了我们友谊和信任(板书朋友),我们要时刻想着回报他们,这,就是感恩(课件、板书)

13、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了感恩,我们便拥有了快乐,拥有了幸福,也拥有了力量,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现在就让我们轻声唱起这首再熟悉不过的歌《感恩的心》……

伴随着歌声,我们今天的课程也接近尾声了,同学们就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社会,回报那些关心我们的人吧同学们,再见!

28、学会感恩教案

一、主持人出场宣布班会开始 :

甲:世界上有一种琐碎的爱,她的名字叫母爱。

阴雨时节,一把雨伞送来了她的深情,

傍晚时分 ,一杯牛奶送来了她的关怀,

琐碎之中,爱在荡漾,爱在澎湃。

乙:世界上有一种宽容的爱,他的名字叫父爱。

像高山似大海,他包容着一切。

多么宽容的父爱,多么博大的襟怀。

甲:敬爱的老师,

乙: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初二(1)班《心系父母 学会感恩》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走进亲情――回忆深情一刻

甲:父亲,您是一缕阳光,丝丝屡屡地温暖着我。

乙:母亲,您是一缕春风,时时刻刻地抚慰着我。

合: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源泉,就没有生命的可贵。没有父母,就没有了我们。

甲:我们的成长离不开亲爱的爸爸妈妈。父母对我们的爱看起来很平凡,因为他们的爱就在一个个生活的细节中。

乙:可是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父母对我们的爱又是特别的,因为每一个父母都在用各自不同的方式爱着我们。

甲:我们的降临,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家庭未来的曙光。我们的名字是父母理想的编织,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名字的含义吗?

(学生交流自己名字中蕴涵的意义(自由发言))

乙: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春芽才会开花;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呀――亲爱的爸爸妈妈。

甲:动物也罢,人类也好,惟有父母之爱是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

乙:今年的5月12日在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在生死攸关的时候,他们总是义无返顾的舍弃自我,把生的希望留给后代。让我们一起倾听一个震天动地的母爱故事。(播放课件配乐讲述《地震中的撑起》,营造母爱震天动地的感人气氛 )

甲:多么伟大的父母,他们不求回报,默默地付出,我们要好好珍惜。

三、体验亲情――颂亲情:

乙:聆听着每一个爱的细节,都是那样的动人。我们的心中不禁涌动起一股暖流。

甲:回首往事,我们才幡然醒悟,母亲做的件件小事都蕴含着浓浓深情。请欣赏由于晓涵、钟贝贝等同学表演的短剧《母亲的纯净水》。

甲:如果说母爱是水,温柔而又恬静,那么父爱就是海洋博大而又深沉。

乙:每次被您牵着手时,我总要偷偷仰望您注视前方的炯炯目光。

甲:总要偷偷让自己的步子迈得跟您一样。

乙:您留在我手掌的余温,和着我的血液在身体里奔流…… 请听唐赫男同学带来的配乐诗朗颂《感恩父母的爱》

是您 将我带到人间

教会我在成长中 如何走过沟沟坎坎

是您领我认识世界

天寒地冻时 将我双手放入怀中温暖

您用爱心穿引的线

那一针一线 都是您的爱在悄悄蔓延

如果我是风筝 您就是拉动风筝的线

如果我是一条船 您就是灯塔是港湾

这就是父亲的爱 这就是父亲的情

她柔柔如水 轻轻如烟 深沉如海 恩重如山

鲜花可以枯萎 沧海可变桑田 但父母的爱 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间

甲:是爸爸妈妈含辛茹苦把我们抚养长大,使我们长成健壮的少年。接下来请欣赏同学们为父母们跳的舞蹈《洗衣舞》表演者:张慧、黄婷婷等。

甲:现在,我们很多人已经习惯接受别人的关爱,接受别人的帮助,并且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渐渐忘记了感动,忘记了说声谢谢,也渐渐淡忘了幸福的感觉, 请看接下来的这一幕场景。小品《钱是妈》,表演者:郑金英、刘含娜、段纯亮、霍义文、单雪薇。

乙:看完了小品,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郑晓雅等同学发表自己的见解)

甲:我们亲爱的父母总是将最好、最宝贵的留给我们!那我们有没有腾出一个空间给我们的父母?你对父母又了解多少呢?(王爽等同学发言。)

甲:从刚才同学的发言和课前问卷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我们对父母的付出和家长为我们的付出比较起来是多么微不足道啊!就让我们敞开心灵的窗户,用真情架起爱的桥梁,用真心去体谅父母的苦心,走近父母、拥抱父母吧!

四、回报亲情――感恩父母方案大搜寻

乙:我们向父母索取得太多,回报父母的太少,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做呢?你将怎样表达对父母的爱? 同学们,你们来说一说好吗! (讨论:我们应该为父母做什么?)

学生发言总结归纳如下:

1、为工作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倒一杯茶,揉揉肩,讲讲笑话。

2、每天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向家长汇报。回家谈收获,讲感受,给父母一个好心情。

3、多体谅、理解父母,不与父母争吵,多为父母着想。

4、学会拥抱父母,说声“谢谢”。

5、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和烦恼。

6、学会节约,不浪费父母的劳动成果。

7、每天反思,学会对父母说“对不起”。

8、学会尊重、关爱身边的人。多做有心人,及时送上温暖……

甲:另外该说“谢谢”的时候大声说出来,不要把谢意在心底深埋。

乙:行动起来,用真诚的心回应真诚的心,用爱回报得到的关怀。

五、班主任老师总结发言

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今天,老师看到你们的精彩表演和感人肺腑的发言老师很感动,学会感恩是人性的体现,懂得感恩是责任的要求,让我们永记恩情,让感恩之心伴随我们成长!让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给父母献上我们深深的祝福,献上我们一颗“感恩的心”!

六、宣布活动结束

甲:非常感谢老师的讲话,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在参加了这次活动以后,心里一定也不平静。

乙:如果说母爱是三月的阳光,给儿女带来缕缕春风,那么父爱就是巍峨的高山,为儿女撑起一片天空。

甲:父亲是山,让我学会了坚强;

乙:母亲是海,教我懂得了感恩生命。

甲:感恩是一杯美酒,

乙:感恩是一曲颂歌。

甲:学会感恩是人性的体现,懂得感恩是责任的要求。

合:让我们永记恩情,让感恩之心伴随我们成长,让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给父母献上我们真心的祝福,献上我们一颗感恩的心,请大家一同伴随音乐演唱手语歌《感恩的心》。

合:初二一班《心系父母,学会感恩》主题班会到此结束,再见!

《心系父母 学会感恩》主题班会评课材料

―――― 八五七子弟校初中部 张丽杰

自评:

这节课在参考了前辈们一些成功的做法后,结合班级实际,我想在内容形式上要巧妙结合,有机创新。整堂班会课我设计了五个篇章。第一篇章:走进亲情,说说自己名字蕴含的深刻的意义,通过自己名字的含义让学生知道并了解父母对自己的一片苦心,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今年我国四川5.12大地震,全班同学倾听两位同学配乐讲述的《地震中的撑起》感人至深的故事,让学生的感情得到一次升华,让学生能够深刻的感受到伟大的父母爱,做到了讲文品情、辩析明理;第二篇章:体验亲情,欣赏短剧《母亲的纯净水》,这个小短剧为学生悟明情理指导行动指明了方向、倾听配乐诗朗颂《感恩父母的爱》,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让感情得到再次的升华、观看舞蹈《洗衣舞》,为父母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欣赏感悟小品《钱是妈》,在欣赏完小品之后同学们又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使本次班会达到了高潮,体验亲情这一环节做到了升华情感、形成内化。第三篇章:回报亲情,“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深如大海,我们又怎能不常怀感恩之情呢? 我们又拿什么来报答我们的父母呢?”主持人的一席话引出了“感恩父母行动大搜寻”活动,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达到了此次班会活动的目的――感恩,并成为课后活动的延伸,这样的设计也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对学生行为的指导更有效。班会不拘于形式,让学生从真正的参与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教育。第四篇章:班主任老师总结发言,在我的总结发言中又一次的对学生进行了教育,并且让学生把感恩父母铭记于心。第五篇章:手语歌表演,我和学班同学共同表演手语歌《感恩的心》,让学生在音乐中进一步感受家庭的温馨,珍惜父母的爱,学会感恩,产生践行的愿望。

另外,主持人的台词,追求富有故事性,诗情画意和号召感染力,衔接过渡力求自然顺畅,两个女主持人的音色搭配、风格互补都相当和谐。在安排程序上,让文学和音乐手段穿插进行,电脑操作员我与主持人的配合也很默契。在人员的参与面上,也是相当广,并且发挥了每个人的特长,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很锻炼,每一位同学都抒发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你说、我说、一人一句、大家齐说精彩纷呈。本次班会课激动人心,气氛空前!

遗憾的是时间紧了些,让学生发表意见的时间还不够充分,场上场下的互动少了些,缺乏经验的主持人的现场调控能力也不够,这些都是今后我应该注意的地方。

其他教师点评:

张老师组织开展了《心系父母 学会感恩》主题班会,在此次班会活动中,张老师班级的班会内容设计既从知识层面上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同时又使学生们通过这次班会认识到在家庭里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单向的,应该是双向互动的,孩子不仅要接受来自父母的爱,更应懂得爱的反馈和回报,要学会感恩父母的爱。

张老师指导的这次班会从环节和内容上,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对学生进行了教育。这个选题十分恰当,也容易把握。的确,感恩教育永远是一个不过时的话题,感恩教育更是一种以人为本、人情化的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虽然我们大人都明白这一点,可我们的学生未必都明白,他们往往以为父母爱他们是理所当然的,父母就是应该把好吃的留给他们,父母就是应该以他们为中心,而他们自己,只要读好书就行了。针对这种现象,针对中学生的这种心理,那个小品《母亲的纯净水》,给予了很好诠释,而那个女孩子,演得特别投入、到位,一下子揪住了在场同学的心,学生的心灵受到了触动,情感引起了共鸣,一部分同学自然而然就悄然落泪了。接着,张老师又抓住动情点,适时地与学生进行了一个感悟式的互动交流,让学生产生了一种真切的体会,真的是情理共生又意犹未尽。然后,张老师由表及里,自然而然地把学生拉出故事,拉回身边。让学生以一颗善感的心,在点滴中去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去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这应该说是本堂课最大的亮点。亮就亮在,我们的孩子已慢慢读懂了父母为他们付出的点点滴滴。此时此刻,感动,已如此真实地围绕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间。其实,我们的孩子不是不知道父母对他们的好,不是不懂得父母对他们的爱,只是他们常常在父母的唠叨中遗忘了亲情这个心底最柔软的角落,只是常常羞于表达抑或忘了表达。可喜的是,今天,我们的孩子大胆地说了,说出了心中的感动,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记往了这珍贵的美好时刻。

既然我们已经读懂了父母的爱,就要以实际行动回报他们,时刻以一颗感恩的心,在今后的生活中对父母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着想,多一份关爱。这一点,张老师也处理得水到渠成,意在告诉我们的孩子感动不是在嘴上,而是在心中,而是要化为实际行动。

张老师精心指导这节班会课,通过讲故事、舞蹈、朗诵、、小品、合唱等,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父母的爱、父母的心,能够珍惜父母的爱,学会感恩,产生践行的愿望。

这节班会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老师们都认为是一节成功的主题班会课。

29、学会看病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激发独自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

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作家毕淑敏的资料,阅读有关独立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文章。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旧知:

先复习四年级上册《乌塔》一课,感受对乌塔的敬佩之情。

2、谈话导入:

在中国有位著名女作家,她为了锻炼儿子学会看病,竟然在儿子发烧生病时,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位作家写的这个故事。

3、揭示课题。

二、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检查交流预习成果:

1、用卡片认读十二个生字。

2、读课文中生字所组的词语。

3、说说自己是怎么预习的,或者说说预习后知道了什么。

三、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各自用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

⑴ 说说你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

⑵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⑶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

(可以是对母亲的敬佩,可以是对文中儿子的赞扬,可以是对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的看法等等。)

四、再读课文,体会母爱

1、各自再读课文,说说从文中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两句话。

2、小组合作,交流各自阅读所得。

3、全班讨论:

⑴ 你从母亲的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

(交流中读有关语句。)

⑵ 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交流后就读有关句子。)

五、分角色朗读,体会母爱感情变化

1、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2、全班交流,指名几组分角色朗读朗读课文。

3、说说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六、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总结: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可以是对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敬佩,可以对儿子独立面对生活的称赞,可以是每个孩子都有巨大潜能等等。)

2、拓展:

⑴ 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类似的母爱或父爱吗?

⑵ 你看见过独自面对生活、自觉磨炼自己意志的孩子吗?或你读过哪些这样的故事?

七、作业

课后,请同学自己参加一次磨炼自己意志活动,说一说或写一写自己的亲身经历。

【板书设计】

20、学会看病

作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

30、学会感恩教案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幼儿产生感恩的心理,知道感恩是一种美德。

2.让幼儿在感知体验中获得表达爱心的愿望。

3.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让幼儿深切地感知情意,从而产生感恩的心理。

活动难点:让幼儿将自己的爱心用语言表达出来。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爱心展板一块、小礼物若干、音乐《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

(一)感知活动:

1. 多媒体展现,让幼儿感受幼儿园的美。

2.说出美丽而干净的幼儿园是谁每天来帮我们打扫的?

3.原来是您—-门卫叔叔。

4.播放门卫叔叔工作情景,了解门卫叔叔的辛勤工作。

(二)体验活动:

1.现在你想对门卫叔叔说些什么?让幼儿大胆用语言说出自己的心声。

2.用行动表达爱意,自选小礼物把它放到爱心板上,并对叔 叔说一句感谢的话。

3.播放《感恩的心》音乐,用肢体表达爱心。

(三)活动延伸:

幼儿园里除了要感谢门卫叔叔,还要感谢谁?为什么?

活动反思:

幼儿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在于让幼儿能够感知情意,懂得情感,并乐于表达情感。我设计此活动的目的想通过幼儿亲身体验、自主表达、主动参与的过程来表达自己的感谢与爱,在表达爱心的过程中让感恩内化为一种行动。活动中幼儿通过观看录像,了解门卫叔叔工作的辛苦,从而激发幼儿的感恩情感,让他们从小懂得对周围的每个人都要有感恩之心,知道知恩、感恩、报恩是一种美德,活动中要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让温馨的话语贯穿整个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