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成语是为您推荐的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关于春节的成语-风君雪科技博客

1、关于春节的成语

关于春节的成语有很多,大多数都是带有祝福含义的。

比如“恭贺新禧”,“开年大吉”,“五福临门”,“五谷丰登”,“吉星高照”,“花开富贵”,“财运亨通”,“龙马精神”,“心想事成”,“步步高升”,“大红大紫”,“福星高照”,“新年快乐”,“合家欢乐”,“万事如意”,“吉祥如意”,“岁岁平安”,“大吉大利”,“三阳开泰”,“祥云瑞气”,“百事大吉”,“十全十美”,“万事如意”,“百事可乐”,“张灯结彩”,“喜上眉梢”,“喜气洋洋”,“财源亨通”,“春暖花开”,“万象更新”,“升官发财”,“竹报平安”,“锣鼓喧天”,“火树银花”。

2、北京的春节成语

有“不许间断、日夜不绝、万不得已、截然不同、零七八碎、万象更新、又甜又黏、灯火通宵、灯火辉煌 华灯初上、鼓吹喧阗、 笙歌鼎沸、花天锦地、万家灯火、悬灯结彩、火树银花、 歌舞升平、 万人空巷 普天同庆、 敲锣打鼓”这些优美的词语。

扩展资料:

此文写于解放后的1951年1月,发表在当年的《新观察》杂志的第一卷第二期。

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不久,作者刚从美国回来就写了《我热爱新北京》,从下水道、清洁、灯和水三方面谈了北京的变化。

差不多同时他写了《北京的春节》这一篇文章,描写了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和热闹气氛,同时表达了对新中国、新社会的赞美。

3、关于天气的成语

云淡风轻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亦作“风轻云淡”万里无云湛湛蓝天,没有一丝云彩。

形容天气晴朗。秋高气和形容秋空高朗、天气晴和。风轻云净微风轻拂,浮云淡薄。

形容天气晴好。同“风轻云淡”。碧空万里形容天气晴朗。

碧空如洗蓝色的天空明净得像洗过一样。形容天气晴朗。冰雪严寒冰天雪地,天气寒冷。

知地知天了解地形,了解气候。云迷雾锁形容天气昏暗,气氛阴森。雨僝云僽谓不好的天气把人折磨。

铄石流金高温熔化金石。形容天气酷热。折胶堕指极言天气寒冷。

日丽风清阳光明丽,清风送爽。形容天气晴和。日丽风和和风习习,阳光灿烂。

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飘风苦雨形容天气恶劣。焦沙烂石将沙烧焦,石烧烂。

形容天气非常酷热。焦金烁石使金石熔化枯焦。形容天气酷热。

和风丽日谓天气温暖而晴朗。寒风侵肌形容天气寒冷风轻云淡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

亦作“风轻云净”、“云淡风轻”。惨雨酸风犹言凄风苦雨。指令人伤感的天气。

亦以喻不安定的局势。雪窖冰天到处是冰和雪。形容天气寒冷,也指严寒地区。

雪虐风饕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形容天气非常寒冷。五黄六月指阴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天寒地冻形容天气极为寒冷。十冬腊月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秋高气爽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人间重晚晴原指人们珍视晚晴天气,后多用以比喻社会上尊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凄风苦雨形容天气恶劣。后用来比喻境遇悲惨凄凉。

虹销雨霁彩虹消失,雨后天睛。皓月千里范围极为广阔的千山万水都处于皎洁的月光照射之下。形容月光皎洁,天气暗和。

风和日丽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春暖花开本指春天气候宜人,景物优美。

现也比喻大好时机。流金铄石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快要熔化苦雨凄风形容天气恶劣。比喻情景凄苦悲凉焦金流石金属烧焦,石头熔化。

形容天气干旱酷热风雨交加大风暴雨一齐袭来。形容天气十分恶劣滴水成冰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薄暮冥冥傍晚时天气昏暗

4、关于诚实的成语

抱诚守真:志在真诚,恪守不违。赤诚相待: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诚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诚心实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诚心正意:心意真诚恳切。

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亦作“诚心诚意”。犬马之诚:比喻诚心实意。

一般谦称自己的诚意。信守不渝:坚守信用不变。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

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言信行果: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同“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信果: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一诺千金: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比喻一言为定,决不反悔。

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季路一言:比喻信用极好。

5、关于狼的成语

【关于狼的成语】杯盘狼籍杯盘狼藉豺狼成性豺狼当道豺狼当路豺狼当涂豺狼横道豺狼虎豹豺狼之吻鸱视狼顾除狼得虎狗肺狼心狗行狼心官虎吏狼鬼哭狼嗥豺狼野心鬼哭狼嚎鬼吒狼嚎鬼咤狼嚎鬼抓狼嚎虎狼之势虎穴狼巢进退狼狈拒虎进狼狼狈不堪狼狈万状狼狈为奸狼狈周章狼奔豕突狼奔鼠窜狼奔鼠偷拒狼进虎狼奔兔脱狼飡虎食狼飡虎咽狼餐虎噬狼餐虎咽狼吃幞头狼虫虎豹狼顾鸱张狼顾狐疑狼顾虎视狼顾麕惊狼顾鸢视狼嗥狗叫狼嗥鬼叫狼嚎鬼叫狼顾鸱踤狼号鬼哭狼艰狈蹶狼猛蜂毒狼前虎后狼飧虎咽狼贪虎视狼贪鼠窃狼突鸱张狼吞虎餐狼吞虎噬狼吞虎咽狼心狗肺狼心狗行狼烟大话狼烟四起狼突豕窜狼眼鼠眉狼羊同饲狼子兽心狼子野心粒米狼戾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前门去虎前怕狼,后怕虎后门进狼驱羊战狼如狼牧羊如狼如虎如狼似虎声名狼藉豕窜狼逋豕突狼奔使羊将狼鼠心狼肺贪污狼藉枭视狼顾羊狠狼贪引虎拒狼引狼拒虎引狼入室鼠窜狼奔引狼自卫鹰视狼步鹰视狼顾鹰睃狼顾鹰挚狼食赃贿狼籍赃贿狼藉赃秽狼藉赃私狼籍赃私狼藉赃污狼籍赃污狼藉脏污狼藉鹯视狼顾鸷狠狼戾赃货狼藉

6、关于时间的成语

一日三秋一叶知秋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半载一刻千金一日千里一朝一夕十年寒窗万古长青万古流芳与日俱增不惑之年日上三竿日久天长日不暇给日月如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日积月累日理万机日新月异日暮途穷风烛残年长年累月计日而待古往今来古稀之年耳顺之年有生之年有朝一日成年累月百年大计百年不遇而立之年光阴似箭光阴荏苒同日而语年高德劭年深日久年富力强似水流年延年益寿名垂千古名噪一时各有千秋来日方长抚今追昔旷日持久旷古未有旷古未闻旷古绝伦穷年累月明日黄花经年累月春华秋实春和景明春寒料峭春暖花开春意盎然指日可待度日如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昼夜兼行借古讽今借古喻今颂古非今流芳百世弹指之间朝思暮想朝秦暮楚朝闻夕改朝朝暮暮遗臭万年猴年马月惶惶不可终日毁于一旦遥遥无期蹉跎岁月瞬息万变安时处顺不合时宜避迹藏时拨乱济时不入时宜不失时机不识时务不时之需不时之须不违农时彼一时,此一时曾几何时猖獗一时藏器待时乘时乘势揣时度力传诵一时蹉跎时日此一时彼一时此一时,彼一时独步当时动不失时独步一时待时而动待时守分阿时趋俗风靡一时抚时感事愤时疾俗逢时遇节风行一时风雨时若甘分随时冠绝一时过时黄花哄动一时轰动一时黄金时代黄金时间蒿目时艰好女不穿嫁时衣荒时暴月决不待时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吉日良时敬时爱日济世匡时积时累日救时厉俗敬授民时矫时慢物敬授人时及时行乐见时知几刻不待时匡国济时旷日累时揆时度势诳时惑众匡时济世匡时济俗匡俗济时临时抱佛脚量时度力良时吉日利时及物良时美景立时三刻命蹇时乖妙绝时人悯时病俗名震一时名噪一时名重一时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千古一时起居无时趋时奉势趋时附势千岁一时权时制宜迁延时日切中时弊切中时病千载一时日许多时日许时间生不逢时时不可失时不我与时不我待赏不逾时身不遇时生不遇时时不再来时绌举赢时绌举盈适当其时随地随时适逢其时

7、关于笑的成语

春山如笑笑容可掬贻笑大方谈笑风生千金一笑买笑追欢倚门卖笑嫣然一笑嘻皮笑脸强颜欢笑谈笑自若嬉皮笑脸谑浪笑傲含笑九泉见笑大方声音笑貌回眸一笑笑比河清胁肩谄笑冁然而笑传为笑柄当面输心背面笑抚掌大笑付之一笑拈花微笑鹊笑鸠舞笑面虎嬉笑怒骂一颦一笑有说有笑不苟言笑眉开眼笑谈笑封侯啼笑皆非莞尔而笑谑浪笑敖喜眉笑眼笑面夜叉喜笑颜开哑然失笑音容笑貌买笑寻欢嗔拳不打笑面哭笑不得千金买笑土穰细流豚蹄穰田五十步笑百步笑里藏刀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笑逐颜开语笑喧阗载笑载言眉欢眼笑笑傲风月一笑倾城言笑晏晏哄堂大笑破颜微笑穰穰满家一笑置之打情卖笑破涕成笑先笑后号依门卖笑遗笑大方言笑自若追欢买笑破涕为笑一笑千金拈花一笑捧腹大笑皮笑肉不笑遣愁索笑投壶电笑笑而不答相视而笑嘻笑怒骂一嚬一笑一笑百媚眼笑眉飞语笑喧哗传为笑谈人稠物穰谈笑有鸿儒谈笑自如笑不可仰以宫笑角一笑了之一笑一颦不值一笑谄笑胁肩付诸一笑轰堂大笑开眉笑眼眉花眼笑眉语目笑破愁为笑似笑非笑先号后笑掩口而笑倚门献笑言笑不苟贻笑后人一笑了事含笑入地眉飞眼笑买笑迎欢

8、北京的春节成语有哪些

《北京的春节》成语:

零七八碎:零散没系统的事情或没有大用的东西。本文中指杂拌儿之类的零食。

万不得已: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本文中指实在没有办法赶回来过年。

截然不同:形容事物之间间,界限分明,完全不一样。截然,界限分明地。

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更,改变,改换。

悬灯结彩:悬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北京的春节》课文主题:

本文作者用充满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描绘了一幅幅北京人过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北京的春节》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1-7自然段),写过年前的准备,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贴春联大扫除为春节作好各种准备。

第二部分(第8-13自然段)写过年时热闹的场景。其中第8自然段描写除夕的热闹场景,第9、第10自然段描写正月初一人们的活动,第11自然段描写初六店铺开张后的情形,第12、第13自然段描写人们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的欢乐情景。

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写北京的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9、关于春节的传说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

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

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

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

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

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

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

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

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

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

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10、关于春节的由来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传说我国的祖先曾受到一种叫“夕”的猛兽的威胁。它不仅侵扰村民,还把祭神的贡品毁了。于是村民们请下了灶神老爷,请他上天庭告御状。

灶神老爷上天庭了以后,碰到了一个叫“年”的神。“年”用火烧竹子的方法吓跑了“夕”。因此,人们为了纪念“年”,就把每年的这个时候称为“过年”,把前一晚叫做“除夕”。

而且每到过年的时候,还燃放“爆竹”,用以趋邪避祸,以保岁岁平安。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恋的一晚。

除夕之夜,最为热闹、喧阗,天一抹黑,孩子们或者半大小伙子,早已拿着香火,东一声、西一响地放起鞭炮来了,胆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只手捂着耳朵,远远地探着身子点,其他小孩两手捂着耳朵,紧张而又焦急地等待着……。此情此景,即使人到白头也都还能记得。家人团圆,欢聚一堂。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

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

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满溢着喜庆和吉祥的春节是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符号,它不仅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新鲜最特殊的一天,还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风霜愈醇的古老文化。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

然而,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有关年的传说也很多。

古代的春节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后,才将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

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于是,节前就在门脸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

当春姑娘来到门口时,会念一遍寄托新一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一念,好运真的来了。同样寓意的事情还有挂大红灯笼和贴“福”字及财神像等,“福”字还必须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

离家的孩子这时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饺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了。

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

“年”是什么呢?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败,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

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

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

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

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春节”.

11、关于春节的笑话

纪晓岚释春联纪晓岚是清朝的大学士,有一次,他春节回家探亲,乡里有一家三兄弟请他写春联,他写了一副“惊天动地门户,数一数二人家”,横批是“先斩后奏”的春联。这一来可不得了,有人以“犯上”之名,告了他个欺君之罪。乾隆皇帝得知,立召纪晓岚回京查问,纪晓岚回道:“春联是我写的没错!这家老大是卖炮仗的,不是‘惊天动地门户’吗?老二是集市上管斗的,成天‘一斗、二斗’地叫,不是数一数二人家吗?老三是卖烧鸡的不是‘先斩后奏’吗?”一番话说得乾隆也笑了。

解缙对春联解缙自幼好字,出口成章。这年春节,他在后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对门的员外看了很不高兴,心想只有像我这样的人家,才配贴这副对联,就命仆人把竹子砍了。

不一会,家人来报,解缙的春联改成了:“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员外听了,非常恼火,令人把竹子连根挖出,不料解家的春联又改成为:“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