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dhq.me/build-compile-eunit-release-erlang-application-with-rebar
rebar 是一个遵循 Erlang/OTP 原则的 Erlang 项目构建工具,使用它可以减少构建标准 Erlang/OTP 项目架构配置的工作量,并且可以很容易的编译、测试、发布 Erlang 应用程序。更强大的是,rebar 提供一种依赖管理机制,它可以使开发者很方便地通过 Git、Hg 等方式重用常见的第三方 Erlang 模块或库。
安装 rebar
你可以从 https://github.com/rebar/rebar/wiki/rebar 下载编译好的版本,也可以自己下载 rebar 的源代码,自己编译一个:
1 2 3 |
|
上面编译好之后,在当前目录下就会生成一个名为 “rebar” 独立的 erlang 脚本(escript),把它放在你想创建标准 Erlang/OTP 项目的目录路径下即可使用,或者把 rebar 放在系统目录的 Path 下,方便在终端使用:
1 |
|
在终端输入 “rebar -c” 将列出所有可执行的 rebar 命令。或者输入 “rebar -h” 查看更多的 rebar 参数信息。
用 rebar 构建项目
创建一个名为 rebarapp 的文件夹
1 2 |
|
创建名为 rebarapp 项目:
1 |
|
rebar 会根据默认模板(template)在当前目录下生成一个 src 文件夹,里面包含下面3个文件:
rebarapp.app.src 应用的资源描述文件,影响后面编译生成的 rebarapp.app 里的内容
rebarapp_app.erl 应用的 Application Behaviour 代码文件
rebarapp_sup.erl 应用的 Supervisor Behaviour 代码文件
rebar 还内置了 gen_server、gen_fsm、application 等 Erlang/OTP 行为模式的模板,可以自动生成这些行为模式的框架代码。这里以 gen_server 为例,给应用添加一个名为 rebarapp_server 的 gen_server 行为模式。在应用根目录执行以下命令:
1 |
|
执 行完后自动会在 src 文件夹里生成一个 rebarapp_server.erl 的 gen_server 框架格式的文件,simplesrv 是 gen_server 模板的名称(gen_fsm、application对应的是simplefsm、simpleapp),srvid 则是该 gen_server 模板的ID(gen_fsm、application对应的是fsmid、appid)。
为了测试,这里对 rebarapp_server.erl 进行修改,export 一个 hello 方法,并添加一个 cast 的消息输出,修改后的 rebarapp_server.erl 文件内容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
|
修改 rebarapp_sup.erl 的 init 函数,把 rebarapp_server 作为应用管理者 rebarapp_sup 的工作进程启动,修改如下:
1 2 3 |
|
编译应用
1 |
|
编译完后,会在根目录下生成一个 ebin 的文件夹,里面存放的是该应用的资源文件 rebarapp.app 和应用的 beam 文件,也可以执行以下命令对编译生成的应用文件进行清理:
1 |
|
使用 Edoc 生成应用文档
1 |
|
命令执行完后,会在根目录生成一个 doc 的文件夹,打开里面的 index.html 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到该应用的模块 API 概览。
eunit 测试
rebar 会根据一个名为 rebar.config 的文件里的 eunit 配置选项来对应用进行测试,rebar.config 详细地配置选项信息可以查看官方上的 rebar.config.sample。在应用的根目录下创建一个 rebar.config,填入以下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
|
上面的配置将会加载根目录下的 test 文件夹里的文件,所以需要在根目录下创建一个 test 文件夹:
1 |
|
这里 test 文件夹将存放 eunit 的测试用例,在 test 文件夹里新建一个名为 rebarapp_test.hrl 的测试用例文件,内容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
|
然后在 rebarapp_server.erl 的文件末尾加上以下测试代码:
1 2 3 |
|
当然,如果有必要的话也可以在每个模块文件上加上面测试代码。执行以下命令进行 eunit 测试:
1 |
|
如果应用文件没什么变化修改,也可以直接运行 “rebar eunit”。这时终端出现以下类似显示,则 eunit 测试完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
可以打开根目录下的.eunit/index.html 查看测试报告。
发布应用
在应用根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 rel 的文件夹,用来作为应用发布的文件夹:
1 2 |
|
在当前 rel 文件夹里创建一个名为 rebarapp 的独立的 Erlang VM 节点:
1 |
|
修 改 rel/reltool.config 里的 lib_dirs 的值,默认是一个空列表 “[]”,改为应用所在的目录路径 ‘[“../../”]’,不然到后面编译发布时会报 “Missing application directory” 的错误出来,修改后的 reltool.config 配置内容如下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
返回应用的根目录,在 rebar.config 加上以下一行,把新建的 rel 文件夹放入到 rebar 可访问的子文件夹里,作为应用内容发布文件夹:
1 |
|
再重新编译下应用 rebarapp
1 |
|
如果报什么错,应用 rebarapp 就可以发布了:
1 |
|
在终端上看到 “==> rel (generate)” 且没报什么错,应用 rebarapp 发布成功,并在 rel/rebarapp/bin 目录下生成一个用来启动应用或停止应用等操控动作的 shell 文件 rebarapp。
操控文件 rel/rebarapp/bin/rebarapp 用法:
1 |
|
例如:
启动应用 rebarapp
1 |
|
停止应用 rebarapp
1 |
|
或者启动应用 rebarapp 后返回一个 erlang shell 的控制台
1 |
|
OK,在 erlang shell 的控制台上调用 rebarapp_server:hello() 输出一个 “Hello World!” 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