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匠。前段时间我们讲了如何选择主机的电源,当时提到了与电源一样对用户来说存在感比较弱的机箱。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说下如何选择一款好的机箱。
可能很多人看到如何选机箱这个问题都会不屑一笑,然后回答道:选个自己看着顺眼的不就行了吗?非也、非也!
机箱作为一个承载主机所有配件的载体,虽然对主机性能并没有太大关联,但是你要能承载硬件起码要能先装进去硬件。很多朋友配机器都是先看机箱,然后再开始买配件。到最后配件全部到手里面开始装才发现,塞不进去。
人生最艰难莫过于全部装好发现显卡塞不进去
这时就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锯机箱 OR 锯显卡?
其实这就是很多新人装机的一个通病,在不考虑硬件兼容性的情况下去购买配件,最终导致虽然哪里都很好,但是就是没法组合到一起。那么接下来,小匠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下机箱的种类以及如何选择:
首先从分类来讲,我们常见的主流型号有ITX、M-ATX、ATX以及部分E-ATX。用通俗的话来说,分别是所谓的小杯,中杯,大杯以及超大杯。
机箱内部的容量也是按照这个趋势逐步增大。当我们自己去购买一个机箱的时候,一般网上的商品详情中都会有下面这么一张图:
图中详细地展示了该款机箱对各个配件的适配,我们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严格参考这个图中的限制。比如这一款最高只支持M-ATX(中板),如果我们购买了ATX(大板)我们就是无法把配件塞进去的,就会造成我们装机时的尴尬。
还有部分钟爱小机箱(ITX)的朋友,你们除了这一张图之外,可能店家还会额外的尤其他几张图,例如:
这是因为小机箱本身空间有限,兼容性更低,所以在部分配件安装了较大的配件的时候,其他配件就需要选择小款的来留出余地,所以打算组装小机箱的朋友,一定要加倍注意自己的机箱兼容。
那么一款机箱能够把我买的配件全部装进去就可以了吗?当然不是!
一款好的机箱除了兼容性这种最基本的要求满足,还需要看它的其他部分:
设计:
谈到设计大家可能想到最多的就是机箱的外观如何如何,是否侧透?是否带有灯光?诸如此类。但是,更重要的还有机箱内部结构的设计!
左为上置电源 右为下置电源
机箱的电源安置位置一般分为两种:上置式与下置式
现在大部分的主流机箱都是采用的下置式,老式的主机大部分都为上置式。为什么上置式被淘汰了呢? 因为:
1、电源本身是带有风扇的,当上置的时候,由于位置高会导致震动幅度更大,整个机箱就更容易共振发出杂音。
2、电源上置的话就会导致其他配件整体向下移动,这样机箱前部的进风空间进入后,显卡与机箱底部空间减少,气流流量更小,散热环境就会差一些,就会导致整体温度升高。
板材:
这个可能是一般消费者最难考虑的问题了,不就是几块铁皮吗,有什么区别吗?
其实区别还真的挺大的!
因为机箱本身除了承载作用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如果板材过于轻薄,在运输途中损坏的概率也就更大。而且现在的高端硬件越来越重,更薄的板材随着时间变长,变形的概率就越高,越容易出问题。
一般品质比较高端的机箱都会在自己的详情中标明重量,一般板材越厚的主机,重量自然而然也就越大,这算是一个比较简单辨别机箱板材做工的方法了。
市面上很多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很薄板材的机箱,尤其是那种异形机箱,基本是重灾区。大多数这种机箱到手后,机箱整体的刚性非常脆弱,用力使劲挤压可能都能感受到机箱有轻微形变,整体架构非常不稳固。但是大部分朋友会冲着颜值去购买而忽略了板材这方面的问题,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一旦有磕碰很可能就会体现出弊端。
以上就是今天小匠跟大家分享的一些关于机箱选择上的一些大家可能会忽略的问题,虽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机箱不仅仅要美观也要兼顾实用,一款好的机箱除了给你带来外观的好感,扎实的品质也是重中之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