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期。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
今年入伏时间是7月16日,过几天又是“中伏”,相信大家最近都被这高温天气整得明明白白。
好在空调已经相当相当普及,办公室、商场、餐厅、家里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它的身影。
不过虽然我们常说夏天的命是空调给的,但在使用过程中,还是会产生很多烦恼,最常见的当属患上“空调病”了。
一般来说,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中而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上呼吸道感染、关节酸痛等症状称为空调病或空调综合征。
但其实医学上并没有“空调病”这个疾病,这是一个社会学诊断的病名,通常凡是与空调有关或空调引起的相关疾病,就能称之为“空调病”。
引起这个疾病的最主要原因是在空调环境下,空气流通较为缓慢,二氧化碳浓度偏高,并且空气湿度低,室内外温差大,这些都会引发呼吸道、关节肌肉、神经系统等疾病。
对于本身体质就偏弱的群体,比如老人、小孩、孕妇等,长时间呆在空调房的患病几率更高。
解决这个难题非常简单,勤开窗通风就可以了,但又存在很大局限性。
如果在公司实施这个方法必然会造成大量冷气损耗,从而大大增加空调的运行负担,增加耗电量。
如果是在家里,白天还好,隔几个小时开窗十分钟也不是难事儿,但问题是家里空调的使用场景大部分是晚上睡觉,我们不可能凌晨三四点爬起来开窗透透气。
空调等行业的专家们当然也知道消费者有这个痛点,所以一直在找寻解决办法,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新风。
我这里讲的新风指两种设备,一种是独立的新风系统或者新风机,另一种是新风空调。
新风系统在很多高端写字楼、商场都有应用,它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把室外的新鲜空气经过过滤后输送到室内,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到室外。
包括我们常看到的排气扇、通风管,你都可以理解为一种简单的新风设备。
而家用新风产品里,新风机相对流行一些,效果肯定不如大型的新风系统,但它更好安装,也更便宜。
新风空调的概念可能很多人就比较陌生了,其实很早以前一些空调上曾经出现过这个功能,但受制于技术、能耗等方面的原因,又逐渐从空调上消失。
直到最近两年,一些品牌又开始推广新风空调,比如说海信,前两天刚好发布了几款新品。
并且今年4月份,我也有幸体验过海信的新风空调产品,使用感受还可以。
虽然新风系统和新风空调都能解决通风换气的问题,但它们在面临冬季、夏季室内外温差较大的使用场景时,都暴露出同一个矛盾——冷热交换。
新风要从外界抽取空气到室内,但是夏天和冬天室内外温差极大,抽进来的空气必然会影响室内的温度。
试想一下如果是夏天,室内既开着空调又开着新风,一个在吹冷风,一个在吹热风,不仅影响室内温度,还让空调一直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
针对这个问题,高端的新风系统会内置热交换系统,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个困扰,比如远大主推的SG系列新风机自带的热交换系统可以提供最大80%的热交换效率,对空调使用影响较小。
但是绝大部分品牌的中低端产品一般都没有热交换系统,所以夏天使用还是只能牺牲空调的电费了。
而前面提到的新风空调原理也不复杂,它通过一根新风管连通室内室外,实时引入室外新鲜空气,这种形式肯定也是没有热交换的,所以开启时会增加空调功耗。
但好在新风空调的新风量一般很小,所以影响没有独立新风机那么大。
我还没去了解过有没有那种带有新风、热交换、空调三种功能于一体的设备,从功能上来讲这肯定是最完美的,几乎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总的来说,想实现最好的吹空调体验可真不容易,既要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又要不影响空调的能耗表现。
关于这个话题,你们有没有什么想法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