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识一半(我和春风都是路人,你带着秋水去银河)。

刚上大学时,学姐教我大学要学一门乐器,于是我报名参加了口琴俱乐部,学会了吹口琴。口琴很简单。据说努力一个月就够了。

口琴真的很简单。在学长笛的室友会吹“5”之前,我就开始学简单的音乐演奏。社团的大姐用半个小时给我们讲了基本的演奏方法,然后给了我们一个五行短谱,开始练习演奏音乐。

我记得我们学的第一首歌是李叔同的《告别》。

李叔同是神人,《再会》是神曲。

李叔同的人生是鲜明的,他在每一段都达到了极致,有着相同的本质和一切。

在25岁之前,李叔同是一个有钱又游手好闲的人。他从小就在诗、书、画、曲、石篆刻方面出类拔萃。

比如他15岁的时候,写了这样一首诗: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如草上霜。这是一个15岁的孩子在哪里写的?

后来家道中落,李叔同当了老师,漫画家丰子恺,国画大师潘天寿,音乐家吴梦非,画家钱君匋等等,江浙文艺界的名人几乎都是李叔同的学生。

三十九岁的李叔同出家,学了最难的法门,做了弘毅的律师,修行了二十四年。因持戒得法,成为法门第十一祖,与徐云、尹光、太虚并称为民国四大僧。

1942年10月13日,弘毅大师在泉州二佛寺温岭疗养院的中山室去世。

虽然弘毅大师去世了,但他62年的人生在留下了无数的艺术和精神财富。比如乐器入门,神曲,告别。

《告别》背后有一个故事。

当还是一个有钱无所事事的人时,他在又娶了几个有钱的男孩,其中一个叫许,他们的关系非常好。

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许站在家门外喊道:“叔叔哥哥,我们家破产了。回头见。”。说完又哭着说再见,那里连李叔同的房子都没有。

李叔同在雪地里站了很长时间,盯着他朋友的背,直到背从大变小,消失了一点,再也看不见了。她回到屋里,关上门,写下了“再会”。

亭子外,古道旁,绿草如茵。

晚风吹柳笛,夕阳落山外。

天堂的边缘,地球的角落,知心的朋友都断了一半。

一壶脏酒会让它变得更好。今晚不要去梦寒。

亭子外,古道旁,绿草如茵。

问你什么时候回来,来了不要乱走。

天堂的边缘,地球的角落,知心的朋友都断了一半。

人生是一次难得的相聚,却是一次极大的别离。

《送别》的形象很美,送别的场景,天空之下,的一望无际的草原,长长的亭古道,晚风吹柳,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伟大的世界映衬着人的渺小,让人在面对滴落在纸上的命运时感到无助。

让我们说再见。天远不要紧。我们可以用“然而,虽然中国保持着我们的友谊,天堂仍然是我们的邻居”来安慰自己,但事实是,即使“我希望人们能长寿,一起度过千里”也只是一种奢望。我们在命运中颠沛流离,苦难过后注定枯萎。

“日子短,天涯海角,朋友半散。”只有当老人读这首诗时,他才感到内心更加痛苦。他“脸色苍白,满脸皱纹,牙齿颤抖。”他的老朋友一个接一个地去世了,剩下的很少。然而,我们没有希望再次看到死者和生者。面对悲剧,我们无能为力。

“人生难得相聚,只为多留。”这句话真的道出了世间悲欢的本质。

有时候觉得20岁的李叔同好像活了别人的一生,但年纪轻轻,命运的感觉就是这么沧桑。

不要相信李叔同15岁时的那句诗,“人生如西山日,富贵如草上霜”。很多人50岁不懂的,这个15岁的孩子已经懂了。

而《送别》这首诗,没有生活经验就写不出来吗?许的告别,也许让看透了尘世,爱离别,恨相遇,又乞求相遇。

“告别”不仅仅是好朋友的告别。也许李叔同正在告别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