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箱声音大(怎么给电脑降噪?)
文章目录[隐藏]
- 风机降噪分析
- CPU散热器的降噪分析
- 显卡降噪分析
- 其他噪声源
- 硬件购买建议
- 底盘
- 迷
- CPU散热器
- 硬盘
- 电源
机箱噪音大(如何降低电脑噪音?)
我们在组建一台DIY电脑时,不仅要考虑预算内的配件是否能满足性能要求,机箱外观和灯光效果的搭配是否令人满意,还要考虑最终搭建的主机是否静音,这也是很多用户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对于那些晚上需要使用电脑办公的用户来说,夜深人静的时候,主机发出的噪音往往会造成很大的干扰,令人讨厌。
每台主机的噪音主要是由风扇引起的,其中大量的机箱风扇、CPU散热器、显卡散热器风扇转速较高,通常是噪音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动力风扇、水冷泵等。也是声源之一;还有一种振动很容易被忽略,也会产生令人不愉快的噪音。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DIY主机噪音的来源以及相应的“降噪”方法。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希望能给你一些帮助。
风机降噪分析
它是风扇噪音的主要来源之一。噪声来源于高速轴承和风机叶片切割产生的风噪声,还与风机尺寸、风机叶片角度、轴承类型有关。风扇看似简单,但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通过测试/实践来调节噪音并不方便。
低速风扇轴承噪音和扇叶切割噪音更小,1000转、1500转、2000转是三个完全不同的噪音级别。在满足主机散热的情况下,风扇转速越低越好。目前如果尽量选用4PIN PWM温控风扇,可以通过主板BIOS或者其他配套软件自定义温控速度策略。3PIN风扇,串联一个减速线(电阻)也是直接降低风扇转速的好方法。
很多情况下还在出风口设计了防尘网,不仅不能防尘,还会阻挡灰尘排出,还会增加一种风噪。如果不影响美观,建议直接去掉。
机箱安装的风扇越多,主机的噪音越大。很多高端机箱在前后上下甚至内部都提供了很多风扇。如果不是为了炫目的RGB光效,或者硬件配置产生的热量不是很大,不需要完全用渐增的噪点填充。
CPU散热器的降噪分析
安装过程中,准确连接各种设备的供电线路:风冷散热风扇接主板“CPU风扇”插座,水冷风扇接“OPT风扇”插座,冷头水泵接AIO/泵专用接口,机箱风扇接“CHA/SYS风扇”。然后,在BIOS中设置各个端口的温度控制策略。为了方便起见,可以直接调用“静音”档位。不同的主板接口可能会有不同的名称。请参考连接说明手册。
在满足应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风扇转速是降低噪音的较好方法。对于多风扇风冷散热器,有更好的办法。比如双风扇可以只保留一个前置风扇,在稍微降低散热性能的同时,会大大降低风扇带来的噪音(通常双风扇相比单风扇只能让CPU温度降低1-2度)。对于双塔风冷,建议去掉中间风扇,带来的噪音更大,散热性能提升更有限,比前面的风扇差很多。
显卡降噪分析
现代显卡基本都有低负载停风扇的技术,在日常应用中非常安静。在高负荷下,三台风机的满载转速通常低于两台风机的满载转速。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显卡满了的时候,我们一般都在玩游戏,不容易被显卡的噪音打扰。
如果想让显卡在高负载下更安静(比如加班设计渲染的朋友),可以使用MSI加力软件自定义风扇转速控制,逐步匹配温度点和转速,在温度可控范围内达到最低风扇转速,降低显卡噪音。
显卡最大的噪音问题可能是高频电感的啸叫。这种形而上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并不少见,对于用户来说几乎是无解的。啸叫不是质量问题,通常是在特定硬件环境下不规则触发。最有效的方法可能是换显卡再试一次,代价很大。
其他噪声源
很多用户的电脑桌并不是一个桌板四角的简单结构。如果抽屉(或储物柜)多了,可能会形成共振腔,把主机产生的共振变成整桌不舒服的低频噪音。通常情况下,底盘底部的垫料是软橡胶垫,减少了这种震动的传递。但如果桌面仍有共振,则说明衬垫不够柔软,或者机箱底部不够平整,四角与桌面接触压力不均匀导致吸振能力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尝试在底盘脚垫下面垫一层软性材料,隔绝震动。
硬件购买建议
任何时候,“买新的”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你正在建造一台新电脑,或计划升级它的一些配件,并希望考虑到静音,那么我们给出以下建议。
底盘
机箱的种类很多,规格、尺寸、形状都不一样。通常情况下,虽然机箱本身并不是噪音源,但机箱作为所有硬件的承载基础,也是决定主机静音与否的重要条件。
机箱越小,硬件性能越强,主机噪音相对较大。体积小或结构特殊的小尺寸机箱往往散热器规模有限,无法形成良好的风道;硬件性能越强,功耗越高,产生的废热也就越多。核心发热硬件(CPU/显卡)需要转速更高的风扇导热,导致噪音增大。它主要受高负载条件的影响。
开放式机箱的主机比较吵。由于机箱外壳缺乏完善的封装,内部硬件的工作噪音会直接传递到主机外部。并且在没有风道的情况下,目前开放式的机箱通常配备了很多RGB风扇位,进一步加剧了主机产生的噪音。高负载和低负载条件都会受到影响。
散热箱进、出风口外露尺寸较大,工作噪音较大。即使是非开放式的柜子,也不可能是完全封闭式的柜子。通常情况下,前面、顶部和后面都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网孔。有的机箱配合RGB光效,选择正面和顶部直接裸露的大面积网状设计;有些情况下,网孔隐藏在机壳两侧,成为面积较小的条形进风口和出风口,最大限度地阻挡内部噪音的直接传播。高负载和低负载条件都会受到影响。
机箱的板厚/强度低,硬件接头间隙大,主机工作噪音比较大。板材厚度主要影响声屏障性能;同时,厚度和强度、底盘中板之间的接缝精度也影响振动的幅度。主机中的机械硬盘,水泵和风扇的转动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震动,而轻薄材质的机箱相对容易产生共振,使机箱成为噪音源。比较好的机箱通常都有基本的反共振设计,比如软脚垫,侧板上的橡胶垫,硬盘上安装的减震橡胶圈,阻挡振动的传递。
以上分析并不是让大家盲目的去选择理论上静音效果最好的机箱。机箱作为个性化的载体,本身就是一个多维度的选择。对于很多用户来说,噪音这个单一指标不会被排到最高优先级,但是选择一个的时候考虑一些静音因素就足够了。所以,你爱买什么就买什么,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可以给主人制造噪音。如果机箱本身太便宜,没有基本的反共振设计,那就没办法了。
迷
“优化风量”风扇和“优化气压”风扇分别用于机箱风扇和散热器风扇。以owl风扇为例(owl对规格参数要求严格)。同样转速为1200RPM时,NF-F12 PWM(风压型)提供的风压为1.83mm H2O,风量为74.3 m/h,工作噪音为18.6 dB。而NF-S12 PWM(风量型)的风压为1.19mm H2O,风量为107.5m/h,工作噪音为17.8db,显然F12用于散热器,可以更好的吹过冷排或者风冷翅片,S12更适合底盘,同样的速度可以带来更多的气流,散热快,速度降低。
同价位不带灯的风扇,风扇轴承和叶片的材质通常更好。叶片材料的硬度会影响高速时的变形幅度。硬度越高,振动幅度越小,保持动态平衡更容易、更安静。而轴光发射的RGB风扇使用的半透明材料硬度较低,无法减少高速变形,质量通常一般。这是一组矛盾。厂商一般有三种解决方案。一是不解决它们。比如猫头鹰至今没有RGB粉丝。二是使外环发亮,如Tt的RIING系列或NZXT AER系列风机,使轴流风机叶片的材料不受影响。第三个类似于追风者的光环圣环。在不改变风扇质量的情况下,不发光的风扇可以以RGB配件的形式产生RGB效果。
CPU散热器
散热器的作用是将CPU产生的热量有效导出,也是主机内部的主要噪音源之一。无论是风冷还是水冷,热量最终都是通过风扇的强制对流排出,所以基本原理就是导热能力越强(不是风扇的主体部分)+散热规模越大(与空气体接触的有效面积)。如果保持相同的芯片温度,风扇的转速可以相应降低,相应主机的工作噪音也会降低。
水冷比风冷凉也是一种误解。风噪来自1~2个风机。水冷噪声除了2~3台冷排风机外,还包括高速水泵的噪声。所以水冷的满载噪音其实比风冷大,但是高性能水冷在散热性能上的绝对优势还是强于风冷。
在机箱兼容性允许的情况下,使用导热性能优异、散热规模大的散热器,可以相对降低风扇转速,降低散热器的工作噪音。在相同性能下,双塔风冷散热器中两个降速风扇的工作噪声低于单塔风冷散热器中一个高速风扇的工作噪声。要维持同样的温度,同样系列的水冷,360规冷排,对风扇转速的需求也必须低于240规冷排。
在散热器不变的情况下,也可以更换相同风压下能提供更低转速的风扇,或者相同转速下更好的承载和更低的风噪。
如果CPU配置功耗不高,或者主机长时间不在高压负载下工作,比如渲染,可以选择立民Le GRAND MACHO RT,宽间距、大鳍片、后倾的准被动式散热器,作为无风扇零噪音散热器方案,利用机箱背后12cm风扇带出热量。
硬盘
SSD无论是M.2规格还是老旧的2.5寸SATA盘,都不会产生震动和噪音。如果预算高,用户可以直接购买便宜的大容量固态硬盘作为仓盘(容量和价格优先)。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机械硬盘还是必不可少的,机械硬盘带来的震动问题解决不了。如果是新主机,可以考虑用2.5寸的机械硬盘,会产生轻微的震动,比常规的3.5寸要小。
机械硬盘产生的噪音并不完全来自机身,还会通过振动传导与风扇等其他硬件形成共振。当底盘质量不高时,各种缝隙在共振过程中会产生噪音。所以,换个好的底盘手柄。
电源
和动力显卡一样,内部有风扇,为元器件散热。通常高端黄金电源现在都配备了低负载风扇停止的技术。日常应用中几乎没有噪音,满载时噪音也不是很大。但随着迷你ITX机箱的兴起,小尺寸电源SFX配置的小口径风扇往往需要比ATX电源风扇更高的转速才能满足快速散热的要求,所以相对而言,ATX电源在高负载应用时噪音更小。另外,目前很少遇到电源的啸叫,不用太担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