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寡头之间的区别

行业寡头垄断是指某个行业只有少数企业在经营。由于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企业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并不完全具有竞争力。寡头竞争与完全市场竞争的区别在于:寡头之间存在适当合作垄断的可能性,但由于企业数量巨大,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之间不存在合作垄断的可能性。因此,寡头企业可以在相对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从企业获得一定的垄断收入。这些寡头资本不仅可以获得正常的利润,还可以获得一定的垄断利润。然而,完全在市场上竞争的企业无法获得垄断利润,只能获得正常的资本利润。

寡头垄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由市场寡头垄断,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自由市场寡头垄断广泛存在于私有国家。微软是典型的自由市场寡头企业,美国的石油工业、汽车工业和世界的飞机工业都是自由市场寡头。

自由市场寡头垄断企业不受国家政策的特殊保护。这些寡头企业通过自身企业现有的较大规模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来挤压新加入的企业。通过价格竞争,那些新加入的企业无利可图。这些巨大的寡头企业往往会吓退那些准备加入自己行业的人。正是通过寡头垄断企业的规模经济,那些准备加入自己行业的人被劝阻,而不是通过政府政策。在这个寡头垄断的行业中,虽然这些企业可以获得寡头垄断的利润,但是这些寡头企业提供的商品价格并不贵,人们可以接受。

为了降低寡头垄断程度,政府往往会对新加入的企业提供适当的帮助,限制寡头企业对新加入企业可能存在的歧视。政府也会制定一些行业自由竞争的规则,让寡头垄断的行业有自由竞争的可能。

第二种是政策寡头垄断,只出现在少数国家。中国有很多政策导向的寡头垄断行业,自然也有很多政策导向的寡头垄断企业。比如中国的石油行业和电信行业都属于政策导向的寡头垄断行业。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可能存在以政策为导向的私营寡头垄断行业和企业。

政策寡头和自由市场寡头的重要区别在于:形成的原因和方式不同。政策导向的寡头垄断是政策的产物,与自由市场格格不入。正是政府的政策不允许其他企业进入这些行业,导致这些行业的企业数量较少,从而形成政策导向的寡头垄断局面。如果政策放开,允许其他企业进入这些行业,就会有很多企业进入这些行业,这些行业就会重新洗牌,可能会消除寡头垄断,可能会继续维持下去。自由市场寡头垄断是自由市场发展演变的结果。

与自由市场寡头垄断相比,政策寡头垄断更具垄断性,即政策寡头行业内部的竞争程度相对较弱。政策性寡头企业可以获得较大的垄断利润,对社会危害极大。

政策导向的寡头垄断的合理性相对较弱,因为它是通过政策而不是自由竞争来实现的。所以一些寡头垄断的内容完全可以脱离寡头垄断模式,行业完全可以自由竞争,所以这种政策导向的寡头垄断的危害是比较大的。

政策性寡头行业,由于其他企业不具备自由加入的可能性,导致行业内部竞争程度较弱,政策性寡头行业的竞争程度接近完全垄断行业。

中国政策导向的寡头企业几乎都属于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运营效率低导致行业运营成本高,行业内寡头企业的规模效益难以充分体现。或者说,行业内寡头企业的规模效益几乎完全被国有企业固有的低效益所抵消。国有企业的政策导向型寡头是最糟糕的寡头,比民营企业对社会的危害更大。

从对社会的贡献或危害来看,自由市场寡头垄断是最好的寡头垄断模式,而政策寡头垄断相对较差。在政策导向的寡头垄断中,政策导向的私有寡头垄断模式优于政策导向的国有寡头垄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