钹是一种什么乐器
钹源于西亚,流行于北魏。明清后成为戏曲的重要伴奏乐器。
钹:古代称“铜钹”、“铜板”,民间称“钹”。它是一种常见的打击乐器。历史悠久,表现力强。它不仅用于民间音乐、地方戏、打击乐和锣鼓,还广泛用于各民族的民间歌舞、娱乐和宣传活动。
钹起源于西亚,首先在埃及和叙利亚传播,然后在波斯和罗马等古代国家传播。东方,最早见于印度,后见于中亚,据《北帝书》。根据神武的说法,大约在公元350年,钹随着天竺音乐传入中国的中原地区。
6世纪初,青铜钹在北魏非常流行,很早就用于梵天音乐。隋朝九大乐种中,天竺、西凉、龟兹、安国、郭康等地使用过钹。
在唐代,十首乐曲中有七首使用了钹,尤其是燕乐,也有铜钹和铜钹。敦煌千佛洞隋唐壁画和五代蜀王王剑墓乐舞石刻中,已有醒目的铜钹画像。明清时期,钹是昆曲和其他地方戏剧的伴奏乐器。
钹的形状
铜制圆形打击乐器,两个圆形铜片,中心鼓成一个半球,中间有一个孔,可以通过佩戴丝条等来固定。,两块互相撞击并发出声音。钹是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也被称为“土耳其钹”。他们穿透力强,善于烘托气氛。它们是乐队、交响乐团和管弦乐队中不可缺少的彩色打击乐器。
打钹的时候可以挂在支架上,用鼓槌打,很有表现力。轻弹如冰雪融化时汩汩的泉水,重吹如暴风骤雨时呼啸的狂风。结构组成:钹是一对铜制的草帽形圆盘,像梭子一样扣在一起。
钹体两部分各有一条钹巾。演奏者必须站着,双手通过钹巾握住钹体,使钹体的两部分碰撞发声。乐器特点:是一种没有固定音高的金属发声乐器。它的声音响亮有力,余音回响,可以传得很远。用于强打时,充满气势,通常表现出一种激情;用在弱音演奏中,作用像大鼓,属于拍子乐器。
钹的演奏技巧
玩的时候,每只手握着一边,互相打。有攻、捣、磨、抛等技术。用于民间器乐合奏、地方戏、歌舞伴奏和锣鼓。另外还有咔哒声,用小杵敲击单个钹边,获得其特殊的音响效果,用于民族乐队和说唱伴奏。
比如福建省福州、闽侯、永泰、连江、闽清等地流行的“福州平话”。也就是单钹伴奏。演唱者右手握钹,拇指上套一个瓷环,可以敲击钹的边缘,左手用小棍敲击进行说唱。
《荷叶》是一首流行的四川歌,也配有钹。据说形成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以演员用来打击节日的钹命名,类似荷叶。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