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思想(庄子逍遥哲学的六个主要思想)
文章目录[隐藏]
- 一、庄子的无神论和天道观。
- 其次,庄子哲学富含辩证法。
- 第三,庄子的认识论。
- 第四,庄子的人生观。
- 第五,庄子的万物理论。
- 第六,自由旅行的思想。
庄子的思想(庄子逍遥哲学的六大思想)。
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中思想最深刻、语言最生动的哲学家。他是道家哲学中的第二人。他的思想和老子一起被称为老子的思想。老庄思想是对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文化的有益补充。
我们可以说,几乎每个中国人心里都坐着三个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老子,一个是释迦牟尼。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哲学主张积极入世,以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加入社会,通过积极努力和奉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老子为代表的老庄道家哲学主张人要从清静无为中解脱出来,用一种游离于世的无为思想来实现个人的精神幸福。以释迦牟尼为代表的佛教主张万物皆空空,一切都是假象。人要慈悲,放下所有的执着,才会实现涅槃。
庄子是影响中国文化、中国思想、中国价值观最深刻的人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散文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后来,李白、苏东坡都很推崇庄子的散文。
庄子的散文以大气磅礴的想象力为特色,大多使用独特怪诞的寓言。可以说,读不懂庄子的寓言,就不能真正理解庄子思想的精髓。
很多寓言背后,其实都有庄子思想的干货。作为道家哲学的集大成者,庄子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庄子的无神论和天道观。
在人类的幼年时期,人们认为天堂,也就是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认为天堂就是上帝或者皇帝。道家创始人老子否定了这一理论。老子说,天是道的产物。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这一思想,抽象出了天的概念。庄子在《大宗师》中说:
“大宗师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这段话的意思是:
“道”是真实可靠的,但它是无为而非物质的。“道”可以感知但不能口述,可以理解但不能亲自看到;“道”本身就是根和根,在天地出现之前,它在古代就已经存在了。它通向鬼帝,产生天地;它在太极之上不高,在六根之下不深,在天地之前并没有存在多久,比古代更长的时候也不老。
庄子认为道无所不在,但没有具体的形式和意志,道是世间万物的本源。
其次,庄子哲学富含辩证法。
辩证法是老子思想的一大特色。庄子也继承了这一点。按照庄子的说法,事物是由正反矛盾构成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庄子在《德崇赋》中列举了许多矛盾的现象:
“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这些矛盾是相互转化的。
第三,庄子的认识论。
认识论有两种,一种是世界可以被认识,另一种是世界不能被认识。庄子认为,人类有认识世界的能力,但人永远无法认识整个世界,所以苦心钻研是没有意义的。
庄子说:“我的生命有极限,我的知识也有极限。有了无限,几乎有了!成了知者,只是快没了!”庄子认为我们的生命如此短暂,知识无穷无尽。用如此短暂的一生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一种愚蠢的人生。同时,庄子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统一的是非判断标准,就像一场辩论一样,输赢实际上并不意味着对错,而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对错,所谓的对错只是人们的主观判断。
第四,庄子的人生观。
其实人生观是由命运观决定的。你有什么样的命运观,你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庄子的天命观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明知道自己除了安身立命什么都做不了。意思是你不能对抗命运,你只能顺应自然,顺应命运。只有自在超脱,才能实现精神上的自由和自在。
第五,庄子的万物理论。
这是庄子哲学的基础。庄子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其实都是从更高的层次去观察的,我们会发现一切都是一样的。什么悲欢离合,什么荣华富贵,甚至生死最终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需要追求那些辉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谓的失败和所谓的挫折都只是过眼云烟。
第六,自由旅行的思想。
庄子的自由旅行思想,并不意味着我们到处走走都是充实快乐的,而是庄子的逍遥是人的精神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庄子认为,人要想实现幸福,就必须摆脱物的制约,能够实现物而不是物,没有什么可等待的。这样,我们才能实现无心无欲,实现无成功无自我,最终走向只有神、圣人、人才能达到的幸福境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