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文学小说(十大系列之中国近现代十大文学名著))
现代文学小说(中国现代十大文章十大系列,科普经典)。
上一期,我们盘点了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本期,我将给大家带来十部现代经典文学名著。文学是名门望族的秘史,是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大多来自作者的生活环境,但他们超越了国界。可以说,文学是世界各民族的共同语言。民国时期,中国文坛百花齐放,涌现出鲁迅、老舍、郭沫若等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家。他们的作品给活着的人带来了深刻的教育意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文坛有点平淡,但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为世人所知。比如陈的史诗《白鹿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激励了万千读者、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世界文学殿堂级的最高成就等等。可以说是彼此如出一辙。这一期,我从下面的二十部作品列表中选了十部作品。它们是:鲁迅的小说《呐喊2》、沈从文的小说《边城3》、钱钟书的小说《围城4》、张爱玲的小说《传奇5》、曹禺的戏剧《雷雨6》、巴金的小说《家7》、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8》、茅盾的小说《子夜9》、鲁迅的散文诗。陈的《白鹿原》13、余华的小说《活着》14、莫言的《红高粱》15、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16、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17、的《创业史》18、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张恨水的《金粉世家》29。
首先:“尖叫”。
《呐喊》是现代作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它收录了鲁迅从1918年到1922年写的14篇短篇小说。1923年由北京新潮社出版,现收录于《鲁迅全集》第一卷。
这份榜单的第一名是鲁迅的小说集《呐喊》。我是从刻在桌子上的著名的“跃起大地”和“造”认识鲁迅的。《土壤跳跃》只是《呐喊》中的一篇文章。《呐喊》是中国文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它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为后来的作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鲁迅在《呐喊》中塑造了狂人、阿q、孔乙己等一大批鲜活的文学形象。通过描述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的社会生活。无情地揭露和深刻批判了践踏生命的封建传统伦理、封建世俗和封建制度。彻底剖析民族劣根性,为时代呐喊,努力唤醒人们的思想。呐喊奠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无可比拟的地位。他是中国的民族脊梁。
第二: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1899-1966)的一部小说,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中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在茅盾先生的《子夜》和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之间,我选择了后者作为这个榜单的第二名。《骆驼祥子》是老舍1936年写的一部小说。是我接触到的第一部现代文学作品,久久难忘。这本书以黑暗、畸形、不平衡的旧社会为背景。通过对下层人民挣扎和悲惨命运的描写,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官僚统治下的旧中国。任何通过个人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努力都是徒劳的,祥子在几次沉沦之后不得不向命运低头。作者以对民族和文化出路的关注来分析祥子的命运,既从传统文明中的积极因素来批判现代畸形文明的负面影响,又悲叹传统美德的衰落,不满祥子身上积淀的民族文化的劣根性,咒骂“化人为鬼”的黑暗社会和制度,悲叹病态旧社会中愚昧无知的好人的堕落。
第三:午夜。
《子夜》,原名《夕阳》,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约30万字。茅盾1931年10月开始写作,1932年12月5日写完,共19章。
茅盾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奠基人之一。以他名字命名的茅盾文学奖是中国文学的最高奖项。《子夜》的成功在于它对典型的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的空前创造。通过他,他全面地描述了各行各业的阶级人物的心理、思想和命运。深刻揭示了在旧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主义下,民族工业没有出路。吴荪甫的经历象征性地暗示了作者对中国社会本质的理性认识。《子夜》的出版,在其漫长的创作历程中,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也标志着茅盾先生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期。
第四部:《围城》。
《围城》是钱钟书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称为“新学者”。
《围城》是钱钟书写的。小说没有明确的故事线索,只是一些由作者琐碎的感悟和经历拼凑而成的琐碎情节。一般来说,一部情节琐碎的书,要想成为一部成功的作品,必须有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钱钟书的《围城》确实把语言运用到了最高境界。所以在读《围城》的时候,不能像读普通小说一样只关注情节而忽略语言。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围城》将失去存在的意义。《围城》中的诙谐话语是这部小说最成功的部分,也是最值得欣赏的部分。
第五: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它以全景式的方式展现了中国当代的城乡社会生活。这本书由三部分组成。1986年12月首次出版。
《平凡的世界》是我最喜欢的小说,也是最有共鸣的代表作之一。作者路遥用生命创造了它。书中主角孙少平的经历和我的人生经历非常相似。我教过书,工作过,下过井,甚至订购过完全一样的书。不同的是,书中没有过于理想化的情节。当然,这是人生的本质意义。所以我把它放在这个位置。虽然在很多人眼里,它的文学性还不足以和榜单上的其他作品相提并论,但没有一部作品给带来如此深刻的影响。仅这一点就足以显示它的伟大。《平凡的世界》对爱情的描写非常简单含蓄,没有对人类情感和行动的夸张描写。20世纪80年代末,这在“无性恋不是书”的小说创作潮流中值得称道。(这是我个人不喜欢白鹿原的主要原因。)正如百度评论的那样,这部小说所传达的精神内涵,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自强不息、载道”精神传统的自觉传承。这样的小说无疑对底层抗争者有着“灯塔效应”。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有如此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
第六位:“女神”
女神。郭沫若。1919年至1921年间的主要诗歌。序诗共57首。大部分是诗人在日本留学时写的。
《女神》是继鲁迅之后文坛第二代领军人物郭沫若的代表作。《女神》最突出的特点是其强烈的积极浪漫主义。它不是按照本来的面貌来描述生活,而是通过自己的主观想象和心中的理想,狂热地追求未来的生活。但它不是无根的水,而是扎根于现实的土壤。它表达了无畏进取、勇于突破的精神,迎合了五四后青年知识分子的精神理想追求。如果说鲁迅的《呐喊》奠定了中国小说的基础,那么《女神》则开辟了中国诗歌的新天地。郭虽然因考古而被人诟病,但他在文学上的突出成就却无愧于他的地位。
第七:白鹿原。
《白鹿原》是作家陈创作的长篇小说,由陈历时六年创作,于1993年首次出版。
作为陈的“压棺书”,《白鹿原》是他的心血之作。它以白鹿原两大家族兴衰的故事,以近代中国的壮丽与沧桑为纬度。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部史诗巨著。这是网友对白鹿原的评论。个人不太喜欢白鹿原。书中大量“裸* *”的描述让我非常反感。我个人从来没想过一部史诗巨作需要用这样的描述来证明。所以我只看了一遍《白鹿原》,就放在架子上了。
第八:红岩
《红岩》是现代作家罗广斌和杨益言创作的一部小说,最早出版于1961年12月。
读《平凡的世界》时,郝红梅和孙少平聊到了红岩。郝红梅的名字“红岩红梅”就是从这里取的。从那以后我就注意到了这本书,第一次在一个初中语文老师那里读到这本书,印象深刻。《红岩》是红色小说的代表作。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很大反响。《红岩》虽然着力塑造了大量正面英雄形象,如许云峰、江姐、双枪老太婆等,但在反派描写上也非常成功。“浦”成了广大人民群众心中汉奸的代名词。《红岩》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前夕两个不同阶级之间光明与黑暗的最后斗争。作者聚焦“重庆中美合作营”中敌我斗争,生动展现了革命者为迎接民族解放、彻底打败敌人垂死挣扎的殊死搏斗,真实再现了民族解放前夕光明与黑暗最后决战的艰巨性,揭露了敌人垂死挣扎中的极端凶残和内讧本质,歌颂了革命志士为真理而战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精神。
第九:“北京云”
《北京的云》是林语堂从1938年8月到1939年8月在巴黎生活期间用英语写的一部小说。英文标题是《京华烟云》。北京的云是他翻译成中文后的标题。有翻译把这本书翻译成了《即时北京》,第一个英文版是1939年发行的。
大部分人应该都看过这本书改的同名电视剧。我先看了这本书,然后看了电视剧。。《北京的云》给我们展示了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最早是用英文写的,后来翻译成中文。它一直被认为是东方文化的权威著作。经过
这本书名叫《现代红楼梦》,深受《红楼梦》的影响。其中,仿黛玉的红玉相似度最高,在人物形象、性格和爱情命运上颇为相似。当然,他们在人生价值取向和爱情观上是有差异的。通过两者的再现与重构,可以看出《北京的云》与《红楼梦》既是一种传承关系,也是一种分离关系。林语堂先生凭借小说《北京的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第十:“活着”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它讲述了徐福贵的生活和家庭在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中不断遭受苦难的故事。最后,所有的亲戚都相继离开了他,只留下了老人和一头老牛。
生活是一部悲剧史诗。我对它的理解来自于电视剧《傅贵》的改编。死亡一次又一次地发生,这不仅给傅贵带来了沉痛的打击,也让我从心底发出深深的震撼。它深刻地解释了一个人承受苦难的能力。作者余华在日常琐碎生活中反复书写死亡事件,扩大了“苦难”的广度和深度。让弱者和弱者面对巨大的苦难,从而产生强烈的宿命感。相对来说,也放大了我们所拥有的精神力量。使整部作品充满艺术张力。活着不仅是为了活着,更是为了活着。毫不夸张地说,我们读了这句话,学会了自己的生活。作者余华因这部小说于2004年3月被授予法国文艺骑士。
我是从凌晨4: 00到7: 30写的这篇文章。前后三个半小时,写这么烂的题材是消磨人的精神最好的方法。感谢杜娘为我节省了很多时间。看文章,呈现量和阅读量都在慢慢增加。就像看着孩子成长,充满成就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