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起源于哪个国家(乒乓球的发源地)

吴:人生的美好时光——我在绿园的日子第25期(连载)

我前面写的:本期提到我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打过乒乓球,那就来说说乒乓球吧。乒乓球起源于英国。19世纪末,网球在欧洲很流行。然而,由于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的一些大学生把网球搬到了室内,把桌子当桌子,把书当网,把羊皮纸当球拍,在桌子上到处打。1890年,几名驻扎在印度的英国海军军官偶然发现在小桌子上打网球令人兴奋。后来他们用实心橡胶代替弹性很小的实心球,再换成空心的塑料球,用木板代替球拍,在桌上打起了这场新奇的“网球赛”。这就是乒乓球最初的起源。乒乓球出现后不久,它就成了一项受欢迎的运动。20世纪初,美国开始生产成套乒乓球比赛器材,乒乓球逐渐成为美国头号握拍运动。当时,一家美国制造商用乒乓球击打的声音创造了乒乓球这个新词。作为他的“乒乓球”专利的注册商标,当它传到中国时,人们创造了“乒乓球”这个新词。乒乓球被称为中国的国球,很多人都喜欢,这里就不重复一些细节了。我从小就喜欢打乒乓球。20世纪70年代末,村小学有一张砖砌乒乓球桌。以前在这里看老师和高年级同学打球,后来逐渐加入打球的行列。一会儿,下课后,我跑到桌子边打球,不情愿地回到教室,直到下课铃响。学生时代打乒乓球,只能说是一种瞎打。我真正学会打乒乓球是从了解乒乓球和热爱乒乓球开始的,但我加入洛阳石化公司工作后。1991年(或1992年),洛阳石化开办机关年轻干部培训班。这个培训班,我的同桌是李维东,当时在审计局工作。李维东,前河南乒乓球队职业球员,20世纪80年代作为代表访日。退休后,他在焦作的一所大学学习金融。因为父母在洛阳石化工作,后来被分配到洛阳石化。当时由于石化行业效益好,体制改革时很多从事体育、音乐、戏曲等专业的人才被分流到石化行业。河南乒乓球队女队员曹欣荣,曾担任国手邓亚萍的陪练。当时她也调到洛阳石化公司,成为了一名少儿中学的体育老师。没想到和乒乓球省队成员同桌。当李维东比我大一岁时,我称他为男人。几天后,这个人对我说,文奇,你的钢笔真漂亮。你能教我怎么写吗?我说,好吧,但是你得教我怎么打乒乓球。就这样,魏东成了我学打乒乓球的师傅。当时,工厂里有一个朋友叫马拥军,他也热爱乒乓球。当他知道我依恋李维东时,他来找我,想一起学乒乓球。那时候我们都二三十岁。那是朋友找哥们的时候,我们三个一拍即合。很快,我们了解到区交通局办公楼四楼空设置了一个专业乒乓球台。然后我们买了一个脸盆乒乓球台,开始每周训练三次。训练从乒乓球正手“斜打”的基本功开始,再以发球、接发球、推、搓、拉、旋、步、战术等练习。那段时间,李维东教得很认真,我和马拥军也学习很努力。那个夏天,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暴风雨的天气,我们三个人肯定每周都会一起训练。光膀子、汗水、乒乓声见证了我们技艺的快速成长,也见证了我们师徒之间最简单、最真挚的感情和情谊。从那时到今天,一眨眼30年过去了。在此期间,我的哥哥李维东,我的老师和朋友,我的丈夫和妻子也在十多年前离开洛阳石化,去南方探索世界。他刚离开公司的时候,我们有过接触,2006年左右我在江苏扬州拜访过他。后来,他换了工作,我们断绝了联系。后来听说他爱人出国了,不知道是不是跟着他出国了。大概七八年前,我太想他了,就跑到前交通局的办公楼,去了那个放乒乓球台的房间。但是那个房间已经改变了很长一段时间,变成了办公室。情况不同了。我站在房间里,回忆着二十年前我们在这个房间里度过的郁郁葱葱的岁月,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纯真和友谊的时刻。伙计,你今年54岁了。你现在在哪里?你的日子怎么样?说实话,从跟你学乒乓球到现在,我已经打了30年了。这些年,每次比赛输赢,我都会想起你和我们在交通局四楼的那些日子。

2016年4月16日,第34天,星期六天气很好。

出门3天,行程很紧。毕竟我不算太老。今天,我在宿舍休息,看书,睡觉。

2016年4月17日第35天,周日天晴。

上午继续在宿舍看书整理笔记,下午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乒乓球室打乒乓球。

与鲁源、中国现代文学馆一路之隔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大学。学校前身为高级业务干部学校,创建于1951年。目前,这所大学有五大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和科学。是一所具有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律(国际经济法)、金融、工商管理、外语(商务外语)等学科特色的多学科财经外语类大学。目前,学校拥有教职工1600余人,学生16000余人,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

这所大学的乒乓球室位于主楼的底层。大约有20张乒乓球桌。对公众开放,每人10元参观没有时间限制。因此,在这里玩耍的人很多,不仅有学生,还有很多在附近工作生活的成年人。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这所学校的乒乓球水平有多高,而是校园里有不少各种颜色、各种服装的外国学生。

第36天,2016年4月18日,周一就可以了。

今天上午的课程是“科技与人文”,主讲人是吴国盛。

吴国盛,湖北广济人,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主任。15岁上北京大学,22岁获得北京大学硕士学位,33岁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最年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100篇优秀博士论文之一;有《反思科学》《科学回归人性》《自由科学》等多本书。获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国科协联合颁发的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和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作者兼教师吴国盛(左)

吴老师指出,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对科学的应用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科学的出发点和途径也各不相同。我们为需要而学习,这影响了中国人对西方科学的理解。他介绍,西方科学在历史上两次进入中国,被称为“西学东渐”。第一次是在明末清初,一些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带来了西方科学…第二次是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人开始反思自己,认为自己的技术不如别人,应该用外国人的技术来对付外国人。因此,他们派人去西方学习科学技术。等一下。今天吴老师举了很多科学家和科学发展的例子,从人文的角度解释科学的意义,让我似乎改变了对科学初衷的理解,重新审视了之前的理解。其实科学发展是从人的好奇心开始的,没有直接的目的。至于科学研究的成果,人们如何利用是另一回事。发展科学和利用科学发展的成果真的是两回事。

下午,鲁源举办消防教育课,邀请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宣传中心指导教师刘金洲作题为《珍爱生命,远离火灾》的报告。刘老师通过幻灯片向大家展示了近两年来全国各地甚至高校发生的重大火灾。他重点指导大家学会消除安全隐患,正确处理电、天然气、煤气罐等易燃物品引发的火灾,讲解了人们在家、商场购物、乘车出行时如何逃生。最后,他呼吁大家关注和参与消防,珍爱生命,远离火灾,用实际行动共同营造安全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环境。

刘周教官正在讲课。

在绿园一个多月,听了很多老师的讲座。虽然这些老师都是理论水平相当高的专业老师,但仅从老师们的现场表现和学生们的听课效果来看,我认为这次消防培训是我到绿园以来听到的最精彩的一次讲座。表扬教官刘金洲!

第三十七天,2016年4月19日,星期二,阴天

今天没有课。

在这段时间里,除了学习,我还做了一些创作,包括一篇小短文《雅克之星》和一篇短篇小说《向外倾倒》。《亚克拉之星》1500多字,主要是想为我们行业的《中国石化报》投稿。基本都写好了,明天最后一次检查后会发出来。《外帅》字数不超过一万字,涉及企业改革的敏感问题,需要进一步打磨和修订。

(未完待续)

下期预告:班级将举行第二次集体讨论,主要讨论汪曾祺的《雷蒙德·卡佛大教堂》和《博尔赫斯永生》。

对鲁迅文学院或本学习笔记感兴趣的文学爱好者,请给他们“关注”阅读(只需在文章顶部标题下的右侧轻敲“关注”二字),本笔记可能需要100期左右才能发表。欢迎大家留言交流,沟通指导。谢谢你

作者简介: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进修班学生,洛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高级政工师,现供职于中国石化洛阳石油化工公司。他的家庭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第三个“书香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