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起源(重阳节起源与传说介绍)

今年10月25日是重阳节,今天的重阳节已经是对老人的一种尊重。在古代,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那么重阳节的起源和传说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东南网记者叶摄

重阳节介绍

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在古代《易经》中,“六”被指定为负数,“九”被指定为正数。九月九日,日月相融,故称重阳,又称九九。古人认为这是一个吉祥的日子来庆祝,这个节日很早就开始了。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丰富多彩、浪漫浪漫,一般包括旅游赏景、登高看菊、种植山茱萸、吃重阳糕、喝菊花酒等活动。

1999年的重阳,因为与“九九”谐音,是数字中最大的数字,有深圳长命百岁的意思。况且秋天也是一年中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节影响深远。人们一直对这个节日有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许多歌颂重阳、咏菊的优秀诗篇。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的上,9月9日被定为中国的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成为老年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这时,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经常组织已退休的老人到秋日赏景,或在水中嬉戏,或爬山健身,让身心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许多家庭的年轻一代也会帮助老人去农村活动或者为老人准备一些美味的食物。

东南网记者叶摄

重阳节的由来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辞中提到了1999年的重阳。屈原《一程》中写道:“聚重阳入帝宫,筑十天,见清都”。这里的“重阳”指的是天空,不是节日。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的《九日与钟繇》中,对重阳的配餐写得很清楚:“老了来月,再归九月初九。九为阳数,日月应合。人们普遍认为它适合长期使用,所以有必要享受宴会。”

晋代学者陶渊明在《九日闲居》一诗的序言中说:“我爱九之名。秋菊满园,却难容醪。空奉九华,惜字如金。”。这里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节就已经有了饮赏菊花的习俗。重阳节在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

明朝重阳九月,皇宫不得不吃花饼庆祝,皇帝自己也不得不登上万岁山赏春秋。这种习俗一直流传到清朝。

重阳节传说

像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东汉时,汝河有一个瘟疫妖。它一出现,每天都有人生病死亡。这个地区的人们被瘟疫恶魔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年幼的横井的父母,他几乎因病失去了生命。病愈后,他告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的老乡,决定外出游仙学艺,为民除害。泾访师寻路,遍访天下名山高中,终于发现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位法力无边的神仙教主。泾不怕艰辛,不怕长途跋涉。在仙鹤的带领下,他终于找到了这座山,找到了拥有神奇法力的神仙教主。仙魁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最终收留了横井,教他降妖剑术,并给了他一把降妖剑。横井刻苦学习,废寝忘食,最终练就了一身不凡的武功。

这一天,仙长把横井叫到身边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疫魔又要出来作恶了。你已经学会了你的技能,所以你应该回去杀了那些人。”。仙长给了横井一包山茱萸叶和一杯菊花酒,教他避邪,让横井骑着鹤开车回家。

泾回到了家乡。九月初九上午,他按照贤长的指示,带领村民来到附近的一座山上,给每人一片山茱萸叶和一杯菊花酒,准备灭魔。中午,伴随着几声怪叫,瘟疫妖冲出了汝河,但当瘟疫妖刚跳下山时,他突然闻到了山茱萸和菊花酒精的香味,然后突然停下来,脸色突然变了。这时,横井拿着降妖剑追下山,几个回合就把温妖刺死在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习俗一年又一年地流传下来。梁朝吴郡曾在《齐和续》一书中记载。

后来,人们把爬重阳节的习俗视为一种避灾活动。此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仍然意味着长寿、健康和长寿,所以重阳节后来被确立为老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