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郑和七次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郑和七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提升国威,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巅峰之作。
有一种说法是因为他的下落不明,乡亲们一直说他没有死而是逃到了海外。因此,朱迪派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之一是寻找文健皇帝的下落。
这个说法对吗?由于没有被证明,我们不知道。除了文健皇帝,我们来说说今天的主角郑和。
1.贵族少年变成小太监。
郑和的原名马。据考证,他是回族贵族的儿子。他的祖先之一是元初名臣、第一任云南巡抚赛甸赤山四丁。而且,他是一个好官员,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死后被元朝皇帝追授为“咸阳王”。
十岁时,明军入侵云南,大肆掠夺。马三宝的头因为年纪小被救了,但是他的阴茎没有被救。一夜之间,他从一个贵族男孩变成了一个小太监,并被分配给了朱迪王子,他的名字被改成了“马和”。
朱迪
因为朱茂元璋害怕宦官干预,禁止宦官在读书,所以明朝的宦官大多是文盲。但马和从小受贵族教育,文化水平高,自我素质高,这也为他逆势改变人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后来发动了攻坚之变,马作为贴身太监,紧紧跟随。多读书就不一样了。在关键时刻,马总能想出一些好点子来帮助解决问题。
正村坝之战,燕军危在旦夕,正是马的同学出谋划策,扭转了战局。据说他也亲自上阵,率领数百骑兵杀入对方阵营,帮助严俊化败为胜。大喜,赐姓郑,名“正村巴”。就这样,马由马、马改名为郑和。
2.郑和第一次下西洋。
当朱迪有了把人送到西方的想法时,他开始挑选人。与官员相比,皇帝更信任他的私人随从太监。
要为这个任务选择宦官,朱迪基本上不用选,但只有郑和有文化、有知识、有水平、有谋略。恰好,郑和本人也愿意去。他信仰伊斯兰教,想借此机会去麦加朝圣。
就规模而言,郑和船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船队。其实不仅仅是中国,东亚,整个亚洲乃至全世界,它的规模都是名列前茅的。
香港科学馆郑和宝船模型。
船队中最大的“宝船”长150多米,宽60多米。宝船只是船队的核心,还有深圳生命网的各种辅助船,包括运送粮食的粮船,供人居住的船,护卫的军舰。甚至骑兵的马也配有马船。船上的小伙伴们,有27000多人!
豪华宝船列队,郑和率领数万人,浩浩荡荡,带着明朝的梦想扬帆起航。
永乐三年,即1405年,郑和船队第一次起锚起航。今天从江苏太仓的刘佳港出发,开始了一段波澜壮阔的航程,今天先后到达了菲律宾、越南和泰国。
接下来,郑和船队离开印度支那,今天抵达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离开爪哇岛后,郑和船队越过马六甲海峡,一路向西到达今天印度西南部的古里。在这里,郑和代表明成祖加冕古里王为王,圆满完成了他的外交使命。
永乐五年,郑和船队航行两年后回到南京。这次航行不仅开阔了眼界,还带回了各国使节,大获成功。
3.郑和七次下西洋。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成就斐然,最大的收获就是宣传了明朝的威名。这极大地满足了朱迪的小小虚荣心,于是他大笔一挥:再来一轮!第二年,郑和再次率领船队出航。这次任务很简单,只是护送各国使节回国。但当船队到达苏门答腊岛,也就是今天的印尼时,当地国王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抓住郑和,说暹罗,也就是泰国欺负苏门答腊,要求中国主持正义。
郑和成功地征服了暹罗国王。当这一带的恶霸向中国俯首称臣时,苏门答腊、占城、曼拉贾等其他东南亚国家和一大群小国主动找到郑和,表示要去南京朝贡朝拜。
因此,郑和第二次带着许多外国使节回来了。朱迪对此非常满意,第三次让郑和下西洋。
明代沈度写《瑞英麒麟图》。
永乐十年,也就是1412年,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先到了苏门答腊,再向西起航,途经印度和阿拉伯半岛,到达了非洲国家马林迪,也就是今天的肯尼亚。这是中国官方船队自古以来首次抵达非洲。
在神奇的非洲大陆,郑和看到了许多他从未见过的东西,包括“兽”麒麟。当地的长颈鹿。回程时,郑和特意带了一只长颈鹿回南京。
朱迪欣喜若狂,第五次让郑和下西洋寻找凤凰。凤凰没有找到,但郑和还是带回了大量的外来动物,比如非洲狮和角马。
第二年,郑和第六次下西洋,不仅护送几个国王回到中国,还打算探索更远的路线。这一次,郑和绕过阿拉伯半岛,进入红海,接近埃及,然后沿着非洲大陆向南,到达今天的东非港口肯尼亚蒙巴萨。这个地方比前面提到的马林迪稍微远一点,也像往常一样带回了很多非洲土特产和珍稀动物。郑和六下西洋后,成功地将明朝的影响传播到东南亚,甚至印度沿海,但不久之后朱迪就因病去世了。郑和也换了工作,调到南京当了几年的驻军太监。
在宣德五年后,也就是1430年,郑和被明宣宗召回,请他率领船队第七次下西洋,告诉各国明朝王位继承的消息。
这次航行耗尽了郑和最后的力量。回来的路上,郑和去世,火化后的遗体葬在南京牛首山红觉寺。一代航海家在这里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4.航海时代的结束。
郑和无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有效地传播了明朝的影响。如今,印尼重要的港口城市塞马朗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郑和虽然有强大的军队,但很少使用武力,只有少数战役只是反击。他告诉世界,中国人是来寻求和平和共同发展的,而不是来利用武力的。既运用仁慈又运用权力的外交手段,与后来烧杀抢掠的西方殖民者形成鲜明对比。梁启超先生曾感慨说:“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感叹中国错过了发现世界、发展殖民地的伟大航海时代。
由vmenkov制作,基于空白地图文件:asie.svg..
事实上,梁启超先生的话并不完全正确。为什么呢?因为明朝的航海活动并没有因为郑和的死而完全结束。郑和去世后的第三年,郑和的副手王景洪再次前往西洋,这是第八次。所以说没有人会在郑和之后出航是有失偏颇的。然而,明朝国家层面的海洋精神真的消失了。
郑和下西洋后,明朝的官方船队再也没有出现在印度洋上,王景洪如前所述,只在东南亚做了一圈,便匆匆回家了。至于阿拉伯半岛和非洲,没有中国人。
更不可思议的是,成化年间,有人向明宪宗提议组织船队再次前往西洋,但大臣们极力劝阻。据说郑和还烧毁了他留下的航海图,彻底断绝了明船队再次前往西洋的可能。
为什么部长强烈反对去西方?其实早在郑和下西洋的永乐时期,就有人强烈反对郑和下西洋,理由很简单:太贵了。我们经常看到一种说法,郑和船队庞大,而哥伦布的船队有三艘船,所以哥伦布比不上郑和。毫无疑问,这句话是错的,因为双方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等待哥伦布成为欧洲航海家的目的是什么?是发现新大陆,是发现财富,说白了,就是一次探险。所以他们的船不用太大,人也不用太多。他们存的钱越多越好。但是郑和下西洋是不同的。他不打算做生意、探险或掠夺财富。相反,他更像是一个到处扔钱的人。结果,欧洲殖民者空乘船到达美洲,满载金银回家。然而,郑和满载金银瓷器和丝绸起航,带着长颈鹿回来了。
郑和通过巨额开支,笼络了一大批国家,实现了明朝对东亚的统治,满足了朱迪的虚荣心,但国家财政太多。所以郑和七下西洋,不仅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很大的负担,自然会遭到大臣们的反对。
这也揭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西洋之旅之所以无法坚持,归根结底只是一个耗资巨大、没有回报的政治工程,既不能转化为欧洲大航海的发展模式,也不会随着明朝国力的衰落而不可避免地走向终结。然而,郑和下西洋仍然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绚丽的篇章,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