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栋

  庚子鼠年,并不太平,新年伊始,疫情泛滥。

  之后,全国上下都投入到了这场“战”疫之中,其中也包含了不少科技企业。

  昨天,就有一则关于“全国首个测温巡逻机器人”的微博热搜吸引了雷锋网的注意。

硬核‘战’疫,这家公司投放全国首个 5G 测温巡逻机器人-风君雪科技博客

  视频显示,这个在广州黄埔落地的“行走”机器人可以自动全景无死角巡逻,并借助移动式红外测温筛查、循环播报提醒等功能,实现远程可视化指挥。

  不出意外,疫情当下,这款产品的一经推出,便广受网友们好评:

疫情突如其来,通过机器人‘执勤’,可有效节约人力,不仅减轻了执勤压力,也有助于避免人员交叉感染。

硬核‘战’疫,这家公司投放全国首个 5G 测温巡逻机器人-风君雪科技博客

  之后,雷锋网也顺势找到了这款高能“萌物”的主人:总部位于广州的高新兴科技集团,一探其小身材背后的大奥秘。

  实时在线,昼夜无休

  在谈这款 5G 测温巡逻机器人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巡逻机器人。

  它是一种综合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集成环境感知、动态决策、行为控制和报警装置,具备自主感知、自主行走、自主保护、互动交流等能力,可帮助人类完成基础性、重复性、危险性的安保工作,推动安保服务升级,降低安保运营成本的多功能综合智能装备。

  换句话说:

它们就是一个个实时在线,昼夜无休且工作异常高效的机器安保员。

  再来看什么是 5G 测温巡逻机器人,这其中有两大关键词:一是巡逻;二是 5G。

  高新兴某高管告诉雷锋网,不同于常见的安保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可以理解为针对疫情推出的定制升级版。

  它搭载了 5 个高清摄像头,可以做到红外线 5 米以内快速测量体温,并识别过往人员是否戴口罩;

  它可以一次性测量 10 个人的体温,温度误差在±0.5℃以内。

  实际使用中,这些机器人可以在机场、车站、广场、医院、社区以及重点卡扣路段启用疫情防控模式。协助一线民警在危险、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完成排查、防控任务。

  相对人员值守,它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

  • 自主巡逻,无需人工干预
  • 高精度红外热成像,体温量测精度±0.5℃
  • 云端部署,快捷构建指挥体系
  • 高音播报用于宣传,语音对讲用于警示告警大于 10 小时超长续航能力,满足执勤需求
  • 5 路高清视频,无死角观察现场情况
  • 搭载 3D 激光,导航精度小于 2cm
  • 4G/5G 深度适配无需搭建网络,可快速替换工作场景

  此外,这款产品还有一个关键词值得注意:5G。一直以来,机器人研究与落地都有几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高清视频难以实时回传、远程应急遥控难以同步、网络安全保障不足、本体算力不足等等。

  而在高新兴看来,5G 的加载应用则很好地解决了上述疑问。

  • 5G 网络的连接数是 4G 的 100 倍,每平方公里可支持 100 万设备接入,将大幅减少难度与建设成本;
  • 5G 网络的上行速率峰值可达 10Gbps,用户体验速率也达到 50Mbps,高带宽支持机器人 4K 高清视频 +4 路 2K 高清的同步传输;
  • 5G 网络的低延时低至 1ms,是 4G 的1/20,利用 5G 网络的高带宽、低延时,可保障现场高清图像的实时传送,可以满足在危险、有害健康等环境使用机器人进行远程控制的要求。

  5G 时代来临,数据传输速度进一步提升,为整体方案带来时延低、支持海量连接、广联接场景等特点,能够更灵活满足巡逻机器人在不同场景下的网络要求,让巡逻机器人真正处于实时联网状态并做到互感交互。

  该高管笃信:“5G 时代是云+边缘计算爆发时代,未来,5G 技术的应用将趋于成熟,可以预见的是,巡逻机器人也将步入一个崭新阶段。”

  如果说机器人在某些特定状态下的确可以解决人类难以触碰的天花板;5G 的出现也的确解决了此前的固有痛点。

  那么,在诺大的赛道中,为什么是高新兴这家公司拔得头筹,发布全国首款基于 5G 的测温巡逻机器人?

  此前,安保业界盛传着一句总结:

高新兴是安防界最懂机器人的公司,机器人界最懂安防的公司。

  某业内专家告诉雷锋网,一款机器人从 0 到 1 落地应用非常不易,需要解决的问题多之又多,主要面临的挑战有五个: 

  1. 视角变化(Viewpoint Changes);
  2. 场景改变(Environment Changes);
  3. 光照变化(Illumination Variation);
  4. 动态场景(Dynamic);
  5. 低光照(Low Illumination)。

  这其中随便一个问题的精进通常都要耗费一个中小型企业一生的精力。由此,这条赛道之中,虽然参与者众多,但最后能真正走出来的玩家少之又少。

  再来看高新兴,这家公司已经在安防领域耕耘 20 多年,在物联网、安防、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方面有深厚沉淀。

  2015 年,高新兴成立机器人子公司,并首为人先地推出国内首款巡逻机器人,之后逐步推出室内巡逻机器人、室外巡逻机器人以及特种巡逻机器人系列产品,逐步渗透到各行业各领域的安保服务升级进程中。

  另外,他们还部署了专业“云大脑”,可接入百万台机器人,并纳入推出的全息立体防控体系。

  高新兴巡逻机器人 AI OS 作为边缘计算的小脑,通过 5G 通道与后台的云平台(大脑)进行实时连接,让巡逻机器人的云存储、云分享、云管理更为稳定、传输速率更快,多机管理和多机协同也更精确更迅速,机器人“小脑”和“云大脑”将变得更“聪明”。

  基于其不俗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口碑,目前该公司的产品驰援点包括广州、上海、西安、杭州、邯郸等城市,覆盖全国范围内的 200 多个项目。

  测温,识别之外,另类应用

  以医疗行业为例,此前,为了防止病毒的进一步传染,美国首例新型肺炎病患在治疗过程中身处隔离室内,由机器人进行治疗。

  这名患者是美国华盛顿州居民,在从中国武汉返美之后,最早在西雅图就诊。事发前 1 月 15 日从中国武汉旅游返回美国,1 月 19 日在当地医疗机构就诊,并于 1 月 20 日在西雅图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美国当地时间 1 月 22 日,普罗维登斯地区医疗中心埃弗雷特传染病科主任 George Diaz 表示,目前病人的情况“令人满意”,但并未透露该患者还需在隔离病房中治疗多长时间。

  据 Diaz 称,病人是装在一个隔离舱里,由救护车从家里带到医院,再直接带到隔离的特殊病原体病房区。

  治疗过程中,医生负责在隔离窗外操作机器人,该机器人配备了摄像头、麦克风和听诊器等设备,是这家医院降低病毒传播风险的众多方法之一。

  在疫情面前,每一个参与救援的生命都至高无上。如何将感染的风险降到最低,一个方向就是利用机器人来代替部分人类的工作。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机器人都能去帮助医生进行治疗,消毒、穿衣、运输这些“危险”的事情,机器人都能有用武之地。

  雷锋网了解到,早在 2015 年,美国谢尼克斯消毒服务公司就生产了一种辅助消毒的四轮机器人,可以通过发射氙气制造的紫外线脉冲,用于杀灭病原体,保护抗击埃博拉的医护人员。2014 年 10 月美国兰利空军基地得到一台机器人,2014 年 11 月 24 日,已投入 3 家军事医疗中心和 250 家美国医院。

  此外,根据雷锋网此前的报道,伍斯特理工学院(WPI)曾打造了一款远程操作类机器人。医护人员可以安全的在稍远距离操作机器人探查情况,进行简单的预判,了解情况后再进行下一步决策。

  还有一种是辅助穿衣机器人。在脱去防护服时,如果能够不让皮肤与衣服外层接触,危险就会小很多。当前的脱取方式需要另外一人辅助,辅助人员就存在暴露在病毒中的风险。

硬核‘战’疫,这家公司投放全国首个 5G 测温巡逻机器人-风君雪科技博客

  一款叫 Baxter 的机器人能够帮助研究人员脱去外层防护服,减少直接接触的概率。同时可以帮助检测防护服是否有破损,是否穿戴正确,更大限度的保护研究人员的生命。

  再往前追溯的话,2003 年抗击非典时,中科院自动化所就曾研制了一款抗非典助手机器人。

  根据《京华时报》的报道,这位“助手”身高半米左右,“脑袋”由一个摄像机与无线图像传输系统组成,“身体”上配有用于机器人速度控制和避障控制的超声与红外传感器等器件,“脚”是 3 个碗大的轮子,最快能以每秒两米左右的速度“行走”。

  “助手”充足电后能够连续工作 3 个小时,不仅能在病区查房,为病人送药、送饭及运送生活用品,还能协助护士运送医疗器械和设备、实验样品、处理病区垃圾等,最多可以一次向病区内运送重达 30 公斤的物品。

  曙光尽显,潜力无限

  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0 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 100 亿美元,2016-2020 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 20.5%。

  其中,我国特种机器人市场保持较快发展,各种类型产品不断出现,在应对地震、洪涝灾害和极端天气,以及矿难、火灾、安防等公共安全事件中,对特种机器人有着突出的需求。

  初步统计,2019 年我国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为 7.5 亿美元,增速达到 17.7%,高于全球水平。其中,军事应用机器人、极限作业机器人和应急救援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分别为 5.2 亿美元、1.7 亿美元和 0.6 亿美元。到 2020 年,特种机器人的国内市场需求规模有望突破 9 亿美元。

  机器人,已然被赋予“人”的称呼。随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人类将不断赋予机器人许多逻辑剖析程序功用,尽量地协助人类完成一些使命,乃至是比较复杂化的使命。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