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由中、俄、法、美四国古生物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最新在约1亿年前的白垩纪缅甸琥珀里发现一类跟蚊子有亲缘关系的远古昆虫。这类昆虫在身体形态、取食方式上跟蚊子颇为相似,但却长有一个超过身体长度一半的“超长嘴巴”,堪称蚊子在远古时期的“怪亲戚”。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3月5日发表在《科学》杂志子刊《科学进展》上。
领导此项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研究员王博介绍,新发现的这类远古昆虫被命名为缅蝎蛉。它们体长约7毫米,形态上看,很像一只放大版的蚊子。但蚊子有一对翅膀,缅蝎蛉有两对。另外一项不同是,蚊子的嘴一般比较短小,而缅蝎蛉却拥有长达3至4毫米的“超长嘴”,其嘴部长度甚至超过体长的二分之一。
缅蝎蛉的“超长嘴”还有复杂的内部结构。它由外部两个半圆柱状的外套和中间一条长舌共同组成。嘴一张开,就像有三根长长的尖刺共同伸出,组成类似“三叉戟”的形状。而当尖刺刺穿了障碍,顺利取到食物,外侧的两瓣外套就闭合形成一个封闭的“吸管”,食物顺着这根吸管进入缅蝎蛉体内。
“动物形态与它们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现在蚊子的嘴和翅膀与1亿年前的缅蝎蛉明显不同,这很可能说明外部环境,比如它们赖以取食的植物等,出现了很大变化。我们可以据此还原反推,得出更多有价值的远古环境信息。”王博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