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信息化百人会主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信息化百人会2020年峰会于8月7日启幕。会上,中国信息化百人会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王恩哥发表了题为《信息化进程中基础研究的规律及作用》的演讲。8月7日,王恩哥院士接受了新华网采访。
王恩哥认为,基础科学的发展和演进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对于目前信息化进程而言,科学、基础研究的问题是清楚的,但在技术、应用层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克服。统筹推进信息化进程,科学和技术都是关键。
2018年,王恩哥不再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职务,但其科研生涯并未就此画上句号。目前,王恩哥担任了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理事长——这是广东省首批启动建设的四家省级实验室之一,布局有公共技术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板块、创新样板工厂、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四大核心板块,将形成“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模式,致力于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南方基地、未来国家物质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交叉开放的新窗口及具有国际品牌效应的粤港澳科研中心。王恩哥表示,这是他探索实践打通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最后一公里的最好机会,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目标。
在采访中,王恩哥讲述了他和他的科研团队开展科研攻关的切身经历,对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做了诠释,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科研发展的希冀。
以下为访谈内容实录:
“基础研究即使暂时看不到应用场景,也会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新华网:当前信息化发展迅速,基础研究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王恩哥:基础研究往往指的是探索科学问题的一类活动,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挑战人类智力的活动。如果能在基础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就能为我们判断某件事情是否可能提供了依据,也就是0和1的关系。因此,引导方向、把握方向,包括引导技术和产业化的发展,基础研究将起到最关键的作用。
近代科学史清楚地表明,基础研究往往超前于技术和产业化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就信息化而言,量子力学的诞生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再过了半个世纪才在量子力学的基础上有了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然后才有了今天的信息化社会。可以说,没有量子力学我们的信息化社会可能还在迷宫中摸索。但是,量子力学诞生的时候,并没有想到有如此丰富的应用场景,包括最近大家常常提到的北斗导航系统,如果没有1905年的狭义相对论和1916年的广义相对论,就没有办法定位,更没有办法进行导航。我坚信,爱因斯坦做相对论的时候是想不到会用到卫星上、用到导航上去的。所以说,基础研究即便暂时看不到应用场景,也会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有的人会说,既然基础研究那么重要,那是否可以通过制定计划和目标的方式,加快实现突破呢?可以肯定地说,这很难,基础研究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寻,是漫长而艰难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坚持不懈地投入,营造宽松的环境,释放人内心的才智,这方面的事情急不得。有些事情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技术上的问题可以制定计划,基础研究无法制定计划。重要的一点是要有一个宽松、自由、健康的环境和对科学家应该有的信任。
“从科研到产业化就像接力赛,要找好接棒的衔接机制,避免包打天下”
新华网: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收物理、化学基础学科的人才。这些人进来之后,对于整个社会的科研和产业化会有怎样的影响?
王恩哥: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像华为等全球领先的企业开始重视基础研究,这种眼界毫无疑问是非常超前也是非常重要的,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这肯定是企业向健康方向发展的重要一步。
我认为,整个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是一场接力赛。一个很好的科学家同时又是很好的企业家,这种人有没有?我相信有,但是不多。很多事情需要一棒一棒跑下去,一个人包打天下,这样的天才我们不否认存在,但这种人确实很少。关键是要找好一种衔接机制,包括政府部门的指挥棒很重要。不能讲因为起跑太重要了,所以跑第一棒的人很重要,也不能讲第四棒撞线很光荣,所以第四棒是最重要的,把前面三棒都忘了,这是不对的。有人问我,中国高科技发展暂时跟西方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是不是中国的科研人员或者研究的内容水平有什么问题?可以很肯定地说,没有什么问题,我不认为这些人不聪明,更不认为这些人不刻苦,他们只不过在所有的进程中跑了其中的一棒,这个接力赛要坚持跑下去,一直跑到第四棒撞线,才能有最终的成果。科学的发展总归是要有一种宽松、稳定、自由的环境,我们要有敢于试错的勇气。
“科学家应该具备很优秀的品质,最基本的是做一个诚实的人,要能坐住冷板凳”
新华网:您是中国非常有名的科学家,您觉得科学家精神、中国科学家的科研能力、科研精神体现在哪?
王恩哥:我个人觉得经过过去几十年的努力,特别是过去十年时间的发展,中国已经有一些很优秀很认真的科学家了,这些科学家多数都不是当今网上的红人,他们都没有忘记自己本身的责任。而且,我最高兴的是有一批年轻人正在成长,希望这些人他们将来能坐住冷板凳。我认为科学家应该具备很优秀的品质,最基本的一点是要做一个诚实的人。我有一些很好的老师、前辈,比如像国内做半导体最早的黄昆先生,他在评审我的博士论文时说:这篇论文还不错,做了什么就说什么。这是我记住最深刻的一句话。他也讲过,知识不是越多越好,重要的是要学会驾驭知识的本领。
“相信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用不了太长时间,就能做出一些不负大家期望的事情”
新华网:您为什么会选择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进行人生后半程的新的研究进程?
王恩哥:基本原因有两点:第一,现在许多时髦的研究方向,比如信息科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瓶颈都是材料问题。我曾经说过一句话,谁掌握了材料,谁就掌握了未来。我也曾讲过一个笑话,去医院换颗假牙,医生都要问是要进口的还是国产的,看来材料真的很重要。第二,我做了这么多年科学研究,但从来没有在产业化在市场上做过贡献、带来价值。我也知道中国在过去一段时间中确实存在产业界和学界脱钩的问题。所以,我想试试能不能找到一种方式,打通最后一公里,从学术研究到技术发展最后到产业化。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是一个试验场地,现在看起来整体进展还蛮好,团队都很刻苦,配合得也很好,相信用不了太长时间,就能做出一些不负大家期望的事情。
新华网:硅谷的产学研,大学创业者、投资机构一起创造了“奇迹”,您觉得粤港澳大湾区坐拥投资机构、大企业、大学,会不会是中国的下一个奇迹?
王恩哥:这种事情可遇不可求。粤港澳大湾区有很好的基础,有不断追求的氛围。基础研究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有一个薄弱地带,被称为“死亡谷”,如何在“死亡谷”上搭建一座铁索桥是我一直在探索思考的。我们实验室就是想补上这个缺口。我相信,即便这一代做不到,下一代也要有这种雄心壮志,直至把事情做成做好。
来源:新华网
作者:郑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