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个体而言,蝗虫并不会带来什么严重危害。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

8月13日,据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表在《自然》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发现了蝗虫聚集成群的原因,为防控蝗灾带来了新方向。

该研究的重点的飞蝗,但当它们经历环境条件的变化时,如大量降雨或湿度改变,它们会进入群居阶段,并不断吸引其它蝗虫从而形成规模庞大的蝗群。

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在某一自然环境的改变导致蝗虫习性发生变化,从而开始成群生活进而形成蝗灾。但科学家目前还不清楚到底是哪些化学信号刺激了蝗虫神经系统促使其行为发生改变。

中科院的科学家通过化学分析、行为验证、神经电生理记录、嗅觉受体鉴定、基因敲除和野外验证等多个层面对飞蝗群居信息素进行了全面而充分的鉴定和验证,发现蝗虫聚集的信息素——4-乙烯基苯甲醚(4VA),这是一种在35种化合物中鉴定到由群居型蝗虫特异性挥发的气味化合物,它能够激活蝗虫的嗅觉受体OR35。

随后,研究人员研究人员甚至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该嗅觉受体后,发现它们无法检测到信息素4VA。此外,通过室外草地双选和诱捕实验证明,4VA对实验室种群在户外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研究人员表示,无论性别、年龄、群居还是独居,4VA都能够引发蝗虫聚集。通过试验发现,当4到5只独居的蝗虫聚集在一起时,就有可能产生这种信息素,从而形成蝗灾。

对于这项最新发现,将为防控蝗灾带来新方向,不仅能够使用阻断OR35受体的来进行蝗灾防治,还能通过合成4VA化合物在野外来吸引蝗虫,从而降低蝗虫带来的灾害影响。

中科院发现蝗虫聚集成群的原因:几只就可能引发蝗灾-风君雪科技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