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京城的一场雨被大家数次推上热搜,导致的结果就是不下都有点对不起各行各业做出的应对。气象部门提前一天进行了预警,以防大家被大雨浇成落汤鸡,各大地铁站也提前准备好了防汛沙袋,只为应对突降的暴雨,就连大街上的井盖也提前“开口”准备猛灌几口上天赐予的甘露。然而多半天时间过去了,大家的一句“就这”成为了这场暴雨最真实的写照。好在后半程下了个够,四海龙王也并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

假如人人都说行话 我们可能都是“生活在树上的人”-风君雪科技博客
北京暴雨

  在这场暴雨来临前,其实也诞生了各种各样的梗,象征着能够呼风唤雨四海龙王也被玩坏了,网友们更是结合了这次的疫情。比如这张四海龙王“进京途中正在核酸检测”图片就在网上广为流传,细细品味颇有一丝苦中作乐的感觉,我们都经历过这一段艰苦岁月,也只有自己才知道其中的辛酸,现在拿出来适当调侃一下,也是一种释然。

假如人人都说行话 我们可能都是“生活在树上的人”-风君雪科技博客
网友调侃

  细读“进京途中正在核酸检测”这句话,你就会发现有一个专业词汇“核酸检测”,什么是核酸检测可能疫情之前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是现在大家基本都有一个概念。从医学意义上来说,“核酸检测”就是一种行话,从业人员才有深入了解,普通大众首次听到这个词可能真是一头雾水。这就好比房地产行业的“满五唯一”、智能手机行业的“处理器”、汽车行业的“NEDC续航里程”等。

假如人人都说行话 我们可能都是“生活在树上的人”-风君雪科技博客
麒麟990 5G

  还记得有次给一位女同学推荐手机,当我介绍到华为P40用的是麒麟990 5G处理器的时候,她突然问了我一句“处理器是什么?”,我竟一时哑口无言。其实对于不接触这个行业的人来说,有些行话可能是永远也不会触及到的,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她所在行业的很多行话也是我并不理解的。很显然,如果跨行业用行话去交流是比较晦涩的,效率也是极低的。

我们该如何看待行话?

  行话作为各个行业发展多年而来的一种“约定俗称”,其实早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无缝融合,360行基本都有各自的行话。行话的作用其实也是比较奇妙的,比如对外可以构筑起语言壁垒,把外行人阻隔在外,掌握了这门语言的人才有能力去交流,这是一种准入门槛;对内使用行话某种意义上可以塑造文化认同,行话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起到凝聚、强化双方共识的作用。大家通过行话,一定程度上可以完成圈子的整合。这个方式听起来可比拉帮结派高明多了,形成的圈子往往也是志同道合之人。

  还记得前几天看《二十不惑》这部剧的时候,大宝在食堂和一位女同学的一段对话,刚刚听到的时候我是一脸懵逼的状态,什么是唯粉?什么又是团粉?后来查阅了一些资料才知道唯粉是只粉团队中的一个,而团粉粉的是整个团。如此看来,这样一组简单的行话就能瞬间把我这个不追星的人划为了圈外人。

假如人人都说行话 我们可能都是“生活在树上的人”-风君雪科技博客
《二十不惑》

  再比如不同年龄之间的行话,可能就是将“代沟”这个词推向人前的助推器。父母这个年龄段的人可能经常看《红高粱》《平凡的世界》这些作品,但是孩子却喜欢二次元,每天脱口而出的是“u1s1”、“dbq”、“zqsg”这些缩写词,这就很容易让原本就存在的代沟变得更深。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上,我们更应该摒弃行话,用更朴实的语言去沟通,而非华丽的辞藻和父母完全听不懂的行话。

  今年浙江的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为什么会引来巨大争议?面对“嚆矢”、“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振翮这次词语,有人认为其晦涩难懂的文意更像是辞藻的堆砌,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在高考竞技场上的炫技,而高考作为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也必须要炫出彩。或许这是一种文人的浪漫,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会是一篇食之无味的作文。从行话的角度来看,这篇高考作文不就是对行话的一种运用吗?

假如人人都说行话 我们可能都是“生活在树上的人”-风君雪科技博客
《生活在树上》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去评价行话的话,我更倾向于“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圈层行话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人们常常喜欢用双刃剑来形容游戏,其实行话又何尝不是呢?运用得好了你可以行事游刃有余,运用得不好更像是玩火自焚。

假如人人都说行话,这个世界会怎么样?

  正所谓“各司其职,各行其政”,当我们用行话与行业内的人交流时不会发生什么障碍,同时一个简练的词汇也更能够达意,从而形成一种高效率的沟通。但是当我们跨出圈子,行话并非屡试不爽的沟通方式,反而可能会成为一种减分项。比如有些行业喜欢中英文穿插着说,周围的人也都已经听习惯了,但是当你出圈去说,可能更多人想的是“请说人话!”

假如人人都说行话 我们可能都是“生活在树上的人”-风君雪科技博客
5G

  当然了,并非所有的行话都是晦涩难懂的,有一些你学会了之后反而会成为你谈吐的加分项。在我刚入行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赋能”和“背书”这两个词,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不明觉厉,不过后来深入了解之后,现在写稿更喜欢去进行适当的运用。比如5G能够赋能哪些行业?一个产品拥有什么样的品牌背书?同样的描述如果换了词汇可能就达不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了。

  作为一名入行两年多的编辑,其实身上也沾染了不少“恶习”,比如“在写了”已经成为了张口即来的词汇,面对各种催稿一句“在写了”简直就是万能回复。面对主编大人的催告,在写了可能是真的在写了,还有几个字就完事儿了;面对销售的催告,可能还没动笔,在写了完全就是说辞;面对懒癌晚期的自己,可能在写了就是对良心的一丝慰藉。

假如人人都说行话 我们可能都是“生活在树上的人”-风君雪科技博客
在写了

  与“在写了”相对应的一个词就是“打磨”。编辑经常被吐槽为“一个莫得感情的打字机器”,尤其是去年双十一的时候为自己配上机械键盘之后,简直成了一个每天都在制造噪音的打字机器。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电脑是生产力工具,对于编辑来说键盘才是生产力工具,每天要打数千字,键盘的压力真不小。面对新闻、行情、导购、评测等各种稿子时,有时候真的应付不过来,一篇稿子还要反复打磨才能发布,比如有没有错别字?字里行间有没有饱含深情?发布之前一定要好好打磨。

假如人人都说行话 我们可能都是“生活在树上的人”-风君雪科技博客
敲键盘

  假如人人都说行话,这个世界会怎么样?在我看来可能就是“没爱了”。在那个世界,行话会成为行走世界的通行证,每个行业的行话就好像硬邦邦的铁榔头一样,在每次交涉的时候都会碰撞出晃瞎眼的火花。这就好比一部智能手机,你非要让它同时运行iOS系统和Android系统,可能能用,但是实际体验却一般,应对各种bug会成为你使用的日常。

假如人人都说行话 我们可能都是“生活在树上的人”-风君雪科技博客
董明珠与雷军

  相反的,如果给“假如人人都说行话”加一个定语,变成“假如人人都在各自领域说行话”就会和谐很多。我们用专业的知识去与专业的人进行沟通,不仅能够降低沟通成本,同时也能够产生一种有别于电脑、键盘的软性生产力,提高沟通和工作效率,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是硬件生产力无法比拟的。

写在最后

  总而言之,对待行话其实我们更应该放平心态,学会将行话转化为自身羽翼的本领,让行话助我们振翅高飞;对待行话我们也应该学会吐槽,面对无端的行话壁垒,我们要敢于发声,用诙谐和幽默去回击语言的束缚;最后,对待行话我们也应该学会兼容并包,做一行爱一行说一行行话无可厚非,但是面对当前各种各样的跨界潮流,我们又何尝不可学一些其他行业的行话来傍身呢?

  技多不压身讲的应该就是这个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