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土绒
还没从“可删除好友评论”的尴尬中回过神来,微信又有新动作了。
据报道,腾讯正在进行微信儿童版的开发。腾讯已新增多条商标信息,包括“微信儿童版”“WEIXIN FOR KIDS”,目前状态均为“商标申请中”。
一边是用户体量已达12亿的国民级社交平台,一边是最牵动社会神经的未成年人群体。这两者碰撞,想不上热搜都难。目前,腾讯还没有透露微信儿童版出台的背景、具体怎么操作、预期目标等关键信息,但网友们的讨论热情先热了起来。
讨论最多的,还是关于常规功能的设置。有人认为,微信儿童版应该尽量简洁,取消小程序、微视、公众号,不能注册网游,不能绑卡消费……总之,对孩子“有害”的,肯定不能有;有风险的,尽量不要有;对学习和成长无益的,最好也别有。另一些人则担心,专门设置的儿童版,会不会变成精准广告的营销地?
没办法,一说到孩子,哪个家长不是操碎了心,穷尽一切担忧以表达诉求?而能在功能上更有区分度,也是微信儿童版要实现的特色。
一名网友则思路清奇地评论:“某品牌电话手表:有被冒犯到。”这种脑洞让我一乐。作为家长,我深知电话手表在儿童社交圈的重量级地位。当大人“掌控”了微信微博,看起来“人畜无害”的电话手表,则成了孩子们的心头好。他们用电话手表“碰一碰”交友,建立自己的社交圈。
早有人分析过,目前市场占有量第一的某品牌电话手表,“卖的不是手表,而是儿童社交”。因为不买该品牌的电话手表,就加不了用这个手表的同学好友。这个闭环系统,简直比苹果还厉害。可见,即使在电话手表领域,“社交”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消费者,我当然乐见垄断格局被打破,购买时能多一些选择。
人与生俱来的社交需求,加上电话手表的出现,让互联网时代的儿童社交,也逐渐“触网”了。腾讯想在这一还未充分开发的领域分一杯羹,就其商业嗅觉和实力来说,都再正常不过。
在眼下,已确定有又不知是何模样的阶段,尤其引人遐想。
很多人对一些网站的“青少年模式”难言满意,因为在平台的操作下,限制青少年上网时长、规避网络消费等“防火墙”效力大减,无法实现设置之初的良好愿景。微信儿童版会不会走上这种老路,有没有更有力的办法?
QQ新上线的 “青少年模式”,或许透露了腾讯的解决方案:通过赋予用户更多选择,来平衡平台活力与企业责任的微妙关系。比如,对于大部分的娱乐和广告类内容,是否被陌生人搜索到和拉群,是否开启音乐、兴趣部落等娱乐功能,QQ“青少年模式”都将选择权交给了用户。
家长的心情总是纠结的:既希望孩子开心快乐,又怕他沉迷网络;既担心他不能融入互联网世界,又怕他在网上看到不该看的信息……互联网企业信奉的则是商业规则,关键词是流量、市场占有率、利润率……这没什么不对。不过,作为消费者和家长,还是期待这两种逻辑能有更大的交集。
还是那句话,腾讯不妨多听听“有娃一族”的想法,以及监管部门的意见,提前把功课做足。毕竟,一款给孩子用的产品,谁都大意不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