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可以说是最美丽的鹿类动物。它是一种中型的鹿类,体长125-145厘米,体重70-100千克。
它的体形匀称,体态优美,颈部比较长。四肢更是显得细长,身后有一条较短的尾巴,长度仅有12-13厘米。
它的夏季体毛呈栗红色,在背脊两旁和体侧下缘镶嵌着有许多排列有序的白色斑点,状似梅花,在阳光下还会发出绚丽的光泽,它也因而得名。
它的颈部和耳背呈灰棕色,有一条黑色的背中线从耳尖贯穿到尾的基部,腹部为白色,臀部有白色有斑块,其周围有黑色毛圈。
有趣的是,如果您是冬季来动物园的话,在梅花鹿的身体上却大多没有“梅花”,成了“没花鹿”。
这又是为什么呢?
当从冬毛换成夏毛时,在身体上有一部分毛的白色素多,因此成了白色的毛,而且整个身体的毛被较薄,由这些白色毛构成的斑便特别明显,所以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它身上的梅花斑。
从夏毛换成冬毛时白色毛减少了,整个毛皮呈烟褐色,毛也又长又厚密,所以梅花斑在冬天时便很不显著,不容易看得出来。
下面我们再来观察梅花鹿的头部。
它的颜面部较长,耳长且直立,鼻端裸露,眼大而圆,能看到呈裂缝状的眶下腺以及明显的泪窝。
雌性无角,而雄性的一对角非常雄伟,是我们观赏的重点部位。角上共有4个杈,眉杈和主干成一个钝角,在近基部向前伸出,次杈和眉杈距离较大,位置较高,主干在其末端再次分成两个小枝。
主干一般向两侧弯曲,略呈半弧形,眉叉向前上方横抱,角尖稍向内弯曲,非常锐利。
不过,我们在动物园却不容易看到长有完整鹿角的雄性梅花鹿。
它的旧角大约在每年4月中旬脱落,再生长出新角。新角质地松脆,还没有骨化,外面蒙着一层棕黄色的天鹅绒状的皮,皮里密布着血管,这就是鹿茸。
长到8月以后,鹿茸就逐渐骨质化了,外面的茸皮逐渐脱落,整个鹿角变得又硬又光滑,一直到翌年春天,鹿角再次自动脱落,重新长出鹿茸。
在鹿茸生长发育过程所处的不同阶段,其外部形态也随着发生变化。人们给各个生长阶段都起了一些形象的俗名。脱掉骨质角称为“脱盘”。
角基上面由茸的分生组织形成的茸芽迅速生长,呈粉红色,初期时称为“拔桩”,生长至1.5-2厘米时称为“磨脐子”,又向上生长3-4厘米时称为“茄包”。
鹿茸主干分生眉枝时,形状很像马鞍,称为“小鞍子”,当主干生长到比眉枝高出时称为“大鞍子”,再继续向上生长到一定高度又称为“小二杠”,当主干比眉枝高出6-7厘米时,其外表的形状恰似黄瓜,所以又称为“瓜角”。
主干生出第2侧枝的初期称为“小嘴三杈”,生出第2侧枝的中期称为“大嘴三杈”,到分生第3侧枝前在形态上表现出主干、眉枝和第2侧枝,共有3个杈,所以称为“三杈”。到第3侧枝分生之后则称为“四杈”。
一般认为它可以最多生长到4-5个杈。骨质化的稚角则称为“毛杠”,脱皮后的三杈或四杈清枝称为“清三杈”或“清四杈”。
,由于生活于不同地区的种群在体形大小、颈部鬣毛的多少、白斑的大小和清晰程度等方面的不同,被划分为7个亚种,其中有6个分布在我国。
在野外,梅花鹿生活于森林边缘和山地草原地区,不在不利于快速奔跑的茂密森林或灌丛中,白天多选择在向阳的山坡上活动,夜间栖息在茅草则相对低矮稀少的山坡,这样可以较早地发现敌害,以便迅速逃离。
它的性情机警,行动敏捷,听觉、嗅觉均很发达,视觉稍弱,胆小易惊。由于四肢细长,蹄窄而尖,故而奔跑迅速,跳跃能力很强,尤其善长攀登陡坡,那连续大跨度的跳跃,速度轻快敏捷,姿态优美潇洒,能在灌木丛中穿梭自如,或隐或现。
在野外,梅花鹿主要采食藤本和草本植物,如葛藤、何首乌、明党参、草莓等,冬季则喜欢在温暖的阳坡,采食成熟的果实、种子以及各种苔藓地衣类植物,还常到盐碱地舔食盐碱。
在动物园,除了饲喂玉米、豆饼、豆粕、大豆、麦麸子、谷糠、苜蓿、萝卜、南瓜以及各种矿物质、添加剂等之外,也要给它吃一些新鲜树叶和青草等。
梅花鹿的集群性很强,大部分时间结群活动,群体的大小随季节、天敌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变化,通常为3-5只,多时可达20多只。
在春季和夏季,群体主要是由雌性和幼仔所组成,雄性多单独活动。每年8-10月开始发情交配,繁殖期雄性饮食显著减少,性情变得粗暴、凶猛,为了争夺配偶,常常会发生角斗,头上的两只角就成了彼此互相攻击的武器,这种“角斗”在鹿类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一只健壮的雄性通常可以拥有10多只雌性,在一个繁殖季节,雌性可以多次发情,其发情周期为5天,一旦受孕后便不再发情。妊娠期为230天左右,产仔于翌年5-6月,一般每胎仅产1仔,也有少数为2仔。
产下的幼仔体毛呈黄褐色,也有白色的斑点,只需几个小时就能站立起来,第二天就可以随妈妈跑动。
雌性对幼仔非常爱护,觅食的时候自己要先走到林间草地上四处探望,确信没有任何危险后,才回到林中把幼仔带出来,一旦发现险情,它就会发出惊叫,带着幼仔飞奔逃进密林之中。
哺乳期为2-3个月,4个月后幼仔便可以长到10千克左右。1.5-3岁性成熟。
梅花鹿在我国大多数动物园都能看到,其中在威海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还可以看到台湾梅花鹿,这是作为祖国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的回赠,由台北市立动物园送来的一对梅花鹿台湾亚种,因为其身上斑点的形状神似元宝,象征富贵,而取名“富富”“贵贵”。
选择台湾梅花鹿是由于其鹿角形状酷似台北的“北”字,因而它的头角图形被选为台北市立动物园的园标图案。
更重要的是,台湾梅花鹿是台湾特有亚种,其野外种群已经灭绝,而在台湾梅花鹿种群复壮的计划中,台北市立动物园饲养的种群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台湾梅花鹿与其他亚种的主要区别是无论冬毛还是夏毛,都有明显的白斑,它的体型也是所有亚种中最小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