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一阵午睡醒来过后,未开灯的卧室黑沉沉,傍晚的窗外已经夕阳西下,拿起手机关掉闹钟,发现除了新闻没有一个人发消息给你。
抑郁的情绪涌上心头,感觉自己被世界抛弃,仿佛看破红尘,参透了什么人生大道理。
别害怕,别感叹,你其实不是一个人。很多网友都热衷于把自己午睡后的「奇妙」感受分享给大家。
或许很多人看完会觉得这是一场幸存者偏差效应带来的狂欢,
但这种因为午休时间短,清醒基本靠闹钟的午睡醒来后的「丧」真的有一个专业的学术名词:
它指的是当我们突然在睡眠中醒来(非自然醒),人脑会感到昏昏沉沉,迷惑,疲倦,等消极情绪。
那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感受呢?听狂丸给你慢慢讲。
众所周知,人类在睡眠时大脑并不会挂机休息,而是进行具有一定周期性的功能和状态循环。
从入睡到醒来,我们一般会经历4~5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90~110分钟。
第一周期除去入睡阶段通常为1小时。(时长划重点,一会要考)深度睡眠就是每1小时最后的十几分钟时间。
与睡眠周期共同进行的,是睡眠时两套控制人睡眠和醒来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它们互相制衡,对抗,就像一个跷跷板两端的孩子。
一边坐的叫睡眠,另一边坐的叫清醒。
假若一开始睡眠一端在空中(处于激活状态),那么慢慢地,睡眠会慢慢变得比清醒更胖,直到清醒升空为止(被激活),反之亦然。
而每个「清醒←→睡眠周期」与睡眠周期同时进行,同样需要接近1个小时的时间。
一旦神经内分泌系统完成了哪怕一次「清醒←→睡眠周期」,即午睡持续1小时以上,且进入过深度睡眠状态,脑部负责情绪管理的区域就会受到这二者很大影响,产生不合常态、逻辑的情绪。所以一般超过1小时的长午睡会很容易引起消极的感受。
那么大脑是如何产生这种负面情绪的呢?
按照生物进化过程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人脑区域结构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新皮层和旧皮层。
新皮层负责高级认知功能,也就是我们说的情绪管理。但是苏醒速度很慢,容易疲劳。
旧皮层负责自发功能,处理过程游离于人的意识之外,类似于潜意识,苏醒速度快。
所以当沉睡的大脑被唤醒时,反应快的旧皮层会先于新皮层被激活,使得我们的情绪体验充满原始性、冲动性,非常容易表现为对现实的无力感,与抑郁症症状类似。
还有些人会表现为暴躁性情绪,也就是俗称的「起床气」。
大概难过5分钟后,新皮层逐渐启动。我们又恢复了对情绪的控制能力,能够理性对应悲伤等消极因素,午睡后的绝望感霎时烟消云散。
道理我都懂,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减轻或避免睡眠惯性的发生呢?
跟着狂丸来看一下这一现象的发生路径:
长时间午睡(≥1小时+非自然醒)→触发神经内分泌系统剧烈变化→影响脑部情绪管理区域→睡眠惯性→恢复正常
答案显而易见,虽然对于某些喜欢午睡的同学来说很残忍,但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
通常来说,10~30分钟的午睡是不会触发「清醒←→睡眠周期」,也不会让人进入深度睡眠的安全午睡时长,既可以避免睡眠惯性,还可以补足精神,方便下午的学习和工作~
当然你要是一觉自然醒到大半夜也不是不可以,因为长时间且自然醒的睡眠可以让身体有更多时间适应「清醒←→睡眠周期」的信号,反而不会轻易触发睡眠惯性。
总之,狂丸温馨提醒:午睡虽好,可不要「贪杯」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