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关于美国对华为禁售芯片的事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作为我国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芯片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在这方面最大的短板,甚至严重制约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

我国作为制造大国,在国内芯片产业链发展中,位于中下游的芯片制造、封测环节发展最为成熟,有将近50%的客户来自海外。而位于产业链上游的芯片设计产业,更是薄弱,远不如制造封测发展的那般完善。

本文中,OFweek电子工程网筛选整理了A股芯片设计板块市值靠前的10家头部企业2019年财报数据,与各位读者一同理性分析下“国产芯”目前的发展情况如何。

解读十大芯片设计企业2019财报:“国产芯”发展还有哪些不足?-风君雪科技博客

(OFweek电子工程网制图)

基本数据情况

据OFweek电子工程网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芯片设计上市公司中,韦尔股份以136.32亿营收夺得榜首,也是唯一一家营收超过百亿的企业。此外,营收超过50亿元的有2家。营收超过30亿元的有4家,营收超过10亿元的有8家。

解读十大芯片设计企业2019财报:“国产芯”发展还有哪些不足?-风君雪科技博客

(OFweek电子工程网制图)

从营收增幅来看,其中增幅最高的为卓胜微,受益于华米OV 等国产智能手机份额的提升以及新产品天线调谐开关稳步放量,营收增幅高达170%;澜起科技与晶晨股份与往年基本持平,原因不尽相同,受到2019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增长放缓的影响,以及下游行业周期性及客户季节性需求波动影响导致,总体来说大部分都实现了正向增长。

在净利润数据方面,汇顶科技以23.17亿元净利润排在第一位,受益于屏下光学指纹芯片的大规模商用,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10家企业净利润均为正数,除了汇顶科技超过20亿元的净利润以外,其他9家企业近利润均在10亿元以内。

解读十大芯片设计企业2019财报:“国产芯”发展还有哪些不足?-风君雪科技博客

(OFweek电子工程网制图)

从净利增幅来看,韦尔股份、汇顶科技、卓胜微三家企业增幅超过200%,其中韦尔股份受益于并购豪威科技、思比科,图像传感器业务助前者业绩高涨;而汇顶科技和卓胜微则是受益于营收的增长幅度,带动了净利增幅上涨。

国产芯表面的“光鲜亮丽”,背后还有哪些不足?

1、专用芯片产品“百花齐放”,但尚未解决“无芯之痛”

综合表中信息来看,十家芯片设计企业主要产品涵盖了射频芯片、触控芯片、闪存芯片、存储芯片、蓝牙芯片、显示芯片等多个种类,产品线十分丰富。但还没有彻底解决中国“无芯之痛”的问题,首先要明确的是,国人常说的“无芯之痛”指的是计算机通用芯片,而非专用芯片。

我国最出名的通用芯片是“龙芯”处理器,但也是近几年才开始被更多人注意到。而国外的英特尔、ARM等大厂则是从第一代通用芯片就开始做起,至今已经经历数次迭代。早期,由于国产芯片起步时间较晚,而芯片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充足的人才以及较长的周期,人们没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国产芯片的成熟,而且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英特尔等公司的通用芯片,直接购买的成本比自己造要低了不少,这直接导致了中国通用芯片在自主研发上落后了不少。

当然,我们在这里并不是贬低专用芯片的价值。相比于通用芯片,专用芯片的开发更加具备专业性,由于其内部采用单一任务,且很多都是由硬件实现的,故性能非常优异。在专用芯片设计上,国内并不过国外差多少,比如大家都熟悉的华为海思,为了限制海思造出更强大的芯片,美国甚至采取诸多手段限制其发展。

专用芯片的出现更多的是受到市场需求的主导,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现阶段各类产品的特色功能,但如果能有专注于通用芯片的企业站上国产芯片排行榜,或许才算是真正解决了“无芯之痛”的难题。

2、研发投入加大,但仍然不及国外

技术创新乃是高科技企业之魂,衡量一家芯片企业的发展势头,可以从它的研发投入中知悉。从表中统计数据来看,10家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基本都在10%以上,研发投入最多的是韦尔股份研发费用为16.94亿元,相比往年研发费用都有所增长。

解读十大芯片设计企业2019财报:“国产芯”发展还有哪些不足?-风君雪科技博客

(OFweek电子工程网制图)

表面上看,国内厂商是越来越重视研发了,但是与国外芯片企业相比高下立判。我们与全球比较知名的几家头部芯片设计企业对比得知:英特尔2019年营收720亿美元,研发占比19%达到134亿美元;三星、高通、博通、英伟达的研发费用分别为41亿美元、54亿美元、47亿美元、28亿美元。

整体对比下来,国内芯片设计企业研发占比基本都在10%~20%之间,而国外芯片企业则在20%左右。但从研发费用来看,甚至还没达到英特尔的零头,可见国内芯片设计产业发展和国外的差距还是比较大。

总的来说,芯片研发不仅仅是着眼于对当前技术的提升,更是为了长远的持续发展。像这些优秀的芯片研发公司英特尔、高通、博通等,都是前期超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建立起成熟的生产线,到后期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时,随着时间的发展成本也会越来越低,从而实现高额利润。

3、清一色Fabless运营模式优劣几何?

表中统计的10家芯片设计企业还有个明显的特征,都是以Fabless模式运营。

所谓的Fabless模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无工厂芯片供应商模式”,企业只需要负责IC设计与销售,而将IC制造、封测等过程进行外包。

相比之下,国际大厂不少是以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国际整合元件制造商)模式运营的,从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到销售自有品牌IC都由自己一手包办,这是IC产业中最为人熟知的一种模式。该模式下最大的好处在于产品覆盖的范围广泛,占有极高的市场占有率。目前仅有极少数企业能够维持该模式,比如英特尔、德州仪器、美光科技、恩智浦、意法半导体等。

而国内芯片设计企业普遍采用Fabless模式,优点在于初始投资规模较小,对企业的资金负担不大,后续也不需要过高的管理成本。但最大的缺点在于,芯片产品作为一种高精密度的器件,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要承受外包制造工艺质量、市场问题等风险。当然,国内也不乏具备芯片设计能力的IDM模式企业,比如华润微、士兰微等。总体来看,现阶段我国芯片设计产业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与其花费精力投入到制造、封测等环节,一心一意做好设计,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技术禁售”局面下,“国产替代”大有可为

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19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7,562.3亿元,同比增长15.8%。就上游设计产业部分来看,设计业销售额为3,063.5亿元,同比增长21.6%,占总值的40.5%;制造业和封装测试业分别占总值的28%和31%。总体来看,IC设计业是占比最重的一环。

解读十大芯片设计企业2019财报:“国产芯”发展还有哪些不足?-风君雪科技博客

(OFweek电子工程网制图-数据源自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

而我国IC产业发展早期是以大量的外来产品采购为主,但是也会受到关税、产品运输质量等问题。接下来我国IC产业开启了引进外来先进技术阶段,引进技术是最为高效的方式,让产品能够在本土研发生产,极大地缩减成本。

而随着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不少芯片相关技术/产品,只要与美国沾上关系,都被美国送上了“黑名单”,此时“国产替代”就成为了人们最关注的焦点。

“国产替代”的核心在于自主创新,短期来看,我国芯片产业发展想要凭借自主创新走上世界第一梯队仍有难度。但是笔者想说的是,纵观我国科技产业的崛起之路,从高铁到5G,我国已在多个重要领域成功实现自主创新,随着中国与海外发达国家科技实力差距的缩小,自主创新占比将越来越大,国产替代最终会成为主导力量。